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农广心为民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shei5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扑下身子干事业,在10多年的时间里,硬是将只有一个教学班、12名学员的农广校,发展成3个教学班、284名学员,年培训农民3000余名的科技培育摇篮,跻身自治区、地区同行的前列,摘得了“自治区级职业农民培育先进单位”的桂冠。他,就是被额敏县农牧民亲切誉为“实干家”、被单位同事翘指称赞的“引路人”——额敏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刘敬敏。
  爱因斯坦讲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得到什么。”今年49岁的刘敬敏,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内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二十几年如一日,凭着满腔的热情忘我地工作着,把自己从新疆农业大学学到的知识和在额敏县种子站、杰勒阿尕什乡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都无私地奉献给了额敏县的建设和发展,在灿烂的职业生涯中谱写了一曲“情系农广心为民”的感人事迹。
  把力放在农广 工作创新辟新径
  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教育培训是农广校的重要职能,2005年以来,刘敬敏积极与县扶贫办、科技局、科协、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团委﹑妇联﹑残联等单位联合开展科技培训,一方面使农广校自身队伍得到了锻煉,另一方面逐步扩大了农广校在广大农牧民中的影响。
  为巩固教育培训效果,使培训内容印在学员的脑海里,刘敬敏积极争取资金,陆续编印了《节水灌溉应用技术》《额敏县常规作物种植技术手册》《农牧民法规知识读本》等16种针对本县实际,科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教材。额敏县哈萨克族所占比重较大,哈语畜牧兽医方面的教材短缺给学员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他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翻译哈语教材12个种类,分别发放给学生,使教学工作得到保障。他亲自为学生授课,承担了《作物栽培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额敏县打瓜栽培技术》等多门课的教学任务,在学生中口碑非常好。2012年,他在塔城地区农广校教学能手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新疆自治区农广校教学能手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为改变多年的理论式、说教式培训方法,细心的刘敬敏率先将从师资培训班中学到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员参与其中,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根据额敏县产业结构特点和劳动力转移趋势,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项目的实施紧密结合起来,在自治区农科院良作良种科研基地、仁和养殖合作社、农技站试验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宏鑫公司、通达公司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逐步形成了“学校 基地 农户”的培训模式,提高了培训效果。
  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带领全校教职工结合“整村推进”的实际,设置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能够尽快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专业,把技能培训、测土配方、病虫综合防治等内容作为培训的重点,培训模式包括启发式集中培训、示范点讲授培训、专家田间地头指导培训和“农家课堂”培训,4年来,在喀拉也木勒、玉什哈拉苏、霍吉尔特乡、喇嘛昭乡等地共培训2803人次。为因地制宜解决少数民族农牧民的贫困现状,特地聘请专业翻译将一些实用教材翻译成哈语手册,分发给哈族农牧民,真正做到了扶贫帮困,带领贫困农民逐步走向富裕。
  在他的积极努力下,额敏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在全地区率先开展。刘敬敏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打瓜种植、玉米种植、牛羊养殖等主导产业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结合农民合作社,向产业发展区倾斜。学校建立多个实习基地,为提升学习效果,根据专业不同,还安排学员有针对性地外出参观考察。目前,已培育职业农民18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900人,专业生产型550人,社会服务型350人;组织劳动力输出转移889人,创劳务收入3066.8万元。
  把心操在农广 恪尽职守不言苦
  “把百姓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来办,把单位当自己的家来管理和操心,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多年来,一心要为民办实事的刘敬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三农,刘敬敏把农村实践、农户示范、农民经验、田间试验当作丰富自己学识的最好课堂,树立、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带动更多农户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玛热勒苏镇畜牧养殖户刘月娥,2003年进入养殖行业,2010年组织8家养殖户申请注册额敏县民合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刘敬敏的帮助下,她参加了农广校的养殖技术培训,特别是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她成为一名“核心户”。通过学习,她对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目前,她的合作社分工明确,各种制度健全,养殖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合作社走向正规化,合作社现有资产总额已达到2000多万元。她的成功也带动了周边115户农牧民,2015年实现户均增收2.6万元,为额敏区域经济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资服务培训学员王春峰,也是刘敬敏发展起来的“核心户”。2011年成立由5户农民组成的惠利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收购、调拨、农资销售等。2015年参加职业农民培育,到昌吉等地参观考查后,他在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大胆改革,实行薄利多销,既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收入,也使种植户亩收益有了增长,从而提高了经济收入。他的合作社辐射带动560余农户一同致富,当年户均增收超过20%以上。
  辛勤耕耘换回了丰硕成果。如今,像刘月娥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在额敏县有100多人。2015年,额敏县在这些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1000多元,创历史记录。
  把劲使在农广 舍了小家顾大家
