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根祸胎”是怎么养成的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com_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红樓梦》;解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1-0069-02
  《红楼梦》里,贾宝玉还未出场,作者就借其母王夫人之口,给他取了一个“诨号”,叫作“孽根祸胎”,又说是“混世魔王”。
  待其出场时,作者又用两首《西江月》,给了他这样的评价: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个形象实在是不堪。而事实上,贾家的败落,也确实与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贾家子孙的不肖有莫大的关系。我们知道,宝玉的本性是善良的、温和的,可为何最终“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又“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呢?说到底,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说贾母、王夫人的溺爱,单从贾政一方入手,聊一聊父亲的言行对儿子的影响。
  一
  小说第二回中就有介绍,说宝玉周岁时,贾政想通过“抓周”的游戏,看看儿子将来的志向。各种物件摆了很多。谁知,宝玉一概不取,只抓了脂粉钗环在手里把玩。贾政立时大怒,断言儿子将来一定是“酒色之徒”,并且“因此不甚爱惜”。所以后来我们看到,贾政对宝玉的态度一直是冷若冰霜。
  作为父亲,贾政如此武断地评判孩子的将来,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一种灾难。他希望宝玉能够刻苦攻读四书五经,将来一举登第,为富贵家族续命。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期望无可厚非,只可惜,宝玉不是做这事的料,他本就是无才补天的顽石,所以勉强不得。但宝玉并非一无是处,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可是贾政根本不愿意去发现和了解。缺乏对孩子个性的了解,导致了他对孩子未来发展的不合理预期,也导致了这对父子关系的持续紧张。
  二
  第九回,宝玉要上学了。去学堂前,他来跟父亲请安。没想到,贾政上来就是一顿痛骂:“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如此刻薄、恶毒的话,出自一个父亲之口,着实令人恐惧。不仅是骂,贾政还动不动就打孩子。
  第三十三回,忠顺亲王府来人,说宝玉把琪官给引逗走了。贾政大怒。这时又遇上贾环诬陷宝玉。贾政更是火冒三丈,气得面如金纸,命令小厮把宝玉:“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嫌小厮打得轻,他自己夺过板子来打,直到把儿子打得昏死过去:“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这样的父子关系,难怪宝玉见了父亲就如“老鼠见了猫”。一听到老爸传唤,就吓得浑身打哆嗦。贾政的粗暴管教,来自他对封建父权的盲目尊崇,更来自他对儿子的失望和没耐心。这样的状态下,不可能存在有效的沟通,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三
  在贾政心里,宝玉真的一无是处吗?也不见得。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带一帮文人参观刚刚竣工的大观园,让宝玉随行。贾政借题写匾额来考较宝玉。宝玉才思敏捷,见解独到,赢得了在场门客的交口称赞。作为父亲,贾政内心还是挺得意的,但他始终板着一张脸,没有一句表扬的话,最多只是“拈须点头不语”。
  面对众人的赞叹,宝玉刚找到点自信,贾政就开始骂了:“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搞得宝玉很没面子,满心沮丧。在这样的父亲面前,得不到一点认可、鼓励,孩子还有什么尊严、自信可言?
