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监考猝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
  1月14日,江苏泰兴市某中学一位教师在监考时猝死。17日,一篇名为《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章称,泰兴市某中学学生目睹监考老师挣扎呻吟猝死后仍平静地做题而不救助,认为“学生冷血无知”,“教育制度把学生训练成了缺乏基本常识和生活技能的做题机器”。然而,据记者反复核实,基本事实是:当日,泰兴济川中学一名吴姓女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当时没有明显动静。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送往医院。
  述评
  这位年轻女教师之死,几天的时间就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而社会上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年幼的学生和教育体制。而后根据新闻报道的事实,我们知道我们的学生并非如文章中批判的那样“冷血无知”,那么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批判也就无法立足了。文章作者在没有进行充分调查和走访,明确事实的基础上就轻率地给事件中的学生们戴上“冷血”的帽子,不仅忘记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训诫,更忘记了学生们是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更何况身处事发现场的孩子们其实也是事件受害者,他们很可能因此蒙上一层心理阴影。而由此放大至对整个学校教育体制的批判,也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整个事件中需要反省的除了始作俑者,还有让这个事件以光速传播的“我们”每一个人。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陷阱。传播质量与传播速度往往成反比,我们从众、猎奇、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常常在不明事实的情况成为骗局、谎言、谣言的传播链条中的一节。网络看似广阔无边,但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次的语言和行为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维护网络的纯净,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当然,在如今的教育中,学生每天在书山题海中疲于应付,学生的常识教育比如生命安全意识、自救知识显然还是很缺乏的。此次事件也提醒学校、家庭、教育部门重视常识、安全教育。据新闻媒体报道,江苏省社科院巩丽娟博士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应该共同行动起来,加强对孩子的常识教育、情感教育,培育孩子们更加健全的人格,责任与意识、智商与情商的统一。
其他文献
父亲瘦小体弱,耿直倔强,处事粗率,身无长技。在我童年的心目中,他似乎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表现出一点值得自豪的本领。与村里那些勤劳能干、善于养家糊口的人相比,我甚至认为他连一个合格的农民都算不上。但是,有一件事却使他成了我心目中真正有力量的象征。一想到这件事,一股力量便从30多年前的时空中涌了出来,流遍周身。  那是在我六岁那年的夏天,大队买了一辆十二马力手扶拖拉机。这在那个偏僻的山村可是难得一见的
期刊
搜狐新闻民调中心近日发起“校园暴力频发,谁会是下一个受害者?”的相关调查截止2016年5月25日14时,逾1万名网友参与。针对“校园暴力频发,难以有效遏制的原因”63.98%的网友认为“法律形同虚设,施暴犯罪成本低,校园变法外之地,学生成法外之人”;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你认为是否应该修订?”的问题上,95.49%的网友认为“应该及
期刊
南京市一对母子在乘坐地铁时,孩子因身体不适在车厢内吐了一地,母亲立即用纸巾将车厢清理干净,这件事被网友发到微博上。众人点赞,认为这位母亲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该家长注重公共文明、注重日常小节的举动,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但众人过分热情的点赞也让一部分人担心:这种泛滥而廉价的“谬赏主义”会拉低社会的道德底线。  【运用点睛】这是一种直击社会热门话题的新材料,材料充分体现公民意识,彰显大语文教学理念,洋
期刊
现在的孩子,从两三岁起就可以上各种各样的学校。可是在古代中国,大多数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学校。其实,中国远在夏朝,就已经有了正式的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殷商时期易名为“庠”,至周则为“序”。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中的“庠序”说的就是这个。夏、商、周时期的学校教育由官府掌控,是只有贵族及其子弟才能享受的
期刊
据《钱江晚报》报道,前不久,中国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本校2015年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巧的是,美国数据库项目“开放课程”(收集了各大学过去15年以来超过100万项课程和图书阅读信息)也在最近公布了美国大学生的阅读书目数据。国内各高校的榜单书目五花八门,借阅次数的统计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有一本书的出镜率极高,那就是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
期刊
乔木生云气[2]。访中兴、英雄陈迹[3],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4],梦断神州故里[5]。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6],步苍苔、寻幽别墅,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7]。后不如今今非昔[8],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  【注释】  [1]履斋先生: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宣城人。宋宁宗嘉定
期刊
昔伊尹之兴土工也;强脊者使之负土,眇[1]者使之推,伛[2]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管仲曰:“升降揖让[3],进退闲习[4],臣不如阴朋,请立以为大行;辟土聚粟,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以为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5],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以为大司马;决狱[6]折中[7],不杀不辜,不诬[8]不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以为大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
期刊
大师向来看重行动,瞧不起畏缩,但是他也总是强调人们应该采取“明智”的行动。弟子问大师,他所说的“明智”指的是什么,是否就是“好意”。  “不是。”大师回答,“比如说,一只猴子看到河里的一条鱼正在漩涡里挣扎,就把这条鱼从水里捞出来放在岸上,这也是猴子的好意,但是对鱼有什么好处?”  宁 静  时常会有一些大吵大嚷的游客来观光,扰乱修道院的宁静。这让弟子们心烦意乱,但是大师没有,噪音对于大师来说似乎和
期刊
他把行李轻轻地放在门后,门缝里透着一丝隐隐的亮。北京的冬天有令人惬意的阳光,却温暖不了这一间狭小阴暗的地下室。他长长地叹一口气。想起在故乡县城踏上列车时的豪情满志,他禁不住苦笑了一下,哪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没有一番“开天辟地”的向往?  他在一家餐厅打工,挣微薄的薪水补贴越来越瘪的口袋。他每天翻着一堆报纸,从夹缝里寻找财富、事业,这是他北上最渴望的目标,现在却像极了绳索和圈套。  他坐在床沿上,想
期刊
无所谓这个词意味着对某种特定的事物不在乎,原因不外乎是认为执着于这种事物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从而产生倦怠与麻木。萨特的一生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却说: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但又让我认识到这没多大意思。这便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人的选择各有不同,有人对精神信仰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左右逢源而毫无罪恶感,汲汲于名利无法自拔;有人对浮华名利抱无所谓的态度,注重精神的丰盈,将自己的生命释放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