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上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疫情大考,园区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铁肩扛起硬任务,以善作为啃下硬骨头,以最迅速有力的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千名机关党员志愿者,凝聚起防控的“红色力量”
  疫情來势汹汹,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面广量大,人手不够是摆在大部分社区面前的现实难题。但现在的园区角角落落,随处可见一抹红色的身影,无论是清晨还是黑夜,这些红色凝聚成了一股战疫力量。
  年轻的党员胡非第一时间报名志愿服务,到城邦社区上岗第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到现场熟悉情况。“临近返程高峰,社区人员流动很大,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胡非便投身门卫查岗工作,为每一名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认真询问与记录,把牢疫情防控的“一线大门”。
  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李钊在小区门口,换上红马甲,为每一名进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外来小区人员进行登记排查,牢牢守住小区疫情防护的“安全线”。
  “您好,菜放门口了,您一会儿记得开门拿一下。”咚咚咚,伴随着一阵阵敲门声,一袋袋新鲜的蔬菜被送到了居民家门口。党员朱磊已经熟悉了自己的“新角色”。
  党员时应征上岗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帮助网格员一起送菜上门,“在疫情防控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是每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能为居民健康、为社会做一些小小贡献,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对他们来讲能解决日常生活的难题”。
  千名园区机关党员志愿者从2月1日开始,陆续走上服务岗位,下沉到一线,充实基层疫情防控力量,参与社区防控工作。他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排查登记、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宣传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共同抗击疫情,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上下合力、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次,园区又推出有力举措,广泛动员机关、直属单位、派驻机构、国资国企等党员干部组建志愿服务队,把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向基层一线倾斜,向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区域和点位倾斜,推动社区联防联控。
  国企暖流,共同守护这个冬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爆发以来,来自园区18家国企的1500名志愿者提前结束假期,奋战在街道社区、产业载体。
  在国企志愿者中,有一群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党员和员工。国控公司朱玉峰面对新未来社区复杂的地理形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对照建筑图纸,给出科学合理防控工作建议,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定了社区“防控图”,指导社区严密布防,形成管理闭环,缩小口径集中管理,有限管控进出人员和车辆,切实为新未来社区解决了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
  科教公司张华利用信息化技术专长,到达菁英公寓、星洲湾社区两个志愿服务现场后,发现对返苏人员摸排录入效率较低,他迅速利用网络工具设计制成了线上登记表,还把线上登记表做成二维码,张贴在小区出入口处,返苏人员来到小区出入口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登记,极大节省了人力,也降低了人员接触的风险,为人员管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区的高度评价。
  疫情发生后,新时代集团浦乘一第一时间通过红色管家志愿者通道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并从1月30日晚开始,多次与星海医院医务人员以及路政、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在苏嘉杭高速城区出口测量入苏车辆人员体温,排查车上人员动线等,一直持续到凌晨,成为新时代集团第一个奋斗在疫情防控前线的志愿者,也是工作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之一。当他听说社区工作力量不足时,他又主动请缨,持续多日投入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晚上在高速路口排查,白天走街串巷,用实际行动为志愿者们树立榜样。
  元禾控股黄凯除了在寒风中坚持为社区进出居民测量体温外,还抽空做起了志愿者们的“服务员”。他自掏腰包为一线的志愿者和保安们购买汉堡、牛奶、姜茶。值得敬佩的是,黄凯1月初刚受过伤,目前还在恢复期,家里还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宝宝,平时工作很忙的他,牺牲了难得的休息时间,积极地奋战在志愿一线。
  对社会组织的一次大考
