地坑院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凹在黄土里的村庄
  
  


  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准确地说,是地下窑洞院。
  窑,从“穴”从“缶”,原指烧制砖瓦和陶瓷器的一种灶。后来延用到人们居住的窑洞。黄土高原地区,地貌多样:山、峁、沟、梁、塬、原,坡坡岭岭,高高低低,或土或石,或土石共生。人们因地制宜,打洞制窑,是常见的一种居住方式。按建造方式分,窑洞有券箍窑、靠山(崖)窑和地坑窑三种。券箍窑,是在平地上用石、砖、土坯垒墙打券而成。靠山(崖)窑,顾名思义,是将坡地削成与立面成90度的崖,凿洞而成,可单孔,可一排数孔,也可成梯次形,数层数排。这种窑,适用于沟边、山坡、丘陵等地貌。最有趣的要数地坑窑。在高而平阔的塬上,从平地向下凿坑,一般挖一深6米~8米左右,长、宽12米~16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大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向四方挖洞而成。从上看,是一个地坑,也是一个天井,所以叫地坑院,或天井窑院。
  地坑院内窑洞的多少,因经济、人力和居住人口多少而定。一般6孔~14孔窑,最多的16孔。院和窑洞的方向依通风、采光、朝向等地势条件不同而各异。从建筑和环境科学的角度考虑,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生产、安全和环境美化的需要。
  地坑院按居住人口的辈份主次和用途,依传统的八卦方位,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有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仓储窑、茅厕窑等等。迎门的叫主窑,相当于地上平房四合院的上房,住家庭中辈份最高的长者;两侧客窑依辈份或长幼住晚辈;而仓储、杂物、茅厕等窑一般都在面对主窑的一侧。进地坑窑洞的路,一般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洞,往上挖成斜坡,渐成露天通道通向地面,供人畜出入,也可通人力车。
  地面上为了解决排水问题,是在地坑院的上部边沿砌起一米左右的墙,即女儿墙,当地人叫拦马墙,可防人畜失足落入院内,也可防止雨水灌人。窑顶的平地经常用石滚碾轧,既可防止雨水下浸,让雨水尽快排走,还可作为打谷场。夏秋季节,五谷满场,在上面打场凉晒。将下面作粮仓的窑洞向上开一个小洞,粮食晒干后,顺}同口直接灌入下面的粮仓里,十分方便。至于院内的雨水,是在院内四周走道中间,向下挖30厘米左右,形成院中浅坑,再在偏角挖一个容量大小不一的窖井,让雨水排进去,慢慢渗入地下,还可供牲畜用水。人的饮用水,是在门洞窑旁挖一个侧窑,向下打井取水。
  地坑院上下还可进行美化绿化。在院子上沿的四周、女儿墙的下边,可建挑水檐,布上青瓦或红瓦,既可防雨水冲刷窑面,又有利于观瞻;也可种植迎春花或一些藤类植物,又防水又绿化。院内则栽植乔木果树。春天,花开满院,蜂飞蝶舞;夏日,荫翳蔽日,纳凉避暑;秋时,果满树,粮满仓。凡此种种,营造了地坑院舒适、幽静、美观的居住环境。同一院内,数孔窑洞,可一代二代,也可三代四世同住,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窑洞的型式,依居住者的各种需要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宽有窄;窑内陈设,则依生活、卫生、风俗、贫富等习性差异,或简或繁,或多或少,或传统或现代,因人因家而异。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舂种秋收,婚丧嫁娶,迎来送往,高堂弄饴,繁衍生息,此一院皆可矣!
  一个个地坑院聚起来,当然是一个地坑院村。广则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小则曲径通幽,一院一个世界。小村十几户、几十户人家,大村上百户、成千户。千百年来,鸡黍桑麻,绵延不断。这种凹在地下的村庄,当地人形容为“只闻欢声笑语,不见村落人丁”,或叫“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
  
