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山寨呼吸机背后的爱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救儿子老夫妻举债70万
  2006年3月18日,23岁的付学朋下班后,骑摩托车行至市府大道一个转弯处时,突然被一辆疾驶而来的轿车迎面撞上,付学朋当即“飞”了起来,又被重重地抛落在8米之外,头部鲜血横流……
  当这一噩耗传到台州市黄岩区上郑乡干坑村时,年过五旬的付敏足和妻子王兰芹悲痛欲绝。
  学朋是付家唯一的男孩,自小就很懂事,并拥有与人为善的温良性格,父母和两个已出嫁的姐姐都很疼爱他。由于当地属贫困山区,农民收入微薄,高中毕业后他就开始四处打工贴补家用。出事前,付学朋正在台州一家汽修厂做喷漆工,并梦想着将来能拥有自己的修车店。然而,这场车祸彻底改变了他和家人的命运。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抢救,付学朋最终从死亡线上挣扎着活了过来。但由于呼吸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受损,他脖子以下的部位几乎完全瘫痪,并丧失了自主呼吸功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养在医院里,依靠呼吸机和插在喉部的外接塑料管维持生命。看到儿子的惨状,付敏足夫妻伏在病床上啜泣不止。他们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儿子这么年轻,他曾经告诉母亲,希望找一位温柔善良的妻子,还想当老板赚大钱,好好孝敬父母……而今,无情的车轮却把他的理想和未来辗个粉碎。
  经法院判决,事故双方各担一半责任,肇事车主一次性赔偿付学朋48万元治疗费。这笔钱看似不少,但对于一个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微弱生命的人而言,却远远不够用,付学朋在医院里每天要花费4000元,一周就是两三万。很快,对方赔偿的医药费就花光了。
  为了挽救儿子鲜活的生命,付敏足夫妇从此踏上了漫漫借债路。他们先是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了50多万元,但很快又花了个精光。无奈,夫妻俩又硬着头皮挨家找邻居借钱。
  到2008年9月,付学朋已经花去了110多万元医疗费,父母为此举债70万元。此时,付敏足和妻子已经借遍了亲友和全村,筹钱无门的他,甚至连女婿“回门”时孝敬自己的两瓶好酒,都卖掉给儿子换医药费了。可医院的催款单,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山穷水尽之际,夫妻俩决定接儿子回家养病。付学朋一刻都离不开呼吸机,而要买一台最便宜的呼吸机也要十几万元,这可怎么办呢?付敏足夫妇一筹莫展。
  日夜捏呼吸球为子续命
  见这对山村夫妻实在可怜,一位医生向他们建议说:“办法倒是有一个,医用呼吸气囊可以代替呼吸机,一样能维持你儿子的生命,只怕你们操作不好,有风险啊。”付敏足夫妇眼睛一亮,说:“只要能救孩子,再难我们都不怕,您快说说怎么操作才行!”
