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策略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项目各个环节都会存在工程变更风险,风险大小以及所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强化管理予以控制,建设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对工程变更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从而防范风险。文章就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的相关情况以及导致风险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概述,并就如何更好的强化工程变更风险控制及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更好地确保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控制;问题;策略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程变更问题,随之会导致各种变更风险,不仅会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容易给建设施工单位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效益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因此,加强对工程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是尤为重要的。本文简单概述和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的相关内容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和研究提高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控制效果的措施,从而更好的降低工程变更风险的发生及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经济、健康、高效、平稳发展。
  一、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概述
  (一)工程变更风险的定义
  所谓工程变更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中,设计、施工单位对具体环节的施工内容、流程、数量、标准以及质量等进行变更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性能以及企业效益所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以及损失。
  (二)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的类型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在工程变更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 合同条件风险。主要指的是因工程合同的内容条件不合理、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的风险。包括合同中的条款内容二义性、施工方案缺陷、工程标准不确定性、变更责任不明等。
  2. 经济风险。主要指的是因社会大环境因素造成工期延长、造价上升等所导致的风险。包括投资环境变差、宏观经济形势不佳、通货膨胀等。
  3. 政策法规风险。主要指的是在施工期间因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新的建筑法规或政策而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工程量清单新计价方法的推行、环保标准的更新等。
  4. 技术风险。主要指的是因施工技术工艺水平而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
  5. 人员素质风险。主要指的是因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的素质水平差异而引起的风险。
  6. 自然条件风险。主要指的是因自然环境而造成的风险问题。包括暴雨、雷暴、台风、地震、洪水、严寒、火灾、地震、泥石流以及其他地质自然灾害。
  二、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
  目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在工程变更时,没有考虑到有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问题,往往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放松了对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建设施工单位领导层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缺乏充分的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意识,导致对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投入不足,变更风险管理工作在制度、资金、机构、设备以及人员等方面的配备不充分,从而导致工程变更风险控制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二)招投标阶段的变更风险问题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流程一般为:报建—审计—招标申请—标底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投标书递交—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署。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招标文件中存在工程招标的范围不明确、工程量清单编制错误或遗漏、工程预算最高限价不合理等问题,造成投标文件的施工方案、工程预算、报价等的编制存在漏洞、错误或质量安全隐患,从而诱发工程变更风险的发生。
  (三)施工阶段的变更风险问题
  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图纸随意变更,没有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在施工完成后发现质量不合格、项目无法衔接等问题,造成返工或工期延长,给施工质量以及成本方面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有些图纸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水文以及周围环境等缺乏必要的实地勘察,导致设计图纸内容同实际施工条件不符,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能进行工程变更。而有些设计图纸偏重于对主体工程的设计,忽视了对相关附属项目的设计,工程项目的整体设计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从而导致工程变更风险。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不完善、监督工作不到位等又有可能诱发工程变更风险。
  三、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控制管理的策略
  (一)积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建设施工单位领导层要积极学习工程变更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对现代工程变更风险管理的目的、内容、方法、作用等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加强对全过程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增强变更风险管理的意识。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情况,积极转变和创新工程变更风险管理观念,积极为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提供领导支持及政策保障。此外,还需要在全体施工员工中宣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引导员工特别是执行部门人员牢固树立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真正贯彻落实到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工程变更工作中去,从而更好的确保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制度
  建设施工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的规定,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建立健全工程变更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建设项目各阶段、各环节工程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内容、标准和要求,规范风险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步骤,并积极推行工程变更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完善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控制监督机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绩效考评制度,从而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三)加强设计阶段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工程设计是工程投资的主要影响环节,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施工设计对其的影响情况分别是75%~95%、35%~75%以及25%~35%。因此,设计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初步设计的重视,严格工程设计流程,规范设计人员具体工作情况,加大对设计前实地勘测的要求,在确保建筑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加强对附属建筑的设计,并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切实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从而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成本,避免因工程变更造成的损失。
  (四)加强招投标阶段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
  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招标文件内容的规范管理,明确市场行情和动态,完善工程定额的制定,严格工程量清单编制,明确合同变更时的具体处理方式,并在合同签订时,对其中的工期、工程价款、工程质量以及后期保修等问题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以便更好的提高施工合同的科学性、法律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降低工程合同变更的发生。
  (五)加强施工阶段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
  施工单位要在开工前联合监理单位等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科学、专业的审查,对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设计要及时同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待调整后经过再次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从而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图纸的变更。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避免和降低施工中随意变更施工图纸的问题,从而更好的确保工期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四、结语
  总之,风险问题是建设项目工程变更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可控性的风险,因此,建设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工程变更风险的重视和管理,通过在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等全过程环节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有效避免和减少工程变更风险的发生,控制和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以及建设单位造成的损失,从而更好的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性能、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
  参考文献:
  [1]张业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
  [2]薛云霞,王进.工程变更中的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4(04).
  [3]吴四飞,赵彦山.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及控制[J].中国港湾建设,2015(02).
  [4]郑会婷.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价款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5]杜亚灵,刘卫星,张晓丽.基于风险分担的BT项目变更管理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2(03).
  [6]樊相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工程变更风险控制的探讨[J].工程经济,2013(10).
  [7]夏冬艳.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风险与防范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3(03).
  (作者单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军养民”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军工企业发展民品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20多年来,一些军工企业在军转民的过程中获得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集体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 集体经济总量逐年萎缩,停产、半停产、关闭企业增多,作为城镇集体经济主管机构的各级联社随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联社被撤销或合并。面对困难,联社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是我们共同的新课题和挑战。福州市联合社充分认识到“有为才有位”的道理,常怀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根据本地实际,在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拓展联合社服务领域进
摘要:一般情况下,用水量与水价呈负相关关系,高水价被视为抑制高用水量的价格手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价的定价机制和水价与收入关系的影响方面,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用水户、水权、水市场等对水价的作用。文章通过回顾既有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全成本定价、用水户承受力、水资源优化等相关理论,期望为未来开拓水价理论研究探明方向。  关键词:水价;水价优化;水权交易  水作为一国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稀缺的战略资源,因为区域性
摘要:经济处于困难状态的学生群体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关注重心。学校和老师要关心贫困生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更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不能让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处于“贫困”。  关键词:经济;困难;德育教育  经济处于困难的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和老师既要帮助这些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更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引导和教会他们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