  刻在黄士地上的符号
  
  地质和环境考古证明,黄土塬,是地坑院产生的物质基础。黄河谷地的形成,是黄土塬形成的主要条件;而风沙流尘则是黄土塬形成的主要动力和物质因素。
  


  早在200万年前左右,三门峡盆地在黄河未形成之前,就是一个夹山傍水、地域开阔、气候适宜、土壤肥厚的盆地。从黄河盆地两侧已发现的早更新世时期的众多古文化遗址来看,人类从这个时期开始,便在这里繁衍生息,直到现在。100多万年以前,原来一面开口、三方群山环抱的三门峡盆地的东部,经过长期的流水切割和剥蚀,高地被切割、夷平降低,黄河才最终冲开三门峡谷东流,从而形成了三门峡黄河谷地。与此同时,从北侧的中条山和南侧的小秦岭、崤山流向黄河的大小河流将两岸切成了塬、梁、岭、涧、岗地和丘陵等地貌。在干旱气候的作用下,该区域不断接受西部风沙携来黄土的堆积,大量的马兰黄土漫覆在黄土塬和丘陵之上,这些黄土塬和丘陵又受到来自于南部山区水流的冲蚀,一个个厚厚的黄土塬相继形成。所以,在这些地貌中,面积最大的属塬。据考古调查,从三门峡盆地东端到潼关150多公里的各种塬和河流阶地上,已发现有新石器早、中、晚期各类古文化特点的遗址200多处,最大的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著名的灵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庙底沟遗址、三里桥遗址都分布在这一带。
  黄土塬,这种黄土高原地区一种十分典型的地貌,以三门峡盆地南侧的灵宝、陕县两地最为集中。自潼关向东到崤山东麓150多公里之间,共分布有20多个大大小小的塬。小的几平方公里,大的300多平方公里。它们北接黄河阶地,南接山麓,两侧被河水切割成一条条冲沟,形成了高出阶地80米~120米左右的黄土陡崖,其上部坡度平缓,土壤厚实,塬面平坦。以陕县东凡、张村、张汴和灵宝的铸鼎塬最大。
  尽管我们现在还考察不出三门峡地区最早的地坑院始建于何时,但是我们可以肯定,黄土塬不仅为生命的起源和繁衍提供了种植农作物的丰厚土壤,还给先民们创造了挖凿窑洞的地质条件,解决了人们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居住问题。从这里已发掘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大量的半地穴房屋,可见到地坑院的雏型。
  从古代文献记载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窑洞地坑院的渊源。《黄帝内经素问》(卷四)记载:“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也说:“下者为巢,上者营窟”。如果我们联想到北京周口店猿人居住的山洞和庙底沟等新石器时期遗址发现的半地穴房基,就不难梳理出从树巢到山洞、到半地穴到窑洞、再到现代人居住的平房高楼这样一条人类居住文明发展的清晰脉胳。难得的是,在树巢、山洞和半地穴已成为历史陈迹以后,今天的地坑院窑洞里,还住着我们的父老乡亲。在三门峡的黄土塬上,还能看到从地坑院窑洞里冒出的袅袅炊烟。
  地坑院的长期存在并被延续 使用,自有它的道理。一是就地取材,省工省料。找一块黄土塬,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只要肯用力气就可凿造而成;二是采用券拱顶,抗压防震,坚固耐用;三是防风、防水、隔音,安全又清静;四是冬暧夏凉。最热的三伏天,窑洞里温度也能保持在20℃左右。隆冬三九,最低温度也在摄氏10度以上;五是环保节能。除了原始黄土,地坑院的建造几乎不用或很少用其他建筑材料,既节约了资源,也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六是适用大小家庭,集中团聚,又是创造和传承良好家庭文化环境的极好场所。如果我们把地坑院的创建和使用放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广阔空间,联系到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中素有的阴阳八卦风水观,天圆地方四方八极说,皇天厚土、尊天敬地、天人合一以及社会、宗法、人伦等思想体系中去考究,地坑院这种最原始的居住场所和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思想,似乎同出于一个元点。从这个角度看,地坑院已不仅是一种居所,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上个世纪一位叫鲁道夫斯基的法国人考察了陕县的地坑院后,在他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地坑院为人间奇迹,称这种窑洞式建筑是“大胆的创作,洗炼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在这里,原始与现代,文明与落后,生存与消亡,简单与复杂,物质与文化中华文明传承的脚步不停,脉络不断,香火不灭。地坑院,成了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史中刻在黄土大地上一个有着深深烙印的符号。
  
