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观察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作用,探讨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及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问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细胞和高表达Smad7蛋白的HKC转染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蛋白印迹法检测高糖(葡萄糖浓度分别为25和50 mmol/L)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TGF-β1的水平.Boyden 小室检测HKC细胞的迁移能力.抗TGF-β1抗体中和实验分析高糖对肾小管EMT作用及与TGF-β1的关系.结果 持续的高糖作用(96 h)能够导致HKC表达α-SMA蛋白,其中25和50 mmol/L的葡萄糖分别增加表达α-SMA 2.8倍和8.2倍;降低E-cadherin的表达;刺激合成FN.25和50 mmol/L的葡萄糖刺激HKC 12 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浓度分别为(408.5±198.6)和(939.3±311.8)ng/L,呈剂量依赖性.抗TGF-β1抗体能够显著抑制高糖导致的HKC高表达α-SMA蛋白和FN及降低E-cadherin表达的作用.高表达Smad7蛋白的HKC转染细胞株在高糖的持续作用下,不能表达α-SMA和FN蛋白,E-cadherin也未见降低.细胞迁移实验表明,25和50 mmol/L高糖能够增加HKC迁移至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细胞数[(12.4±3.7)和(18.6±4.4)细胞/HP)],与正常对照组[(3.0±0.8)细胞/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TGF-β1多克隆抗体能够部分抑制高糖(50 mmol/L)造成的HKC细胞向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迁移[(11.9±5.2)细胞/HP].高表达Smad7蛋白的HKC转染细胞株在高糖培养条件下迁移至Boyden小室膜下侧面的细胞数[(4.3±1.2)细胞/HP]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糖能够诱导肾小管EMT,此作用与高糖刺激该细胞合成TGF-β1有关,阻止Smad信号途径能够拮抗TGF-β1介导的肾小管EMT的作用。
高糖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传递途径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摘 要】
:
目的 通过观察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作用,探讨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及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问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细胞和高表达Smad7蛋白的HKC转染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蛋白印迹法检测高糖(葡萄糖浓度分别为25和50 mmol/L)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
【机 构】
: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科,江苏省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科,江苏省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科,江苏
【出 处】
:
中华肾脏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08年2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CTS)联合淫羊藿苷促进脂肪干细胞(A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1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的ASCs,分别按不同的干预方法将收集的ASCs细胞分为对照组(仅用普通培养基干预)、淫羊藿苷组(仅用淫羊藿苷干预)、1000 μ组(仅用1000 μ的CTS干预)、2000 μ组(仅用2000 μ的CTS干预)、3000 μ组(仅用3000 μ的CTS干预)和
潜信道是在公开信道中所建立的一种实现隐蔽通信的信道。介绍了潜信道方面的基本知识,提出了存在宽带潜信道和窄带潜信道的数字签名算法,并对这两种算法的安全性作了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
给定一个通道结构,使它的极小通道结构对应于一个网络的极小割集族,那么存在一个实现它的理想秘密共享体制。而每一个密钥的子密钥正好构成该网络的一个流,反之亦然。给出的
在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煤炭企业在新时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其更为有效的进步和发展.为保证煤炭企业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环境,进而提
技术创新工作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而知识产权工作是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知识产权制度,企业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就得不到法律的
SNMP是基于IP的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但SNMP过去的版本都没有强调网络管理的安全性。SNMPv3致力于网络管理的安全机制,提出了基于用户的安全模型和基于视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