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作者多年英语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针对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一些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阅读教学 优化策略
   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多种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由此可见, 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突出了“以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强调自主、合作学习;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重视情感因素” 的教育理念。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先进教学理论指导是搞好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好几年了,但甘肃省在2009年秋季才全面推行使用新课程,许多老师对其了解并不深入,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虽然阅读教学一直备受教师的重视,但教学效果却一直不够理想,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继续探讨和研究。据笔者观察和了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
  很多老师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以词汇、语法为主线,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语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隔断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构思能力。
  2.“舍弃”词汇教学,“淡化”语法教学
  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有些教师矫枉过正,忽视词汇教学,或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法分析,致使学生只要碰到不认识的生词就束手无策,对一些复杂长难句理解不准确,严重地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及其对阅读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弱化了语言课程的点滴积累作用。
  3、采用纯粹阅读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便不同程度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没有在英语情景下的自然而然的课堂生成性问题,或者教师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造成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以及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4、缺乏对阅读策略的研究指导
   很多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研究指导,阅读知识贫乏,指导不得法,致使学生在阅读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只知道无限制的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知道对阅读材料的精选,起不到应有的阅读效果。
   5、实行单一的阅读教学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局限于阅读本身,阅读方法呆板单一,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课堂唯一目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空间和学生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笔者以新课程为背景,以图式理论为指导,根据多年高中英语教学的成功实践,现把自己的一些做法整理如下。
   1、采用“交互式”的整体阅读教学
   我们了解到,阅读时被激活和调用的非直观信息中,阅读者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梗概大意到细微末节,帮助学生把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凸现整体阅读效果。
   (1)加强语篇教学
   高中英语新课程题材广泛,为英语阅读提供了广阔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篇角度出发,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避免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新课程中人物传记体文章分布较广。如,在学习Nelson Mandela这篇人物传记文章时,教师在阅读前可引导学生根据标题,结合已有的语文知识,通过讨论明确传记体文章的结构特征—以时间顺序为轴心,边叙边议(以叙为主,议为辅),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后人对他们的评价等,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按照人物—时间和事件的关系—成就—评价这条主线来理解课文。这样做,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周密的逻辑能力和布局谋篇的构思能力。
   (2)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会造成一些困难。新世纪教材涉及到了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激活他们的文化图式。如在上新课程英语Bookl?Unit4"Holidays and Festivals”时?教师可采用和学生一起从网上查找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观看有关这方面的DVD、听相关的英文歌曲、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等多种形式以导人文化。此外,在科学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文化图式,以达到语言习得理论中的“移情”境界,以增加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深度,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感悟体验英语文化的丰富内涵。
   (3)重视语言知识
   阅读者的语言知识是辨认视觉信号输人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可利用图片、实物、动作、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感性的呈现生词,或运用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读音记忆法、同音异形记忆法和搭配记忆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忆单词。同时,教师还应训练学生根据构词法、上下文情景等线索猜词的能力。此外,新教材词汇量大,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处理生词,这样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而对于那些将会造成理解障碍的词汇,应在阅读前就加以介绍;对于那些能通过线索进行猜测的词汇,则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处理;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课后还需加以巩固;对于因行文的需要而出现的词汇不要求学生去死背。对于语法点的讲解要讲究艺术,使语法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此外,新教材中语法教学内容分散,知识点细小,虽易于学生一时掌握,但“前学后忘” 现象时常发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现象进行比较和归纳,以利于语法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2、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的策略。Mackey(1979)曾列出扫读、预测、猜词、利用语篇标志等19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而且应该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限时阅读,重点训练skimming和scanning,或让学生列出自己在阅读中所用过的阅读策略,或相互之间交流各自使用策略的情况
   3、构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阅读新模式 这个新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发展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过程。可把阅读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标题导人、视听导人、背景介绍、设置悬念、联旧引新等灵活有趣的形式,启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参与。在阅读中教师应从语篇角度出发,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把阅读分为skimming,scanning,closereading三个步骤。根据阅读的三个层次科学地设计问题,即主旨大意类、细枝末节类和判断评价类,采用以学生自学为基础、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适时启发与引导的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将阅读视为单一的教学活动,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改写课文、角色扮演、话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英语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比刻板地直接进行德育更为真实有效。新教材中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和情感教育,如“The Olympic Games”、“Wildlife protection”等。这些课文内容新颖,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问题,是一个值得大家在教学中继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对这个问题处理是否恰当到位,既关系到阅读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又关系到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英语语感、构建英语阅读情景、教师学科视域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不断探讨、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