  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
  
  由于地坑院是一种生土建筑,我们无法从地层关系中找到有价值的文化信息。但据当地文献记载和人们口头传记,至少在800年前,在陕县的东凡、张村、张汴三大塬上,人们居住的都是地坑院。现存的地坑院,最早的有200年左右历史,一般在100年左右。作为一种人类居住文化的独特样式,地坑院具有其他建筑所没有的特点和价值。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生土建筑遗存,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人居形式的一种独特形式,是考古学已发现的由地穴建筑演变而来的一种典型模式,是我国农耕文明几千年发生、发展、进化、蜕变过程的见证和标本。正因为此,作为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地坑院成为研究我国建筑、农业、地质、环境、民俗、宗法制度等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人类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脚步是永不停歇的。地坑院尽管有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而无法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的需要。一是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开不进地坑院,窑洞内无线通讯信号难以穿入;二是在采光、通风、防潮等方面,地坑院窑洞也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三是占用耕地较多。一个地坑院占地在0.3亩~0.6亩之间,多则1亩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这种占地需要与我国耕地日益减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正是由于地坑院存在这些缺憾,近些年来,已有不少地坑院居民走出地下,在地上建起了平房或楼房,窑洞居民越来越少。特别是当地推行了退宅还耕政策,按有关部门要求,农民建房不再新批宅基地,必须将原地坑院回填,在原址上建房。再加上地坑院窑洞如果长时间不住人,不维护,很快就会被雨水冲蚀或自然坍塌。这些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地坑院数量锐减,不少已夷为平地。为此,抢救保护地坑院,已成为当务之急!
  大面积地将地坑院保护下来,显然不是理智的选择。近几年,河南省和当地文物部门对陕县、灵宝地区的地坑院进行了全面调查,邀请专家学者研究讨论,重新认识地坑院保护的价值、意义,以及抢救保护地坑院的紧迫性,选择了一处相对集中、类型比较齐全、保存比较完好,且当地村民和乡村组织保护积极性较高的张村镇庙上村的地坑院(有100座左右的规模),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着手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建立了以当地村民为主的保护组织,对一些损毁严重的地坑院进行必要的维修、保护,并辟建为文物旅游景点。一部分维修后的窑洞,文物部门在当地征集了一些与传统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民俗等有关的文物,在窑洞内进行展览,丰富了地坑院的参观内容。与此同时,将一部分地坑院维修后,建成窑洞宾馆,向社会开放,供游人参观和食宿,受到了中外游客的欢迎。当然,可能还有第三种方法:在不改变地坑院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功能进行改造或完善,让今天的人们愿意继续留住地坑院,也许是一种保护和利用双赢的最佳途径。
  


