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联合CT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 B 超联合 CT 下和在 CT 下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均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1周41例患者在 B 超联合 CT 下行 RFA 治疗(治疗组),余41例在 CT 下行 RFA 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率和0.5、1、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体积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39/41)和80.49%(33/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 <0.05)。治疗组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1/41)、82.9%(34/41)和73.2%(30/41);对照组分别为100%(41/41)、70.7%(29/41)和51.2%(21/41),两组治疗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6、5.07,P 均<0.05)。结论在 B 超联合 CT 下行 RFA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 CT 下行 RFA 治疗组。

其他文献
功能性便秘(CF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多为大便干燥,排出困难, 甚至努争, 3天以上排便1次等。中医学对便秘的研究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时期,称其为“大便难”,明代秦景明的《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中出现与现代基本一致的称呼:“胃实便秘者,大承气汤主之。”[1]近代研究显示由于便秘导致使肠道内有毒物质不能及时的排出体外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对人体的各器官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可导致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