  “我们一直在关注武汉疫情,1月23日凌晨,得到苏州出现首例确诊病例的消息,一大早我们就召开电话会议,动员在岗和提前休假的同事落实采购防护物资,积极对接各大电商和口罩生产企业,但不是售罄就是缺货,而且价格很贵。面对全国性口罩需求紧缺,我们的努力变得苍白无力。”苏州绿色江南公益环保组织创始人老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一家公益环保组织,应该肩负起使命和责任,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在关键时刻能为社会做些什么?”的问题一直萦绕在老方心间,他首先想到的是口罩,希望尽力采购N95口罩,免费发给苏州市民。几经努力,他终于联系到了苏州本地的一家口罩企业,经过了漫长的谈判,厂家答应把仓库的最后的一万只N95口罩卖给他们。当天下午,运回口罩,以最快的速度在绿色江南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条“这个冬天不会冷”的信息,绿色江南将为市民免费发放口罩。
  大年三十早上9点半,老方和另外三位同事来到钟南街地铁3号口“摆摊”,直到中午12点45分,结束发放工作。年初三,他们“故地重游”,将剩余的口罩全部发放出去。老方说:“好多保护我们家园的一线工作者没有防护,除了向市民发放,我们还向园区交警大队湖东中队捐赠了1600个,向湖东派出所捐赠了200个。”
  首批一万个发放结束,绿色江南就接到大量居民和职能部门的求助电话,其中不乏待产孕妇、老年人还有陪产男士。1月31日上午,他们又一次和企业谈判,抢到6千只,当天下午分别向市运管处、东沙湖派出所、园区交警大队、轨交公司、公交公司、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捐赠了5200只,剩余800只委托吴江区卫健委发放给汾湖市民。
  2月15日,他们继续跟企业谈判,紧急采购到6000只,自己留了200个,其余的一部分继续捐赠给社区、物业值守人员,还有紧急复工的供应链重要企业,另一部分继续在地铁口发放。   天气很冷,但绿色江南的伙伴们都觉得很值得,老太太骑了电瓶车45分钟来领一个口罩;孕妇挺着大肚子过来说产检得做防护;热心居民送来食物和乳胶手套还有关心的话语……老方說大家互帮互助的一幕幕场景令人动容。
  “过去18年,我们经历了SARS、汶川地震,面对意外,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我们这代中年人要带动年轻人一起战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老方直言一辈子碰不了几次这样的事情,从大年初一到现在他们都没休息过,也不敢休息,因为更多的人需要帮助,“战役,对社会组织来说就是一次大考。”
  在园区,像绿色江南这样投身志愿服务的社会组织不少,也正因为这些正能量的聚集,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坚强有力。
  咋回事?这些老师集体消失了9个小时
  2月11日,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校长陆林珍以及学校的9名老师,整整消失了9个小时。这到底是咋回事?原来,那一天,他们是去苏州新纶科技有限公司当志愿者,帮忙生产口罩了。
  疫情当前,口罩资源相当紧缺,苏州新纶科技有限公司不得不招募志愿者,紧急加班加点生产口罩。但事实上,口罩原本是公司占比很小的经营项目,正常只有十几个工人上白班,因为疫情影响,不少工人都没法回来,因此厂家需要大量志愿者(暂不接受个人报名)。
  在得知此消息后,车坊实小、星海小学、星海中学三家园区的教育单位联合报名,共48名教师参与。陆林珍告诉记者,企业要求志愿者此前连续14天待在苏州,身体条件好,无家庭负担,且方便私家车出行的,“我第一时间在学校团支部群里发出倡议,立即就有老师报名。”
  “当天,我们早上7点45就到达厂区,换上无尘衣,戴好一次性发帽,分散到不同的流水线上,十来个熟练工带着我们一起干。第一道工序是机器将无纺布自动生产成没有挂绳的口罩,工人挑出不合格产品。紧接着进入第二道工序——将无挂绳的口罩一个一个放在流水线上,由点焊机自动焊接挂绳,再整理检查,挑选出不合格产品,我就在此道工序上。第三道工序就是口罩一个个进行独立包装。”
  陆林珍坦言,机器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可生产10万只口罩,可以为防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车间基本上都是自动化生产,但作为志愿者,一点都不能放松。因为你稍微开个小差,人就跟不上机器的速度了。
  当然,偶尔也会遇到机器故障,陆林珍趁着修理空档,看到另外一台流水线上缺工人,就立马跑过去帮了一个小时的忙。她说:“志愿者不是去作秀的,我们要把老师有组织、有纪律的形象展示给人家。”
  她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打动她的瞬间,一起合作的女老师金莲非常认真好学,看了几回维修师傅修机器后,遇到小故障,金莲可以自动动手修理,令人佩服。
  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除去中午吃饭半小时,其余时间老师们都在车间马不停蹄地干活,虽然只有一天,但特殊时期的这段经历,也足以让人铭记。
  园区电商企业对抗全球时差
  “从年初二开始,我们吃饭和睡觉没有一天是正常的,晚上等着与欧洲方面沟通,再晚一点,加拿大天亮了,再晚一点,可以和美洲沟通了;一早醒过来,先与土耳其方面沟通, 然后开始不断地接各种电话;到了下午,沙特阿拉伯方面又有消息了……”
  虽说已复工数日,逐渐投入正常的工作中,但苏州易康萌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汪建刚在说起战疫经历时仍难掩激动。他表示,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的电商公司,易康萌思一直在帮助政府和电商平台对接海外的防护物资,帮助苏州、镇江等政府采购到3万余套防护服和10万多韩国KF94(等同于N95)口罩。
  “我们原本是做日常消费品的,不过从事跨境电商多年,积累了不少海外资源,我们愿意义务帮忙对接防护物资。虽然实际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比如商品价格变化的快,违约订单多,不同国家商品型号有差异……但我们无不容辞,想法设法做好这件事。”汪建刚告诉记者,在对接资源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华人第一时间帮忙联系处理,令他深受感动。
  除了帮忙对接物资,听闻武汉地方医务人员和很多患者以方便面果腹的消息,汪建刚想到公司代理的澳洲麦片正好仓库有货,或许能给灾区一些帮助,在得到品牌方的认可后,迅速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向武汉捐赠一万盒麦片(市场价值80万元),这批货物目前已分配至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蕲春县等疫情严重的地方。
  事实上,在苏州工业园区,像易康萌思这样的企业有很多,让我们一起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的企业点赞。
其他文献