  不一会儿,医生拿出一个圆球状的急救呼吸气囊说:“这东西是手动操作的,必须每分钟为病人摁压18~20次,如果停顿超过两分钟,病人就可能窒息死亡。一些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也只能坚持捏两个小时的呼吸球,要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摁压,这对任何人的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啊。”此时,已毫无退路的付敏足夫妇异口同声地表示,为了救孩子,他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经过医生的指导,付敏足夫妻俩很轻松就掌握了“手动供氧”的动作要领,于是他们为儿子办理了出院手续,并从医院买了一个能救儿子命的“皮球”,和一节输氧插管。
  从医院到家需要几个小时,由于公路坎坷不平,付敏足和妻子就跪在儿子身旁,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捏着呼吸气囊,嘴里念念有词地看着手表从1数到20,他们生怕多压一次或少压一次。晚上八点多,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家了,此时夫妻俩的双手已经酸软……而从这一天起,这个贫苦家庭对儿子生命的艰难守望才正式开始。
  每天,付敏足和妻子轮流给儿子捏压气囊,每人两个小时或四个小时倒一次班,吃饭睡觉都是轮换着来。一天,妻子病倒了,付敏足一整天守在孩子床前。到了晚上,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心疼地说:“儿呀,你该休息一下了,让我替你一会儿。”付敏足也想换手上厕所,就将呼吸球交给了母亲,并再三叮嘱,捏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节奏。
  当他上完厕所回来时,却看到儿子正在翻白眼,手脚也在抽动。他大吃一惊,才知老人没掌握好捏压力度,导致气囊管从喉结处脱落了!付敏足吓得脸色煞白,当即迅速接上,躺在床上的学朋这才缓过气来。当看到儿子的呼吸,随着自己缓缓捏压呼吸球的频率变得平稳,不一会儿儿子就发出了香甜的鼾声,欣喜的泪水不由在付敏足脸上流淌。
  谁能体会到那份感动呢?一个小小的“皮球”,竟和自己的儿子性命攸关,而孩子的命运就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当晚,付敏足时刻不敢松懈。正值冬季,寒风不时从门窗缝隙中涌进这间家徒四壁的老屋,他冻得瑟瑟发抖,却不敢躺到床上捂着棉被给儿子“供氧”。因为那样容易犯困,他得一分一秒地保持着清醒状态。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这样坐在冰冷的凳子上,给儿子摁压了一整夜呼吸球。
  后来,两个女儿也过来帮助父母,白天她们姐俩为弟弟摁压呼吸球,晚上由付敏足夫妻轮班。无论白天黑夜,无论炎炎夏日还是风霜雨雪,全家人时刻都与付学朋同呼吸,共命运!大家都明白,他们片刻的疏忽都将导致与亲人的永别。
  一分钟捏呼吸球18次,一天25920次,一个月是80万次,一年下来就是960万次……不要以为这个动作很轻松,事实上“捏皮球”是个体力活,除了掌握好呼吸频率外,还要两只手一起用力,握住气囊的中间部分让它瘪下去,现出“像两只拳头握紧”的样子,才能保证为学朋提供足够的氧气。然后停留一秒钟再松开……一天下来如此反复上万次,付敏足和妻女的手臂和手腕都酸得抬不动了。
  付学朋虽瘫痪在床,但他的脖子可以扭动,也能只张嘴而不发声地“说话”。在他的床对面,是一台被放置到两米多高立柜上的电视机,这是他生活中唯一的娱乐。看着全家人围着自己没日没夜地辛劳,学朋甚至一度产生过轻生的念头。那天,身子动不了的他,竟用头拼命撞墙,撞到血流如注。
