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然而课改时期,老师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忽略写字教学,便导致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呢?
  
  1 讲书法故事,激发兴趣
  
  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书法灿烂辉煌,名家辈出。其中不少书法家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去领悟要领,逐步掌握方法,坚持不懈,最终成名的。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写字写穿木版的故事;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学生从故事中不仅明白刻苦出真知的道理,而且敬佩名人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
  
  2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在教室、学校甚至家里张贴名人、老师、学生作品(书法样品),并适当点评说明,营造一种书法艺术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写字兴趣。如点评:这是我们班XX同学的作品,他参加写字特长班才短短几个星期,经过刻苦学习,有很大进步。写字就如做人一样,只要你能虚心、专心、持之以恒,都会取得很大进步,我们跟XX比一比,看谁进步最大,能获得进步奖、优秀奖。这样能燃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
  
  3 讲书法美,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从这里可以看出书法(写字)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其内容博大精深,造型生动优美,陶醉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通过老师精辟的讲述,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兴趣盎然。
  
  4 谈育人功效,激发兴趣
  
  郭沫若讲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是总要把字写得合符规范,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草草了事,是容易误事的。这句话道出了写字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规范地书写祖国语言文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专心、细心、谨慎、沉着等良好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生长发育,培养健康优美的体形等。学生知道这些后,必动向往之心、书写之情。
  
  5 教法活泼,激发兴趣
  
  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操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学中采取穿插写字游戏、编顺口溜等生动、活泼的方法,激发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又有角,学会顿笔很重要,运笔轻重要记牢。横要平,竖求直,认真练习工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6 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书法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或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进一步提高写字水平。可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书法(写字)兴趣小组。训练一段时间以后,根据情况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并对优秀习作进行展览,推荐发表;让学生大胆走出校外,写标语、对联、广告等。无论哪种活动对写字用心、有进步的学生要进行表扬。通过展览、评比、表扬,让初有成绩的学生获得“成功之喜”,激发兴趣。
  总之,教师要根据儿童兴趣发展规律,促进写字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让他们去获得写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学会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说不定到时会涌现出大批“小柳公权”、“小颜真卿”呢!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造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生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他们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接近外语本族语语音和语感的最佳时期。实践表明主动思维训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启迪学生思维的好方法。    1 创设宽松、愉悦心理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
期刊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学期笔者担任了四年级四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四年级四个班的情况各不一样,虽然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可用同样的方法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在接手初期笔者对班级情况还不熟悉时教法基本差不多,可很快发现效果完全不同。一班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风气较好,班上学生都喜欢学英语;二班和三班则两极分化明显,学生基础差异很大,但学生很好组织;四班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的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据了解,
期刊
在农村中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联系十分紧密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理应结合农村实际特点,即要立足于本地“三农”问题,本着提升研究者综合素质和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活动目的来开展研究活动。    1 关注“三农”热点与焦点提出研究课题    “三农”问题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十分重大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关系到“三农”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都可
期刊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笔者通过几年数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 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如果孩子们总是一味的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范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识字。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创新思维精神的具体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的地位要低。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注重师生共同对问题的探究,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注重在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和理解。  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给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一个平台。无论研究历史还是学习历史都很难接触到实际的历史,史料是回归历史的重要中介。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无论版本如何,都引用了许多的历史资料,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料,引导学生
期刊
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根,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历史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树立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和世界观应成为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点。但许多学生普遍缺乏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1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及对策    当前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和内容过于单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英语人才的需要,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懂英语将被社会所淘汰。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呢?这是大多数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学好英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好英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有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英语是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