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写字楼火灾混合疏散策略研究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某高层写字楼进行实例研究,利用PyroSim进行火灾模拟,计算25层走廊着火时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运用Pathfinder建立人员紧急疏散模型,分析混合疏散策略对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温度、CO体积分数,能见度到达人员安全疏散界限的时间更短。25层走廊着火时,最不利条件下着火层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319.1s。楼梯疏散、楼梯电梯混合疏散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分别为526.3、427.9s,均不满足安全疏散条件。楼梯、电梯及避难层混合疏散所需安全疏散时间为294.2s。楼梯、楼梯电梯混合疏散整栋楼分别用
其他文献
将火灾发生在隧道出入口位置时的烟气流动和燃烧室内部的BRE羽流溢出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并借鉴BRE羽流溢出模型中部分参数的计算方式,最终得到当隧道最大坡度位于隧道出入口段时,一种基于JTG/TD70/2-02-2014《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的较为直接的火风压计算方式。通过实例分析,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发现二者比较接近。
压缩空气因具有安全性、稳定性、方便性以及成本低等优点深受各行业青睐。作为第二大动力源,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可以起到绝佳的无损缓冲润滑作用。基于此,分析自动理下壳装置生产效率低的原因,并对该装置进行相应的改进。改进后,产品平整度达到理想的要求,设备的一次合格率由60%提高到了约98%。此项应用的成功说明:可以用压缩空气实现较轻物体的排序和校平;可以实现连续传动中的非接触式润滑;可以使用经过处理的洁净压缩空气润滑干燥部位或洁净部位,解决了生产中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能源损耗现象屡见不鲜。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能源损耗尤为显著。将热能与动力工程相结合,以促进新时代电力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是相关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主要阐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应用关系,分析实际的应用方向,探究生产过程中的弊端和节能降耗的路径。
为探究高温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变化,选取本地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制作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C30和C40两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共156块,分别在受火时间60min和90min、自然冷却和喷水冷却、高温后静置1d和14d的不同工况下进行火灾实验,得到不同受火时间、不同冷却方式、不同静置时间、不同强度等级影响下的高温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况的影响程度,为高温后建筑结构或构件的鉴定评估和加固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