  幸好,他时刻离不开家人的守护,付敏足很快就发现了儿子的异常举动。“傻孩子,你这样做对得起谁呀?你这是对自己对亲人不负责任知道吗?!”他一边让妻子赶紧去请村里的医生,一边含泪捏着呼吸球咆哮着。一瞬间,懊恼、悔恨、压抑……百般滋味涌上学朋的心头,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自从将儿子从医院接回家后,付敏足夫妇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只要听到一丁点声响,哪怕不该自己“值班”,他们也都会起来看看儿子。学朋有痰吐不出,喉咙难受得无法呼吸,便用舌头咂巴嘴巴,发出声音,父母就会马上醒来,然后熟练地戴上手套,扒开气管插管,插入一个导管,把卡在儿子喉咙的痰吸出来。没电的时候,吸痰器无法用,爸爸就弯下身,用嘴对准儿子的气管插管,把痰吸出来。
  学朋感到口渴时则用舌头吸上腭,发出“哒哒”的信号,父母马上给儿子端水……渐渐地,付敏足夫妇和儿子形成了默契,只要学朋发出一点声响,他们就知道儿子要什么,只要看到儿子的口型,父母就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舐犊深情创造生命奇迹
  为儿子捏了一年呼吸球之后,59岁的付敏足长出了满头白发。小她10岁的妻子,则双手指关节异常肿大,总是弯曲着,已经无法伸直,“医生说跟捏皮球有关”。不光父母吃不消,付学朋的两个姐姐也有点扛不住了,她们家里都有小孩要照管,而对弟弟的看护,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她们似乎看不到尽头。直到2009年底,这种状况因为学朋的姐夫灵机一动,才得到缓解。
  二姐夫是做模具的,他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做出了人工呼吸机,就想试着为妻弟做一个,把全家人从担惊受怕的“捏皮球”工作中解脱出来。他和岳父先是用自行车的钢圈加电动机,但做成后发现转速太高了。
  经过多次试验后,他们又陆续买回了模具、电动机、减速器、传感器、连动杆,并把这些设备连接起来,中间是呼吸气囊。“皮球”的一侧靠着墙壁,当电动机接通电源,带动减速器运行,连动杆按频率挤压皮球--相当于人的手握着皮球,一捏一捏的,然后皮球把挤压的气通过一根细长的皮管,输送到付学朋的气管处,居然就能帮助他平稳呼吸了!看到这个胜利成果,一家人又惊又喜。
  可村里经常停电,而一旦在全家人熟睡时的深夜断电,使用着“山寨呼吸机”的付学朋就会丧命!为解决这个难题,全家人又“集资”买了一台发电机。然而运转几天后,付敏足和妻子心疼了,因为设备一整天开下来,要花费掉八九元的柴油费,一个月就是两三百元。
  对这个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如此大的开销,他们舍不得。要知道,每人每月280元的政府低保,就是这一家三口全部的生活来源啊!付敏足夫妇俩宁可自己累点,只要能省钱。于是,机器一般都只是晚上睡时才开,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老两口依然坚持为儿子“捏皮球”。
  2011年,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给予了这个苦难家庭相应的医疗救助,并利用当地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机会,为付敏足夫妇安排了村里的保洁员工作,每月工资600元。但这份工作,夫妻俩只能一人半天轮流干,因为家里不能没有人照顾命悬一线的儿子和老母亲。
  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12月底,这个不幸家庭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同情,各界人士纷纷向付学朋伸出援手。台州一些热心人,带着许多生活用品去看望他,并鼓励他坚强活下去;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也派人看望学朋,并表示会向他捐赠一台呼吸机;区残联给他发放了抚恤金补贴,一年大约有4500元;截至2013年1月28日,网友们对学朋的捐款已经达到56380元。而央视为其联系的北京医疗专家,也已经在赶往台州的路上……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无数陌生人传递的温暖关爱和祝福,令30岁的付学朋露出了明朗如初的笑容。
  5年来,付敏足夫妇用坏了6个简易的呼吸球,并和家人在上面摁捏了5000多万次。也正是凭借一个个“皮球”,和一台造价不足2000元的山寨呼吸机,他们已经把儿子的生命延长了5年!
