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花甲老人组建免费物业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s_gig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区里的物业公司,在收取小区居民相应的物业费后,组织人力物力服务小区和小区内的居民。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莱山区的一个开放式小区,这个小区里没有物业公司,但小区里的4位老人主动承担起了“物业公司”的责任,他们平均年龄为74岁,他们不收居民一分钱,不仅义务清扫小区内的卫生,还带动了整个小区居民参与其中。
  老人决定自己干物业
  走进这座开放式小区,虽然只有5栋楼,14个单元,常住居民仅有70户左右,但小区里路面整洁,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
  “为啥我们几个老人要出来干物业的活,还要从整个小区的物业管理历史说起。”说话的是赵洪明老人,他是小区建成后的首批住户,被小区居民称为“小区历史活档案”。
  原来,安居花园小区建成于2000年,首届物业公司由开发商出面组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开发商几经轮换,物业公司也跟着变换,期间的物业公司由于人手不够,并没有起到服务小区居民的作用。2005年,小区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这几位老人成为最早的业主委员会委员。在业主委员会和当时物业公司的协商下,决定每平方米收取居民4毛钱的物业费,由物业公司负责小区内的物业服务。由于各项成本的提高,加之物业费收取困难,在坚持了3年以后,2008年,这一任物业公司直接离开,撂挑子不干了。就这样,小区的物业前后换了5次。安居花园成为一个完全没有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业主委员会也正式解散。
  没有了物业公司,也就意味着小区内的环境卫生不再有人打扫,看着一天天变差的小区环境卫生,几位老人坐不住了。2008年,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小区再次成立了一个“业主委员会”,几位老人也再次成为了委员会委员,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去找物业公司,而是主动承担起了小区内的环境卫生清扫工作。
  义务当起修理工
  从2008年起,6年来,老人们风雪无阻,不仅不收取小区居民一分钱,还当起免费修理工。
  “我们岁数也都大了,帮不了大家太多忙,反正力所能及的,只要大家提出要求,我们肯定帮忙。”74岁的于纪信老人退休前是一名技术科长,现在被小区居民称为“全能修理工”。于纪信老人家的车库正对着小区大门,也成为几个老人“开会”的专用地。走进这个车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拉开一个工具柜,百余件工具整齐摆放。
  2013年夏的一天,天空下着大雨,10单元一户居民着急地找到了于纪信。“他浑身湿漉漉的,开始我还以为是淋雨了,一问才知道是家里水管裂了,自己捣鼓半天没弄好。”于纪信说,他背着工具箱就赶到了居民家,半个小时后,水管修好了。看着于纪信浑身是水,居民非要留老人在家里吃饭,被老人谢绝了。
  “不光给我们修东西,他们还自己花钱买喷雾器养护小区里的树木。”聊天过程中,一位居民凑上前来,讲了一件老人们自费服务小区的故事。原来,前几任物业公司为了绿化小区,在小区内种植了一些绿植,在物业公司撤走以后,由于无人管理导致这些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虫害,一些绿植出现了死亡的现象。为了让小区里植物更好地生存下去,老人们自掏腰包,买来了各种树苗、喷雾设备和药物,每年定时进行喷洒。如今,喷雾设备已经坏了两台,换回来的是小区里各种绿植的繁茂生长。
  老人自比“酵母”
  人都是相互熏陶的,几年来,在几位老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带动了整个小区居民参与其中。
  “我负责13单元,赵大哥负责10单元,于大哥和高大哥每人也负责一个单元,只要身体没啥事,我们每天都下楼打扫打扫。”说话的人是王宝山老人,在其他几位老人看来,69岁的王宝山还是年轻人。他认为退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岁数大了也不愿意睡懒觉,早点起床打扫下卫生还锻炼身体,更何况小区面积也不大,几个人慢慢忙活总能打扫过来。
  几位老人毕竟年龄已高,许多事无法第一时间做完,然而令他们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承担起了小区环卫工作。王宝山老人回忆,前年冬天,一场大雪后,清早几位老人穿好衣服下楼扫雪,开始时只有4个身影,扫了一会儿,老人们发现多了几个年轻人,几个年轻人告诉老人们,他们是被老人们的精神感动,他们会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帮老人一起清扫积雪,从此以后,只要遇到下雪天,几位年轻人就会主动下楼清扫,也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其中。
  “我们算是一块‘酵母菌’吧,经过我们的‘发酵’,现在小区已经形成非常好的风气。”赵洪明老人说,2008年以来,业主委员会没有开过一次会议,没有集体动员过居民一次,但是正是因为“酵母发酵”的作用,小区里主动参与劳动的人多了,虽然没有楼长,但是每栋楼、每个单元都有了负责楼前打扫的居民;楼道里的卫生根本不用督促,总会有人自觉打扫,就连小区居民自己种植的无花果树,果实成熟时都不会有人随意采摘。
  “闲不住”的老人总有烦心事
  几年来,老人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着,他们被小区的居民称为“闲不住”的人,只要是遇到了影响小区居民生活的事,他们总要去管一管。
  “现在我们还有几件烦心事,正在找有关部门协商解决。”74岁的高法芝老人是居民公认的“热心肠”,最近几天他正在跟几个“老哥们”为小区门口的垃圾堆还有化粪池的堵塞发愁。
