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机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职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机械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总结了采用该实验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机械类实验;实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2-0092-0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高校教育手段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也全面进入高教理论课教学。但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特别是机械类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普遍。而高校实验教学,特别是机械类实验课,由于比较深奥难懂,也比较枯燥,要阐述理论原则,学生很难迅速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实验课中所讲的内容做成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的理解实验内容。以机械原理课中的《液体动压轴承》实验教学为例,我们进行了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的尝试,收获颇多。
  
  一、实验准备
  
  首先,实验教师将所要讲授的实验课内容准备好,然后用数码摄像机摄像,拍摄实验教师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并将需要讲解的图文全部做到课件里,制作成一张光盘。
  
  二、实验过程
  
  我们选择两个机械班学生做尝试。在实验教学中用多媒体软件播放自己所做的光盘,以《液体动压轴承》实验为例。光盘里的内容在电脑里播出后,利用投影仪放映在大屏幕上。
  (一)介绍动压轴承的特点和应用原理
  液体动压轴承是利用轴颈本身在回转时产生的泵油作用,将润滑油带入摩擦表面之间,建立起压力油膜,将两个摩擦表面分离开来,形成液体摩擦,从而避免两个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和磨损。液体摩擦的特性决定于所使用的润滑油的粘度,而与两个摩擦表面的材料无关,液体润滑是一种较理想的润滑状态。
  


  (二)介绍仪器、突出优势
  特别是在介绍实验台原理与结构时(如图1所示),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过去传统教学是一批学生围在仪器周围,实验教师讲解仪器结构和原理时,后面的学生可能就看不大清楚,从而影响讲课效果。但是,在多媒体软件里播放出来以后,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效果更好,可以让学生对机器有个感性的认识。在具体操作演示的时候,学生会掌握的更快,更好。
  (三)生动形象,讲解作图
  


  在本实验中,要讲解动压轴承油膜形成原理,要测几个点的油膜压力,并作出轴向油膜压力图,周向油膜压力图(图2)和f—λ图。过去,教师在讲解时,用粉笔在黑板上慢慢作图,不但图画的不好,而且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注意力也不集中,如今做成多媒体课件后,采用动画效果,作图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对作图的过程看得更清楚,十分吸引学生,学生反映普遍较好。
  
  三、实验效果
  
  学生们对这种实验教学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实验中,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象过去做实验那样的无精打采,实验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听讲时,专心一致,注意力集中,在课件讲解之后,实验教师再根据实际问题讲解关键之处,学生不仅在实验时比过去同类实验更认真、更有兴趣,而且都说讲解变得更加清楚明了。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原理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自己的面前,更好理解,更容易懂了。在实际动手之前,已经充分掌握了概念和原理,做起实验来自然得心应手,实验效果自然很好,也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很多同学在实验报告的心得体会中指出,“在实验课教学时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实验课中的讲解变得更生动形象了,我再也不象过去那样认为实验课枯燥无味了”,还有同学说:“实验课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无疑是个亮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注意了,实验效果无疑会更好。”
  
  四、总结创新
  
  尽管我们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但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手段的改进仍任重道远,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相对较难讲解的机械类实验中(其他工科类实验也可以尝试),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更好的讲解了实验原理、步骤和概念。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验内容,那动起手来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将实验内容做成课件,也使得实验教学内容可以保存下来,并在今后给予完善,把每次实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再加入到课件中,能更好的上好以后的课。每教一次都可以进步,都能完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精练,无疑是一个进步。
  
  五、结语
  
  在多媒体技术进入理论课教学比较普遍地今天,结合机械类(工科类)实验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验课中,生动形象的展现和分析实验原理,方法,将原本枯燥的机械类实验课上得生动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实验效果将会更好。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学生反应也很好。看到学生学习的热情,看到他们在实验报告中的心得体会,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言,对实验指导老师也是一种激励,也必激励我们在改革高校实验教学方法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马永林,等.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孙萍.开设“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J].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1).
其他文献
为解决目前钨离子交换工艺中存在的调速滞后的问题,探寻了钨离子交换控制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最短时间内达到钨离子交换容量的最大值为控制目标。建立了一个钨离子交换预测模
在上海城市流动人口逐年递增、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存竞争中培训需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上海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着一些困境和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缺乏制度化
大多数学生对高考数学压轴题望而生畏.“由不等式恒成立求未知常数的范围”用洛必达法则求解往往很有效,过程简捷、学生易掌握.
分析和总结了沿纤维方向单轴拉伸时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应力-应变行为的预测方法,并通过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试验,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