  尽管付敏足夫妇的双手已经严重变形,也因生活的磨难过早地苍老了容颜,但他们从未丧失让儿子恢复健康的斗志。两位老人依然憧憬着,有一天儿子能像从前那样自由地行走和呼吸,能清脆地唤他们一声“爸爸,妈妈”。
其他文献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你穿过纯手工布鞋吗?穿过的人肯定知道,记忆中的小鞋子,舒适柔软,你是否仍然想念那一份期盼和踏实。  近日,老街建行门口的台阶上,老人正纳着鞋底,一针一线,尽管不标准,但她做得很认真。路人行色冲冲,也有人驻足观望。  老人满头白发,一脸的幸福。她叫蒋鲜明,已86岁了。  一只普通鞋垫需耗时两天半  近日老街建行外,一双小布鞋吸引了不少路人
期刊
世界杯的到来不仅给巴西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给了全世界的收藏爱好者一个“囤积居奇”的好机会。在巴西街头,记者时常看到寻找各式各样藏品的收藏爱好者。  收集门票型  记者通过观看几场世界杯比赛发现,在马拉卡纳和圣保罗竞技场等世界杯球场门前,每当比赛结束时,都能发现不少人举着个牌子上面写着回收门票。据了解才知道,世界杯门票是收藏爱好者青睐的物件之一。最近几年,世界杯门票的价值不断提升。如1930
期刊
近期,杭州城里举办了两场古玩大会,一场是5月的华夏藏宝春季艺术品交流会,由杭州藏聚艺术品公司举办。另一场是6月的杭州首届古玩文博会,由吴山古玩城主办。这两场古玩大会,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玩商和古玩爱好者,除了交流古玩信息和买卖交易之外,古玩鉴定的眼力提升也是古玩大会活动的重点。杭州首届古玩文博会就邀请了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的鉴定大家现场鉴定。杭州藏聚艺术品公司则邀请了故宫和国家博物馆专家进行现
期刊
高老爷子和孙老太太结婚五十周年了。当年二人结婚时,门当户对一对穷。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家穷国也穷。孙大姑娘夹个小包袱在高小伙子的陪同下,乘电车来到了高家。一张炕桌坐了四五个亲戚,吃了一顿过水面浇蚬子汤。新郎新娘一人穿一件凭票购买的一块丝绸做的衬衫,照了张二寸黑白照片。婚礼就办成了。  老俩口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度过了半个世纪。如今金婚在即,两个儿子两个姑娘在头一个月就开始策划大办一场。以弥补当年二老的
期刊
秋冬换季,随之而来,周边越来越多的人要么喉咙疼、要么出现嘴角长起小包包等等的上火症状。大部分人会选择到药店去买降火的茶饮。如含有菊花、胖大海的八宝茶,或单独菊花、金银花等,这些到底有没有用呢?  四种降火药旺销:金银花、菊花、麦冬和八宝茶  上火分实虚  “双花”降实火麦冬灭虚火  “上火也分实与虚,用菊花、金银花,只针对实火病症”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从事临床中药学、中医食疗学37年。  他
期刊
香港第一间博物馆设于第一代大会堂内,但大会堂于1933年拆卸大部分建筑后,这间博物馆亦消失。现存最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要数1953年在冯平山图书馆设立的中国艺术及考古文物陈列所。它比第二代大会堂早九年出现,以收藏中国古代文物为主,今天已改名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中国艺术及考古文物陈列所由一位英国汉学家成立,他的中文姓名为林仰山,曾在山东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一九五一年受香港大学之邀出任中文系系主任。
期刊
宝贝
期刊
红枣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款中药食物,古人把红枣列为“五果”之一,红枣最为人熟知的养生特点要属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研究表示,经常食用红枣的患者,会比健康单纯吃维生素药剂的患者快上三倍以上,所以红枣也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之称的美誉。  1. 红枣粥属于粥/稀饭,主要原料是枣、大米,口味是甜,工艺是煮,烹饪难度属于初级。补血和胃,红枣含蛋白质,醣类和枣酸,鞣酸,黏液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
期刊
养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养老金面临着巨大的缺口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养老仅靠社保远不够,社保体现的是社会公平原则,提供的是基本养老费用,而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现在的中年人,除社保外,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养老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么买商业养老保险让养老更靠谱?”这是每个投保人心中的疑惑,下面,专家就为大家介绍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指南。  投保商业养老保险可作为养老金缺口的有效补充,因中
期刊
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操劳,这个人说的就是母亲,身兼妻子、女儿、职业女性等多重身份。  在节假日,有不少人会送份礼物给母亲,如果选择送保险,就要留神了。资深理财规划师杨女士表示,50岁以上女性投养老险不划算,容易出现保费倒挂现象。  杨红立接受采访时表示,保险的费率是根据年龄的增长来增长的,年龄越大风险越大保险费用就越高。“对于年纪偏大的女性,保险需求是必须的,但投保养老险保费将偏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