  原来,在小区门口两侧,有几家饭店,一些餐饮垃圾经常被饭店的服务员集中丢弃到小区居民的生活垃圾箱中,几天前,环卫工人把垃圾箱从小区门口搬到了小区内,可是还有人往垃圾箱的原址处丢垃圾,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露天的垃圾堆。虽然几个老人白天轮流在旁边看着,阻止有人乱丢垃圾,但是到了晚上总有人乱丢。另外,小区门口的一个化粪池就在记者采访头一天堵塞了,老人们正为此事发着愁,也正在积极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我们也不想找谁去评理,大家自觉维护就行了,乱丢垃圾影响美观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啊。”老人说。
  在发稿前,记者又跟几位老人联系,老人们开心地告诉记者,在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垃圾问题和化粪池堵塞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也许几年来老人们做过的好事太多,这几件事并不会成为小区居民坊间佳话,但是老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其他文献
香港第一间博物馆设于第一代大会堂内,但大会堂于1933年拆卸大部分建筑后,这间博物馆亦消失。现存最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要数1953年在冯平山图书馆设立的中国艺术及考古文物陈列所。它比第二代大会堂早九年出现,以收藏中国古代文物为主,今天已改名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中国艺术及考古文物陈列所由一位英国汉学家成立,他的中文姓名为林仰山,曾在山东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一九五一年受香港大学之邀出任中文系系主任。
期刊
宝贝
期刊
红枣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款中药食物,古人把红枣列为“五果”之一,红枣最为人熟知的养生特点要属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研究表示,经常食用红枣的患者,会比健康单纯吃维生素药剂的患者快上三倍以上,所以红枣也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之称的美誉。  1. 红枣粥属于粥/稀饭,主要原料是枣、大米,口味是甜,工艺是煮,烹饪难度属于初级。补血和胃,红枣含蛋白质,醣类和枣酸,鞣酸,黏液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
期刊
养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养老金面临着巨大的缺口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养老仅靠社保远不够,社保体现的是社会公平原则,提供的是基本养老费用,而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现在的中年人,除社保外,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养老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么买商业养老保险让养老更靠谱?”这是每个投保人心中的疑惑,下面,专家就为大家介绍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指南。  投保商业养老保险可作为养老金缺口的有效补充,因中
期刊
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操劳,这个人说的就是母亲,身兼妻子、女儿、职业女性等多重身份。  在节假日,有不少人会送份礼物给母亲,如果选择送保险,就要留神了。资深理财规划师杨女士表示,50岁以上女性投养老险不划算,容易出现保费倒挂现象。  杨红立接受采访时表示,保险的费率是根据年龄的增长来增长的,年龄越大风险越大保险费用就越高。“对于年纪偏大的女性,保险需求是必须的,但投保养老险保费将偏高,
期刊
救儿子老夫妻举债70万  2006年3月18日,23岁的付学朋下班后,骑摩托车行至市府大道一个转弯处时,突然被一辆疾驶而来的轿车迎面撞上,付学朋当即“飞”了起来,又被重重地抛落在8米之外,头部鲜血横流……  当这一噩耗传到台州市黄岩区上郑乡干坑村时,年过五旬的付敏足和妻子王兰芹悲痛欲绝。  学朋是付家唯一的男孩,自小就很懂事,并拥有与人为善的温良性格,父母和两个已出嫁的姐姐都很疼爱他。由于当地属贫
期刊
有缘八方来相会,目标养老聚一起。  十指伸出有长短,谁对谁非让着点。  海阔天空大家连,心宽平安寿禄高。
期刊
久仰环卫保洁员,丹心尽职昼夜中。  奔走疲惫勤打扫,车水人海马路上。  笔直马路举目望,艳丽身影每天忙。  赤心红衣心向党,净化环境民心畅。
期刊
连夜春雨,为世界带来了许多的新鲜。妻子买了新上市的胡豆炒了吃,饭后,我把一颗蹦到火炉上的胡豆扫到火里,随即从火里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胡豆香味。我或然想起了什么,对妻子说:“明天多买些胡豆,我想把胡豆烤熟了吃。”  今早妻子买菜回来,进门便说:“你不是要烤胡豆吗,我买来了。”我找来竹签,把胡豆串起来,在火上慢慢烤着吃。胡豆的香味在屋里弥漫,思绪却飘回久远。  把胡豆烤熟来吃,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期刊
近日,山西太原的网友郑先生在网上发帖称:“最近我和80多岁的父亲准备乘飞机去北京。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换登机牌时,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要求我签署一份免责协议。协议大意是,如果老人在飞机上出现意外,航空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份签订不合理的“生死状”。  随着交通服务的便利化与人性化,老人出行越来越方便,高龄老人单独坐飞机也愈加平常。日前,微信圈更是有网友发帖称:“我国70岁以上老人坐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