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一片心天地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画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等的直观有效手段。在快乐的涂鸦中,孩子用自己的小手绘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那是他们用眼睛、耳朵、心灵所触摸到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呵护他们的纯真,用积极愉快的情感,带领孩子在美丽的画卷中徜徉,发现美,展示美,分享美!
  一、意愿画,幼儿积极情感的迸发。
  1.尊重童心,想画就画
  让幼儿自选画意愿画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些幼儿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坐的桌前,乐此不疲地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女孩子画人物、花草;男孩子则爱画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交通工具……,他们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了,他们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并努力尝试最完美的表现方法,这就是孩子在绘画中的积极情感的一种外露,这说明幼儿已具备了要表现美的愿望及粗浅的鉴赏美的能力,有一种努力表现和希望得到肯定的积极情感。幼儿有了兴趣,就有了创作的欲望,他们会在绘画中通过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涂抹,勾线,尽情的创作出他们眼中的大千世界,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了解到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2.开阔幼儿眼界,积累创作经验
  绘画是一种艺术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作活动。带孩子们出去散步,我总喜欢让他们描绘看到的景物,树叶是什么形状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鱼缸里的小金鱼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观察,观察身边的人的穿着装扮、自然界的变化、马路上的建筑物等,并让幼儿欣赏年画、剪纸、雕像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创作提供材料,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自己的手,准确地、形象地表现万物。
  二、主题绘画,幼儿积极情感升华。
  幼儿积极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幼儿的喜好,了解幼儿的心理,在绘画过程中适时指导,鼓励。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教学,而是在教学生学。教师教学的有力保障,就是激发和培养孩子参与的积极情感。集体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的合理引导会让孩子明确绘画的目标,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创一个良好和谐的活动环境
  每次绘画活动开始时,我总喜欢配上优美安逸的钢琴曲,孩子们在美妙的乐曲中心情变得舒畅,绘画时的情绪是积极愉悦的。此时,我也会注意自己的情感必须也是积极的,肯定的,因为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情感去带动,感染幼儿,才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幼儿增强自信心。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才能确实感到绘画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敏捷的思维,同时激发出丰富的想象,享受绘画带来的愉悦享受。
  2.合理评价,鼓励积极情感
  幼儿的认知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在绘画中的能力也有强弱,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来进行。让每个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在绘画中的情感反映,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除了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外,对能力差的幼儿更要鼓励,以使每个幼儿对自己有信心,对绘画有兴趣。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三、创意绘画,让画面会说话
  绘画是一种艺术活动,但单凭随意画,教师不去加以引导和训练,幼儿的绘画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在绘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引导幼儿想象、创新,同时也要注意对幼儿进行绘画技巧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在学与玩中提高绘画技巧。
  1.赋予简单枯燥的线条以生命
  在教学中点、线等基础绘画训练尤为枯燥。根据幼儿对事物的感知特点把枯燥的点、线绘画练习赋予形、声,让幼儿边唱边画,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享受乐趣。例如画点、线时,教师引导幼儿把点、线想象成小雨点,边教幼儿画点,边说:小雨点,唰唰唰,落到地上,落到水里。下小雨啦,雨点落到画纸上,变成一片小点点,下大雨啦,雨点落到画纸上,连成一条条线。教小班孩子按照一个方向涂色的时候,我们现在纸上画一只小老鼠,孩子们一边画线条,一边说:消灭老鼠,直到老鼠完全被盖没。画锯齿线时,把锯齿线加上声音:咯吱咯吱有节奏地边花画边唱,并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木匠在鋸木头。
  2.让画面成故事
  每当孩子画完一幅画,我总喜欢问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嘛,四周又有些什么东西……在幼儿掌握了大量的点、线绘画的基础后,我就会帮助幼儿学会讲述画面的内容,给作品增加故事情节,赋予童趣。这样每次孩子在绘画的时候,就会自己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情境,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给身边的好朋友听,不断补充,不断丰富。在教学中通过这些方法,不但教会了幼儿许多绘画技能,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绘画技能及审美能力的目的。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等的直观有效手段。在快乐的涂鸦中,孩子用自己的小手绘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那是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所触摸到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呵护他们的纯真,用积极愉快的情感,带领孩子在美丽的画卷中徜徉,发现美,展示美,分享美!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西方重享受思想的渗透,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虚胖”、“宅男宅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拓展训练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引入体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促进了我国各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同时,开展拓展训练的局限性也应当引起一定的重视。本文阐述了拓展训练的相关概况,针对现行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的开展情况,对其局限性作了简要的
期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欲望,为一堂课的成功开展铺下基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所谓最好的模式,完全因教学的氛围、对象、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寻求知识的动力源泉,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机。英语作为时代的特征备受人们重视。学生能掌握好英语是老师的重大责任,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效果低,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且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英语知识趣味化,在学生对英语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学习,并使之在学习中,体会掌握英语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和对问题进行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知识的接触更多,从而使学生更加熟练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和运用,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强,思维也要很开放,因此,本文对已经应用了此种方法的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体系;建构思路  在教育改革事业中新一轮的课改指出:基础的英语教育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大专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人数骤增,给当前社会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为了确保学生就业,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为了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本文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探究了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及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达到研究的实效性。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探索方向  引言:当前,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by using questionnaire and individual cases.The state of competition and its reasons,manifestat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虽然没有形成固定的性格,却有极强的自尊心。加上初中科目多,学习任务重,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针对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时,作为初中班主任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又要不伤学生的尊严,引起他们的叛逆。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批评  一 初中生常见的问题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和小学生相比,有自己的想法。但和成人相比,
期刊
摘要:随着生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中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再加上打游戏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容易产生和形成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困惑和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栋梁。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培养入、关注人是教育的根本,伦理道德教育是中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以及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中学生中存在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思想和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这些不良现象,就必须加强中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关键词:伦理;道德;中学;教育  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
期刊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深深地植根于俄罗斯本地文化,旋律广阔,和声丰满。《音画练习曲》op.33即是其中优秀代表作品之一。这套练习曲打破了传统练习曲以技巧训练为主的目的,在音响,表现力上更为丰富。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拉赫玛尼诺夫的个人背景、《音画练习曲》op.33no.7的创作背景、音乐性、画面性及不同钢琴家的演奏处理,从而探究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