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学与矿物学的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介绍了结晶学和矿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详细分析了各种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力争培养出基础扎实、积极主动和勇于创新的学生。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实践 创新
  1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结晶学部分主要介绍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生长的理论、晶体的对称规律和对称分类及晶体化学基础。相对逻辑性强,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普遍认为较难接受,尤其是晶体外部和内部对称,比如对旋转反伸的操作等知识理解有困难。
  矿物学部分主要包括重点矿物的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形态物理性质、成因及各类矿物的通性。这部分知识看起来比较庞杂,多是介绍性的内容,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如果不能把各部分知识系统起来,把结晶学与矿物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学习中肯定会觉得内容散,在脑子里建立不起这门课的体系。
  2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这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结晶学与矿物学的教学中,此方法非常重要。本课程64学时,其中32学时为理论课。在阐述基本概念、分析晶体或矿物成因、揭示晶体对称规律、对称推导、总结矿物特征中,讲授法是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需要讲解的内容多是理论性和逻辑性强的内容,这就需要合理设计教学语言,增强启发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上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理论到实际。多举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另外,在讲解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在本门课规定的学时里,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关键的概念和知识,不能盲目灌输。在讲授过程中,PPT演示和板书相结合,PPT中可以配有图片、提纲、表格,提高教学效率,增加理论课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教学软件可以展示晶体或矿物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问答法。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本门课中,可以在每次课的开始,在对上次课的知识做简要回顾以后,利用提问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复习、深化已学的知识,对于遗留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另外在讲课过程中,提问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对称要素组合规律之前,让学生自己先从对称型分布表中寻找对称要素的组合特点,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最后老师再加以总结和推导。
  (3)演示教学法。在结晶学与矿物学的教学中,理论课和实践课都用到此方法。结晶学部分,通过演示晶体结构模型讲解晶体生长理论、内部结构和对称;通过演示晶体模型的对称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称要素的概念;通过手标本的演示,让学生对矿物的各种性质有感性的认识。让结晶学与矿物学的理论、让微观的晶体世界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印象,让枯燥抽象的知识变成生动直观的实物,这些演示是单纯的讲授所不能替代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结晶学部分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演示教学法就可以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活动能力。
  (4)实验法。本课程有一半为实习课,实验法对于本课程来讲非常重要,如何在实习课上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老师合理规划和引导。比如晶体的对称操作,学生通过课上的理论学习和老师的演示,对对称面、对称轴、对称中心、旋转反伸轴等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也清楚如何正确、完整地寻找一个晶体的对称要素,但是缺乏实际操作的体验,在应用中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在实习课上反复实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矿物学部分,实习课就更必不可少了,学习矿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对矿物的认知,只有亲眼见到,亲手摸到,才能形成感性认识,记住这个矿物,这种实际操作的方式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5)课堂讨论法。此方法在实习课上非常实用,实习课一般是分组观察记录,课堂讨论就按这种自然组进行,针对某个概念或某个疑问,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每位同学都参与发言,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每个组选派一个人把该组的结论呈现给大家,让大家共同评判,这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大家的合作精神,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种分组讨论的方式往往能得到超乎预期的效果,学生对问题的某些看法对老师都能起到启发的作用。课堂讨论法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严格把控时间和主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紧紧围绕主题得出一个结果或一种解释。
  (6)实践法。包括参观教学法和野外实践教学法,带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到野外认识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博物馆或野外实际工作中,这有助于学生明确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对本学科乃至地质的兴趣。参观教学法可以是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前提下,老师带领大家到学校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或宝玉石商场,学生参与部分讲解,参观过程中学生可以即时提问,由大家共同解决。结束后即时总结梳理。参观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的知识,扩展知识面。野外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在野外辨认矿物,不同于实验室典型的矿物,野外的矿物晶形不一定完好,可能会有些风化,学生必须抓住鉴定矿物的要点才能准确判断出矿物名称,经过了野外实习,学生对矿物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7)读书笔记法。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到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书籍、文献,归纳总结前人成果,甚至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按照严格的论文格式写成文献综述,这个过程对大学生来讲非常重要。老师可以出一个主题让学生查阅,比如“矿物的应用”、“矿物的结构与性质”等题目,课外阅读是对课程知识的外延,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写作的能力。
  (8)创新项目法。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生产或科研工作,这都需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防灾科技学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申请“学生创新项目”,能够得到几百到几千块钱的资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对结晶学和矿物学感兴趣的学生申报相关创新项目,研究对象可以是家乡的矿物、实习区的矿物,也可以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采集一些矿物标本做研究。比如分析某种矿物的发育特征、成因类型或与某矿床的关系。如果做得好可以延续到做毕业论文,得出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上述教学方法是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可能用到的一些方法,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利弊,只有将各种方法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L芊涝挚萍佳г旱谌氐憬ㄉ杩纬套手钅浚骸毒骞庋А分氐憬ㄉ杩纬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门新课程,它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征。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这些特征呢?信息技术在其中
核心提示:rn在非洲刚果和扎伊尔的交界处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湖,名叫泰莱湖.泰莱湖周围是大片的热带雨林和沼泽,这里人迹罕至,与世隔绝.很久以来,当地土著居民俾格米人一直盛传,
对学生的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的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
北京尽管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发达、人力资本丰富等极有利的条件,但也存在制约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而在诸多制约因素中,水、环境与交通问题在当前最为突出.水、环境
<正>~~
教育是关乎人的伟大事业,对人的关注是其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教育技术是教育的技术或者教育中的技术,旨在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本文
自从2013年国家首次进行微课程大赛后,以微课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国内中小学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小学四年级语文观察日记中应用微课,可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技术的骨科应用及治疗中炎性因子(TNF-α,IL-6)的变化意义探讨。   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骨折患者进行研究,ISS>20分。其中采
目的:   探讨HIV、梅毒及HW/梅毒共感染患者体内IL-17、IFN-γ表达情况及特征。   方法:   分别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6例慢性HIV感染患者、37例梅毒患者、20例HIV/梅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检测胎儿脐带螺旋指数,探讨其对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评估胎儿分娩风险提供帮助。  方法:选择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