  地坑院的存在,拉近了古人和今人的距离。当生活在现代生活环境中的人们,暂离城市的喧嚣和吵闹,想寻觅自然、纯真、朴实、舒缓的生活,缓解一下紧张与疲惫,而走进一座地坑院时,看到这古拙、朴实、深厚的建筑,抚摸着刻满岁月皱褶的黄土塬壁,凝视着一个个如历史老人深邃目光的窑洞,甚至吃上一顿风味独特的农家饭,再在窑洞里住上一宿,谁说这不是一种文化享受?不是一次古人和今人的交流?不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不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方式呢?
其他文献
千百年间,在同海洋的每一轮抗争中,人类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的沉船便是最直接的物证。沉船记录了南中国海从宋元明清以来一直作为连接中国大陆与外部世界重要通道的历史。1987年,位于广东阳江、台山交界的 “南海1号”宋代沉船的发现,可说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端的标志事件之一。此后20年间,它的调查和发掘,见证了水下考古学在中国的扎根、发芽,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了苏秉琦、俞伟超等
期刊
准格尔召又名西召,目前是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的召庙,位于准格尔旗的西南部,举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准格尔召规模宏大,原占地面积5万2千亩,最多时僧侣近2000人。文革后,这里只留下9座佛殿,目前确切的僧侣在册人数仅为17人。  准格尔召每年阴历七月初三至初九举行大型的佛事活动“玛尼会”,在“玛尼会”即将结束的初八、初九两日都要跳“查玛”舞以驱鬼秽。“查玛”为藏语“羌姆”的音译
期刊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文物大普查的正式启动。普查的范围涉及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  通知指出,开展
期刊
“南海1号”即将出水,在神秘面纱揭开之际,回想20年来走过的坎坷经历却久久不能忘怀,它情系了整整两代考古学者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所作的不懈努力。作为中国水下考古创始人的俞伟超先生、最先将现代水下考古学理论引入中国的田边昭三先生,也是“南海1号”首次调查的正、副队长,虽然部已相继离世,但是在“南海1号”考古之路上、在印刻着他们足迹的地方,有更年轻的脚印向前延伸。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
期刊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祜二年(1087年),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另外还有近四百件宗教石刻。  佛教和佛教艺术都产生于印度,并流传至中国。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历史悠久,在范晔的《后汉书》中就有记载,现存最早的佛教造像建成于公元4世纪初。长安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自古佛教文化的昌盛之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就有西域僧人在长安传授佛法,到后秦更加崇尚佛法。随着佛教的兴盛
期刊
朝鲜半岛山多平地少,如韩国境内山地占全部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天下名山僧居多”,韩国传统寺庙多建造在深山之中,浮石寺可谓其中之佼佼者。  浮石寺位于太白山脉和小白山脉之间的凤凰山(海拔819米)山腰;是韩国五大名刹之一,建造于朝鲜统一新罗文武王(661年~681年在位)时,由义湘祖师于仪凤元年(676年)创立,又称北岳浮石寺(崔致远《法藏和尚传》),为华严十刹之一。    浮石寺创立者——义湘祖师
期刊
元阳县哈尼族祖先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境内哈尼族有罗碧、罗缅,阿邬、豪尼、郭宏,多尼、自宏、阿松等多种自称,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据哈尼族创世史诗《浦嘎纳嘎》记载,哈尼祖先诞生于遥远的“努玛阿美”地方,后长途迁徙,定居滇中“谷哈”  (今昆明一带),融入“昆明”部族,后因战乱频繁,哈尼族祖先被迫离开滇中腹地,南迂六诏山区和滇南红河南岸,多数定居于红河南岸的深山老林中,以今元阳、红河、绿
期刊
1959年5月,一封来自法国巴黎的信让一位安徽芜湖的老人心潮澎湃。这封信是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法国人戴纳先生写给芜湖铁画的传人储炎庆老人的,盛情邀请他的铁画作品赴法国巴黎参加展览会的邀请函。很快,储炎庆铁画小组将《花蝶》、《牛郎织女笑颜开》、《松鹰》三幅作品送交世界和平理事会参展。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芜湖铁画第一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标志着芜湖铁画获得了新生,重新绽放出耀眼的艺
期刊
·  世界文化遗产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科迪勒拉山脉沿线的伊富高省,由分布在4个市的5个梯田群组成,分别为基安干市(Kiangan)的Nagacadan梯田群、洪都安市(Hungdun)梯田群、梅奥瑶市(Mayoyao)梯田群以及巴纳维市(Banaue)的Bangaan和Batad梯田群组成。水稻梯田分布于海拔700米~1500米的高山区域,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眼,迄今已有2千年历史
期刊
沉寂了几百年的“南海1号”终于将在近期再次与世人见面,随着其神秘的面纱揭起,特地为它修建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将要一同浮出水面。  从全国甚至整个亚洲地区来看,以水下考古为主题的专门性博物馆都是罕见的。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和收集“南海I号”所涵盖的历史文化信息,向世人昭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广东省文化厅和相关部门制定了对其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