  刘敬敏家境不富裕,一家三口,妻子无固定职业。多年来,他把贫困群众当成亲人来关心,谁家有困难,谁遇上了麻烦,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2007—2009年,他从自己有限的收入中挤出8300元,分别资助额敏县霍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牧业队贫困学生叶尔布拉特·别迭尔别克提到新疆农业大学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农九师168团2连贫困学生杨娇到玛纳斯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现这两名学生都已学业有成,走上工作岗位,并建立了自己温暖的小家。
  2010年,妻子被诊断为恶性乳腺癌中晚期,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把家事摆在第一位。当时正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刘敬敏匆匆安排好妻子在新疆肿瘤医院手术及放化疗事宜,又急忙赶回了学校,继续投入工作。妻子术后又经过多次放化疗,常年在家服药疗养需要人照顾,每半年要去肿瘤医院复查治疗,每年负担的医药费高达2万多,孩子上高中了需要做父亲的多引导、多鼓励。他多想在家陪陪她们呀,可作为一校之长,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
  困难面前,一心扑在农广事业上的刘敬敏并未停滞不前,反而激发了昂扬斗志。2013年,按照县委的部署,选派优秀干部下乡一年,局里找他谈话时,他二话没说就爽快答应了。当时领导同事都为他担心,妻子病着,孩子正上高中,长时间到基层去,家里谁管?可他啥也没说,克服了种种困难,安顿好家里事情后,及时赶到玛热勒苏镇别斯坦恰开展工作,并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一年里他发挥自身优势,为该村举办8场次涵盖农业、畜牧、节水、糕点制作、美容美发培训班。同时为该村修建起一公里砂石路,捐助修路资金1000元。他还出资3000元,为村里贫困户赛尔汗·确江、托合达安·托合达尔各拉了5吨过冬煤。
  回首往事,这些沉甸甸的工作业绩包含着刘敬敏多少心血与汗水,又欠下多少家人的情和爱,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作为一名农广人,他仍然满怀执着与热爱继续前行。
  (供稿单位: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其他文献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描写到:自惊蛰之日起,就进入了春耕繁忙时节,健壮的青年都到地里去干活,女人和小孩拾掇好家里的菜园子准备种菜。而当下的“春耕图”中,常常看到妇女、老人在挥汗劳作,小孩在旁玩耍间或帮点忙。青壮年劳动力哪里去了?毋庸置疑,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走进繁华的都市,成为打工一族。2011年农民工数量达到2.46
40多年前,在老家山上采中药材的贾忠汉,怎么也想不到一辈子都跟中药材打交道。不仅如此,当年那个家境贫寒的村里娃不仅自己通过种植中药材富裕起来,还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投身种植中药材  贾忠汉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河神庙乡圪套村,他常常跟家里大人上山采中药材,成年后的贾忠汉自然而然地开始琢磨种植中药材。1996年他承包了乡里的小房岭农场,先利用小房岭农场的100亩耕地,结合当地品种优势和自然条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原州区被农业部、财政部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结合原州区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本文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  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加
职业农民大专班设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分院,学制三年,20名职业农民学员在校就读期间,将学习植物保护、园艺栽培、作物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课程,修满学分完成考试后,将获得由学校颁发的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文凭。
栏目名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三农早报》  播出頻率: AM720千赫 播出时段: 6:30-7:00  栏目定位: 播报三农信息 关注三农热点 解读三农政策  《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在京揭晓》  日前,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在京揭晓。福建省建宁县文军种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绍文等10名优秀农民登上了北京市顺义区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的舞台,在与全国农民共庆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竞技体校 王静 郑瑶 崔翔昊 吴晔  指导老师 曹莉    研究背景    今天,汽车尾气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我国许多城市都禁止重污染企业进市区;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废气、烟尘排放量,集中供热。减少取暖炉灶烟尘排放量,提高柴油、汽油质量,减少铅含量,积极向无铅汽油过渡,安装汽车净化器等等。那么,怎么知道汽车尾气的危害呢?    我们的调查  
栏目名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快车》  播出频率: FM106.1兆赫 播出时段: 4:30-4:55  栏目定位: 传授致富技术 培养致富技能 提高致富能力  青萝卜是秋冬人们喜欢的一种蔬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为延长青萝卜的供货期,目前多采用拱棚栽培。如何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青萝卜高产优质,是很多菜农关心的话题。为解答菜农疑惑,節目中详细介绍了青萝卜拱棚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育任务重、要求高、投入多,绝大多数培训单位能够与时俱进,保质保量完成培育任务,受得了政府的认可,赢得了社会的支持,获得了农民的赞誉。但也有少数承担能力较差的培训单位,因忙于完成任务计划,培育热情有所下降,程式化步骤有所简化,该有的仪式没有了,该突出的内容淡化了,让农民参训没有了感觉,消失了培育的神圣感。如何规范培育程式,激发培育热情,提高培育效
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大力组织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面向村干部、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农产品加工营销管理和生产人员开展中专学历教育。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难以离土离乡等特点,大胆探索“半农半读”农民学历教育新模式,农闲上课、农忙务农,把教学班办到乡镇、办到产业园,办到农业企业,方便农民学习。5年来累计招生32000余人,毕业20000余人,持续招生学校30所左右
新疆新和县为新型职业农民按专业分别申请开通维汉两种文字的“新和县新型职业棉农培育微信平台”“新和县新型职业枣农培育微信平台”“新和县新型职业菜农培育微信平台”等三个微信群,鼓励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浏览微信,农民打开微信后,可以搜索浏览季节性的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和当日的相关农产品市场信息,通过学习相关农业新技术,查看相关市场信息,使新型职业农民在生产经营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