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和谐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围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展开讨论。
  一、分析教材,学习目标立体化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说在数学学习目标中,不仅包括结果目标,还应该包括过程目标。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应该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体会其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学生才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学会从数学学科层面的“四基”和“四能”两个角度分析教材,在理清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挖掘分析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所能积累的活动经验;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通过设计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拟定出立体的学习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
  例如,北师大版“小树有多少棵”(即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一课,本课的基础知识是“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基本技能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本节课蕴含着推理思想中的转化思想,即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问题转化为一位数乘一位数(即乘法口诀)的问题;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经验,即乘法口诀经验。本课的“四能”主要体现在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小数有几棵”等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师就能够拟定一个合适的、立体的学习目标。
  二、设计教学,学习起点情境化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相关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学习起点时,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该情境不仅必须具备数学信息,还必须蕴含数学问题,为具备“四基”和“四能”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奠定十分重要的情境基础。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逐步提供相应的数学信息,为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奠定基础,使课堂有利于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和学习。
  同以北师大版“小树有多少棵”一课为例。教材呈现的情境图是“植树”,其中不仅有“每捆20棵”,还有“每车500棵”等数学信息。教师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起点设置在“植树”的情境中,但却又不宜让教材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同时出现。就如,教师可以先出示“每捆几棵”的数学信息,再出示“每车几棵”的数学信息。为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索、合作交流以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奠定问题情境的重要基础。
  三、启发思考,学习过程问题化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再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或讲授,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或是开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其意图在于启发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听讲与思考,最终学会学习。
  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将知识的学习过程问题化,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从而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同以北师大版“小树有多少棵”一课为例。本课可以通过呈现“植树”情境,首先提供“每捆20棵”的数学信息,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3捆有几棵?”等问题,从而引出“20×3=?”的数学问题,再通过“数线”等方式分析并解决问题。接着,教师通过启发学生观察比较“20×3=60”和“2×3=6”两个算式,让学生感悟“20×3=60”可以转化成“2×3=6”的乘法口訣,从而体会推理思想中的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然后,再把教材中的“每车500棵”改为“每车200棵”,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3车有几棵?”等问题,进而引出“200×3=?”的数学问题,再通过“数线”等方式分析并解决问题。接着通过启发学生观察比较“200×3=600”和“2×3=6”两个算式,让学生感悟“200×3=600”也可以转化成“2×3=6”的乘法口诀。同时,引导学生全面观察2×3=6、20×3=60、200×3=600这三个算式,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与“什么不变”让学生发现这些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变了,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变了,但都可以转化成“2×3=6”的乘法口诀,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抽象思想中的“变中不变”思想。
  要确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能只关注“双基”,采用传统方式、方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而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自觉从“四基”与“四能”的目标要求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和启发思考,让学生在知识技能习得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以及数学内部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实现立体学习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短时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对癫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EG对204例可疑癫癎患者进行4~ 12小时VEEG监测后进行分析.结果:204例监测到癎样放电82例(占40.2%),慢
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它融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于一体,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已经发表的论文,概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课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早在1918年,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根据教子成功的经验,写下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他认为:孩子只有充满信心,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面对一切挑战,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信心从何而来,来源于父母有效的夸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赏识教育是依据人们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
虚拟技术的发展使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过程得以在计算机上轻松、准确、快捷地完成.这样,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和规格上的限制,避免了损坏仪器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得实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发展已成为趋势。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有助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就“如何使用电子白板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做些探讨。  一、弹性调用,激发学习兴趣  相对PPT而言,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独特的声音、色彩、图像、截取画面、动画等功能及随机呈现的方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合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样化功能
EEQG was invented by professor Dekun Wang of Shan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was further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by professor Baoyun Yan etc of vice editor in chief of jo
射频超导谐振腔垂直测量系统涉及到频率、功率、温度、压力等多个参数的测量 ,为了保证测量的同时性 ,提高准确性和精度 ,需要用计算机来进行控制。为此 ,我们用LabVIEW开发了射频超导谐振腔垂直测量远程测试系统 ,通过它实现对仪器的远程控制 ,采集所需数据 ,经过数据处理后动态地反映测试结果 ,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本文介绍射频超导谐振腔垂直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参数测量原理、系统软件体系及主要功能模块的
目的:研究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病程与P300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作P300测定的最佳时间.方法:应用Medicid-03E脑诱发电位仪测定518例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的视觉刺激诱发的P300波之潜伏
虚拟仪器(VI)和卡泰仪器(CATAI)——计算机采集测试分析仪器是电子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测试控制的前沿技术,虚拟仪器将计算机采集测试分析引入到电子测量领域,用数字化和软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本文就虚拟仪器和卡泰仪器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作一个展望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