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众多中国城市必须应对的“大考题”。作为开放创新“排头兵”的苏州工业园区,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令人满意的“园区答卷”。  政策“及时雨”,为企业送上“定心丸”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广大企业的生产运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可否认的是,延迟复工、居民隔离等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影响和冲击。  苏州是全国第二大工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到了重要的“窗口期”,经济社会发展也到了按下“启动键”的时候。面对如此重要节点,苏州工业园区各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履职,全方位为全区企业提供“不打烊”的全流程服务,优质高效地满足企业办事需求。  金融服务“组合拳”,支持中小企业度过艰难时刻  苏“惠”十条中,加大金融支持是重要内容,作为苏州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同样也是苏州自贸片区所在地的苏州工业园区,如何为中小企业解决“钱荒”,令人期待。
期刊
不得不说,2020年的开头让人沮丧,病毒肆虐,给中国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护企事业单位,以及市民的生命安全,从1月23日起,园区市场监管局就开足火力,迅速行动、主动出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最果断的行动,强化市场领域的监管,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  隔离病毒,不隔离食品安全民生工作  农贸市场,是保障市民群众“菜篮子”民生需求的重要
期刊
企业忙复工,但对于不少身处外地的员工来说,如何顺利且安全地回到苏州,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  了解到辖区内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后,园区经发委对未返苏员工进行整体排摸,并与市工信局和铁路苏州站协调,最终开通了G1938次西安北—苏州北的“园区专列”,助力外来务工人员顺利返岗。  据悉,专列于2月26日晚上通过小程序开通报名,截止到27日下班前有近650人报名,经过经发委工作人员逐个电话联系后,最终确认乘车
期刊
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适应新课改的能力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而建立在教师个体自我反思和内在需求基础上的同伴互助式校本研训活动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研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和教师、教研部门和教研员是系统的核心,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其中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力量,而以教研室为主体的区域教研和网络教研则是校本教研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作为教育
期刊
庚子新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来势汹汹,咄咄逼人。一时间,全民动员,举国战“疫”。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苏州,一座温柔的江南水乡城市,第一时间勇敢地投身到了“战场”。  为全国战“疫”做出贡献,为苏城市民增添无限安全感,苏州拼劲全力。  危难时刻显身手。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苏州工业园区,自然不会“掉队”。从疫情爆发至今,这座“非凡之城”,用科技创新,用硬招实招,以周密
期刊
2月17日,周一早上8点30分,打开手机上的地图软件,独墅湖隧道、娄江快速路、苏虹路显示了“久违”的红色,意味着,这些地方开始堵车了。往常,看到堵车,大家总是会说“怎么又堵车了”,而这次,不少市民却在朋友圈感叹,“真好,苏州又堵车了”!  这个“真好”,多多少少有点玩笑的意思,但可以看到,人们都在期望工作、生活可以早日恢复往日的繁忙与热闹。此时此刻,随着复工复产愈发如火如荼,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开始
期刊
战“疫”,来不得丝毫松懈,必须坚持严防死守,不能让前期的努力白白“牺牲”。  但我们也看到了,疫情形势已经出现了积极变化,城市防控工作有了积极成效,把握当下时机,加大复工复产力度,也是为战“疫”早日胜利,发展重新回到正轨提供充足的“弹药”。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面对疫情,苏州工业园区坚决阻击。  作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区域,苏州工业园区理应坚
期刊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波及全国,抗击疫情,成为全国上下心之所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园区在做好防控疫情宣传教育的同时,一些人也积极行动起来,发挥特长,用手中的筆,创作出一幅幅抗击疫情的宣传画、宣传海报,一张张铿锵有力的书法作品。大家用自己的力量,为身在战“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助威加油,期盼新冠肺炎疫情早日结束。  以作品为战,用艺术的力量鼓舞士气执笔抗疫,宣传预防科普抗疫
期刊
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驰援武汉,江苏用最“硬核”的表现书写了一份长长的答卷。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大医院建设,江苏制造全程在线;紧急复工,紧急转产,江苏企业加班加点驰援一线;捐款捐物累计近 9 亿,武汉急缺的口罩、防护服江苏来送 ……”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  作为江苏的“硬核”城市之一,苏州在驰援湖北的“征程”中,挺出了一批又一批“苏大强”,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这些平凡的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