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伴急性脑血管病凝血纤溶异常的研究

来源 :高血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fresh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及伴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部分凝血纤溶指标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rn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原发性高血压A组(n=45例);急性脑出血B组(n=45例);急性脑梗塞C组(n=52例)和对照组D组(n=38例).并分析发作期患者的血压及部分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rn结果:各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元(FIB)水平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急性脑卒中患者尤甚,脑出血与脑梗塞间无差异.并出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1)含量增高,活化蛋白C(APC)敏感度下降现象.rn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高FIB血症及纤溶功能抑制,可能是其并发急性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APC抵抗现象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其他文献
1 前言rn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应成为中医临床科研的主流[1].为了解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性研究尤其是RCT(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评估支架置入治疗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6例患者(男3,女3),年龄38±17岁,患有严重的肾动脉狭窄(8条病变),因单用高压球囊扩张效果不满意,置入球囊扩张支架.术
以72±11岁的64例轻度到重度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观察比较常规剂量下(5~10 mg/d)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各期和各度的高血压治疗效果和耐受性.采用随机的方法选择64例老年原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增殖在高血压左室重构中的变化规律.方法:不同年龄(1周、3、6、12月龄)的WKY和SHR大鼠,称重法测量左室肥厚指数,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了解血压增高、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分泌增强时对ET-1、NOS及NO生成的影响方法:制造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灌喂依那普利液体,检测血或组织AngⅡ、ET-1、NOS
保健食品的稳定性资料是通过稳定性试验结果来反映的 ,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是稳定性试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保健食品多以非传统形态 (如胶囊型、片剂型、口服液等 )出现 ,其
细胞凋亡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源于希腊语,语指细胞的死亡犹如秋天的树叶或花瓣的凋落,由Kerr等于1972年首先引入这一术语,用于描述与细胞坏死具有不同形态学特征的细胞死亡方
大动脉炎是一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血管的狭窄、堵塞或扩张,其患病率存在着明显的种族差异,多见于亚洲、南美洲,但西欧、非洲、北美洲也有
期刊
目的:观察临界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的关系.rn方法:对56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及3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冷加压试验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