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成让师生心灵舒展的数学课堂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y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展示
  笔者在一堂高三的试卷讲评课中,讲到这样一道填空题:已知圆C∶x2+y2-6x-4y+10=0,直线l1∶y=mx,直线l2∶3x+2y+10=0,且l1截圆C所得弦的中点是P,l1,l2的交点是Q,A为原点,求|AP|·|AQ|的值.
   为了节省时间,我用投影仪直接出示了本题的两种解法,并略作简要讲解.
   解法一:
  由y=mxx2+y2-6x-4y+10=0,
  得(1+m2)x2-(6+4m)x+10=0
  讲解完此题,当我正准备转入下一道题目的讲解时,学生甲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一种更简单的解法.”此时我心里充满了矛盾,因我已讲了两种解法,况且解法二的计算量并不大,若让他说下去,我很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若不让他说下去,他会很难堪,这显然打击了该生参与课堂探究、勇于展示自我的积极性.当然我可以灵活处理:“因时间关系,下课后我俩讨论吧.”但经迅速权衡利弊后,我还是当机立断,鼓励他说下去.他的叙述大致如下:
  仔细观察圆心坐标与l2的方程后,竟意外地发现,这道题有一个隐含条件:AC⊥l2,因此延长CA交l2于E,又由垂径定理有CP⊥l1,因此有△ACP∽△AQE,则=,即AP·AQ=AC·AE,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得AC=,AE=,故AP·AQ=AC·AE=10.因此AP·AQ的值与l1的位置无关,只与圆C、l2及点A的位置有关.
  他叙述完后,我说:“甲同学的解法几乎只用到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的确简单,令人耳目一新.你能揭示出该法的关键点吗?大家可以相互探讨.”面对如此简捷的解法,学生们兴奋不已,场面异常热烈.
  约两分钟后,学生乙说:“此解法的关键点是发现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条件:AC⊥l2,即点A必须在过圆心C且垂直于l2的垂线段CE上(异于C、E).”
  我说:“乙同学一语道破本质,好!请大家继续探究:这个圆C的作用是什么?它是不是最本质的东西?”
  又经过几分钟的研究探讨后,大家发现,这个圆C也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它只是保证了CP⊥l1.因此,此类题更为本质的叙述形式为:
  已知定直线l1和l2外一定点C,过C作CE垂直l2于E,A是线段CE上一定点(异于C、E) ,过A的动直线l1与l2交于Q,过C作CP垂直l1于P,则|AP|·|AQ|为定值(该定值为|AC|·|AE|).
  讨论到这里,学生们惊叹不已:“啊!这么简单!”这纯粹是一道初二的平面几何题,连学过相似三角形知识的初二学生都会感到简单.
  我及时总结道:“面对貌似繁难的题,我们不必慌张,也不应满足于比较繁冗的解法,而应沉下心来,细心探究,剥去其层层伪装,揭示其本质,最终可能会发现用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也可解决它.正所谓: 删繁就简,归于平易.”
  问题剖析
  我通过以上的课内互动与探究,让学生们达到了对本题最本质的认识,在对比中加深了对几种解法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满足了学生想成为一个“发现者”的欲望,保护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这比多讲几个所谓“经典题”有价值得多.其实,耽误了的教学任务,只要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并不难补上.
  开放的数学课堂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创设探究研讨、展示自我的机会与舞台,努力捕捉课堂中学生“灵光”闪现的瞬间.这样的机会若不及时抓住,稍纵即逝.我暗自庆幸,我当时在慌忙之中作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否则,将会掐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完全与倡导创新与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延伸思考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学习方式的获取大多是由课堂教学模式决定的.那么,我们应追求怎样的数学课堂呢?我的回答是:我们应追求让学生心灵舒展、师生共融其中的数学课堂.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高度信任学生的能力与潜力.由于受以“灌输”为主的传统课堂的影响,目前教学中的“质疑与探究”形同虚设,仅仅是走过场.更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怕学生乱了套,不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再加上课堂上教师的随意点拨或点拨不到位,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后,对学生的不信任,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求异、求新、敢想、善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其独特体验与见解.我们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去发现、去思考、去观察、去动手、去创造,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以此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其次,创设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应成为中学数学教师的自觉行为与追求.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把现成知识、解题过程及步骤直接呈现给学生的简单做法,应把课堂的重心由教师表演解题技巧转到引导学生自身操作上来,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障碍与挫折,可能会白忙一场一无所获,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初步感受并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
   最后,师生共融课中.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作出多种教学预设,在上课时教师应顺应学生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方法,让自己真正融入课堂,与学生一起“生成”课堂.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因此,教案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蓝本,真正的课堂远比教案生动、丰富、精彩,即使我们课前作出了多种预设,也难以穷尽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记得少年时期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对个别字句的意思似懂非懂,但因为小说是用浅近的文言或古代白话写的,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故事、令人仰慕的英雄壮举,常常让我欲罢不能。后来上了大学——说实话,我不是那种老老实实听老师话、规规矩矩读教科书的学生——不少同学都在古代汉语这一门课上栽跟斗,可古代汉语每一个章节的考试我都轻而易举地过关。后来回想,我对古文理解的那种默契就是通过读古代小说培养出来的。  遇到我感
期刊
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业江,在1993年海南省政府换届选举中,其副省长职务落选。辛业江调任海南省证券委副主任后,萌发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用经济上的收益弥补政治上的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60例进行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静脉麻
目的 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商品名:普佑克)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体会及效果.方法 120例高血栓负荷
目的 探究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力农治疗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文件)发布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决定》的出台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已实行了40多年的公费医疗和劳保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139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78例)及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治疗,61例).
在媒介竞争激烈化的新时代下,广播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其他媒介的冲击,也有来自广播产业自身的弱势。广播业要想走出困境,可以从几方面着手,实现产业的更新:一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滴入猪肺磷脂后联合高流量氧疗与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60例NRDS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走多元化经营道路还是专业化经营道路是很多企业都要面临的选择。而做出这种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哪种经营战略对于企业价值具有正面的影响。如果多元化经营损害企业价值即为企业带来多元化企业价值折损。多元化企业价值折损是指一个整体的企业价值少于企业中各个业务单位如果独立经营所具备的价值之和。国外的学者已经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结果。 本文首先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