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程现状分析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双翼之一。 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针对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现状,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学地理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地理学走出低谷、在未来的学校教育和国家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努力探索。
  一、教师队伍需要稳定
  学科的建设发展必须有一批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讲求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依靠。在会考形势下,某些教师产生了困惑,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专业思想发生了动摇,进而部分青年教师改行、“下海”,这是可以理解的,却是要不得的,这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为今后地理教育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全体地理教师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地理在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其次,要大声呼吁,争取外部环境的改善和领导的理解支持。第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编写一部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化教材,是振兴中学地理教育所必需,现行高中教材已使用了十多年,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原教材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从1993年秋季起,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的使用,使高、初中教材出现了衔接问题。
  新教材的编写要贯穿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差异性观点、发展生产要因地制宜的观点、国家综合国力与发展潜力的观点,使学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对策,形成全球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大事,各国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提高迎接21世纪挑战的素质,升华地理学科的地位,彻底扭转来自社会对中学地理教育的错误认识,使中学地理学科真正成为面向21世纪的、具有极其重要性的基础教育学科。
  三、抓住改革的大好时机
  困难与机遇并存,在一定意义上讲,摆脱了高考的束缚和压力,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如何抓住机遇,进行新教法的探索,走出一条更加高效、切实可行的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回首十多年来地理教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围绕如何应考而进行不彻底的教改,由传统讲授法改为综合程序教学法、布卢姆目标分类法、讲读议练四字教学法等。均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侧重地理理论而忽视地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的求知。针对这种现状,必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彻底的教改,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领域广阔,能活跃学生思维,可在导入新课题时设计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开场白”。在讲授过程中,设疑追索,通过故事情境、教具演示等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如三球仪的使用、战争故事、洋流故事、地理诗歌等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二)加强图表、声像教学手段的使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声像教学是现代教学必备的教学手段,较之地图又进了一步,把二者结合起来,能使学习收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可采用图像程序教学法,即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图像和声像相辅,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提高使用图表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简化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乐学到会学。
  (三)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艺术。
  “教师既要有理论家的分析、综合、雄辩之才,又要有艺术家的想象、概括、表现之才;既要有科学家的观察、实验、推理之才,又要有语言学家的凝炼、形象、表达之才。” 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正是我们大练基本功、充实自身业务能力的大好时机,这需要事业上的奉献精神,工作上的吃苦精神,生活上的顽强精神。在地理教学中,丰富优美的语言,简洁工整的板书,形神兼备的图表,都需要我们勤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
  (四)走出课堂,认识自然和社会。
  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现代地理教学所必需的。可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地形、地质和地貌,观察星空、太阳黑子、日月食、彗星、测量地理经纬度、组织进行气象观测预报、人口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等活动,把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呼吁考试改革方案尽快出台
  在当前高考指挥棒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学科的兴衰与高考制度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会考有它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国家必须重视地理学科,建立地理科学体系,发展地理科学。”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时代。”
  考试方案的改革,必将协调会考、高考、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地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学科要发展,出路在改革,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我们必须坚定信念,走出困惑,从自身做起,本着对国家、对未来、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采取协作式或探究式等学习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正确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整合教育教学模式化  一、形势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因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中。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也得以迅速发展,并且在
期刊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语文教学非常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逐步把目光投向到更多教研领域,所谓“快乐教学、成功教育”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多种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培
期刊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残疾人回归到主流社会,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减少与正常人的差距,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聋哑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的一部分,回归到主流社会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同正常人相比,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封闭式的管理使聋哑学生接触外界事物少,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和认识事物;家庭的或溺爱或冷漠或粗暴的态度会影响聋哑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会
期刊
摘要:新颖独特并且真实再现历史的作品还有许多。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学生在文学想象和与作文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了的锻炼和提高,给其他学科提供练习的机会,这一节课学生的们的杰作,令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教研员也一再鼓励我再大胆些,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  关键词:信任鼓励自由发挥  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任务。由于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之前
期刊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 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 力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 美育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和学生个性社会化的起始基地,又是教师岗位成才的根据地;它既是学校管理的前沿阵地,又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汇集处。班级是学校大厦的基石。  关键词:和谐、民主、向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和学生个性社会化的起始基地,又是教师岗位成才的根据地;它既是学校管理的前沿阵地,又是学校、家庭、社会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己的认知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观察,提出疑问。  关键词:重视文本诵读重视复习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锻炼学生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合理地组织教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政治课教学更有意义,而更有难度,但惟有努力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自学能力  政治课在很多学生心目中,他们总认为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宣传说教,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总认为只要读读背背就能应付,因而不注意、不研究具体的学习方法。所
期刊
摘要:合作是人类相互帮助完成任务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  关键词:语文 教学观念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
期刊
摘要:开展创新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教育。陈至立部长曾指出: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钻研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师的素质个性化  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敢于怀疑前人提出自己主张的精神。阅读教学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阅读教学的两个误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