  四
  对于父亲的棍棒教育,宝玉表面畏惧,内心是抗拒的。久而久之,他不接受父亲的任何观点。哪怕是对的观点,他也不认同。他去外面结交朋友,蔑视科举考试,沉迷于脂粉堆中,其实都是对贾政棍棒教育的反抗。贾政越希望儿子做个光耀门楣的男子汉,宝玉越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整日混迹于姐姐妹妹中间,厌恶与男性为伍,甚至以自己的性别为耻。
  这样的逆反心理,和父亲贾政的打骂无不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于男性的认同与效仿,首先取决于与父亲建立的亲密关系程度,关系越亲密,孩子对于男性角色的认同就越深入。精神分析的理论也表明,男孩与父亲的冲突越激烈,则其恋母仇父的心结就越重。由此可见,宝玉一系列令人瞠目的言行,大部分源于贾政这个父亲的高压控制。另外,贾政长时间缺席对孩子的陪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漠不关心,常将工作压力带来的情绪转移到子女身上等表现,也加速了宝玉性格走向极端。
  通过贾政对宝玉性格养成的影响,我们完全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作为父亲,面对孩子时,除了要有耐心的陪伴、和缓的情绪外,还要用足够的尊重建立亲子关系,用充分的沟通解决成长困惑,用适当的鼓励帮助他们获取自信。有了这些,孩子才可能拥有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惯性思维;创新;教育  “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河中的鹅卵石致于圆熟。”   这是发生在我家的一段对白:  女儿神秘地问:“爸爸,你知道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吗?”  老公想了半天,没自信地说:“站着的老鼠。”  女儿白了一眼:“不对。是米老鼠。那你知道什么样的鸭子两条腿走路吗?”  老公不假思索地张口就来:“唐老鸭。”  女儿哈哈大笑着喊:“所有的鸭子都是两条腿走路的。”  笑过
〔关键词〕青春期;同一性;高中生   一、案例呈现  小S,男,高中一年级学生,成绩在班里10~20名之间。和班里的一个女生初中三年是同学,又是很好的“兄弟”。到高中又在同一个班,经过一个学期的交往接触,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很喜欢她,越来越觉得这种喜欢的感觉憋在心里很难受,于是写信给她,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事后得知,该女生将信撕毁。因此心里很纠结,总是想她,挥之不去,学习受到影响,很痛苦,希望自己不
〔摘要〕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秉承“绿色教育”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开辟空间、拓宽途径、提供保障、完善课程等多项举措,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全面优化”的多元整合操作模式,心育活动常态化,彰显学校特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绿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速发展的青春期,他们重视自己的外貌形象,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收获温馨和谐的同伴关系。同时他们又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未能正确认识自己、理性处理同伴关系。有研究表明,在12岁到15岁的少儿中,86%的学生曾经在学校遭受嘲弄或欺负。本案例的来访者就遭遇了校园欺凌,她倍感侮辱、痛哭流涕,并出现了害怕来学校、抑郁的情绪。心理教师主要通过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对其进行辅导,帮助琳琳打开心扉
〔摘要〕绘本以故事性、叙事性等特点,深受小学生喜爱。实践证明,将绘本引入到心理课上、团辅活动中、班会课上、亲子活动中、学科课堂上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错,能促进学校心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绘本;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3-0074-04  2021年2月2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长吕
〔摘要〕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好,首先就要有爱,对学生、对学校、对身边的人和事怀有一份虔诚的爱心。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真爱。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根植美好和梦想。其次,要虚心,虚心向他人学习,只要能够让你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你都可以向对方学习,不论对方是同事还是学生。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再次,在心育路上少不了一份耐心,心理
摘要:供应商评价方法是供应链中极为重要而又期望实现客观的关键环节,产品的价格、质量、供应商的服务等要素综合制约着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本文提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实现对供应商评价的定性与定量化的融合,克服了单纯方法的主观性,实现了对供应商评价的客观实现。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供应商评价;供应链管理    传统采购管理往往倾向于一种物料有多个供应商,这样感觉上比较保险。而现代采购管理的趋势
〔关键词〕分享式;生涯辅导;主题班会  高中阶段是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业的分流期,高中毕业的学生开始面临着大学志愿填报或职业选择的问题,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学生是自我生涯规划的主体,在开展生涯辅导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参与到生涯辅导课程中。生涯辅导主题班会运用分享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真诚分享,在分享中交流自己所想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形式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
摘要:用焦点短解决短期疗法对一名五年级男生厌学问题进行辅导。来访者近两周以来,上课走神,作业懈怠,学习兴趣下降,出现厌学情绪。咨询师主要采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辅以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引导来访者发现成功的“例外”,大胆尝试,树立信心,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较好。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认知疗法;小学生;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