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而其子女大多留在农村,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导致家庭教育长期缺乏,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生活、品行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引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缺损,因此研究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原因,进而缓和和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家庭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弱化和缺失是引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少年儿童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家庭教育基本由父母承担,父母拥有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掌握家庭教育的主导权,这是我国传统的农村家庭教育体系的基石。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体系的最大特征是:以父母和家庭为核心和主导,父母享有家庭教育的主导权。而伴随着父母的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很严重的缺损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趋于恶化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与父母的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时间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怀和交流,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一方面,他们与父母聚少离多,父母很少有机会能够教育其子女,另一方面,家庭抚养人或监护人有的忙于家里的繁重农活,并且他们的文化知识较少,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缺乏。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环境己经趋于恶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弱化
  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过低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辍学、失学等问题,据调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部分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过低,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这种心理潜移默化地给了孩子,使孩子相信读书无用论,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长辈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已逐渐弱化,家庭对留守儿童来说,已失去其原有的教育功能。
  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以下五方面:关心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培养子女遵纪守法的观念;支持学校教育培养子女良好的习,同学校密切配合。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另外,父母的长期打工生涯给孩子们造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这种思想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因此,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这正是由于其家庭教育缺失严重所导致的结果。
  二、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
  (1)亲情缺失,亲子互动、沟通大大减少
  多数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外出父母与儿童的亲子互动只能维持在父母与孩子的电话沟通上或短暂的相聚上,这种短暂、有限的沟通通常是以父母为导向、儿童被动接受的沟通方式,兒童很少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导致留守儿童内心孤僻,性格冷漠。
  (2)隔代监护的不妥之处
  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隔代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加之农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有时家中农活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
  2.学校因素
  (1)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瓶颈
  从现实情况看,学校的义务教育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难以有专项资金投入“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使得许多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流于形式,只是统计数字和报送名单而已,“关爱行动”成了一种空洞的口号。
  (2)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制约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许多孩子养成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蒙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的习惯,使学校对他们的管理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当学校在教育无效时,有的采取开除或劝其转学的办法,有的学校便干脆对留守儿童放任不管,让其冷落一边,有的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的要求,使很多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3.社会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价值多元化的冲击
  社会上的“金钱至上”、“吃、喝、享、乐”等现象己经开始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蔓延。对于自制力弱、监管不力、学习成绩又不理想的孩子们来说,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无疑是他们消遣时光的最佳去处。一些原来在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就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致道德和守纪意识滑坡,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等不良习气。
  (2)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农村一直没有培育社区教育组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流动人口很少,父母与子女少有分离。但现在人口移动将越来越频繁,父母缺位情况将越来越严重。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党政机关的富余人员以及中小学退休教师,在留守小孩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一些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   4.政府因素
  (1)政府各部门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不够
  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还仅限于学术界和教育部门。而二元经济转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己经不能仅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来解决,迫切需要政府协调各方面力量担负起主要责任。
  (2)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待加强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现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留守子女,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二元经济转化对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体系产生了严重冲击,外出务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出现弱化和缺失,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了,它已逐步
  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这将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人才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制度环境
  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城市管理者理应为农民工就业、安居和子女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户籍制度应有利于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并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能够纳入到城市教育体系中去,父母外出的流动性将减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将逐渐得到弥补。
  其次,建立和完善国家相关法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环境。
  2.规范学校教育,保证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不断更新
  首先,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优异的理论教育。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教师作为专门的教育人才,能根据孩子们身理和心理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全面的高效的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能顺利的走出心理的误区,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家庭教育的缺损对儿童的影响。
  其次,统筹工作,减轻压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把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教育工作、家长联系、目标考核纳入教师日常工作,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起统筹处理。要发动地方企业家、民间组织募集奖金,用于奖励为留守儿童教育作出积极贡献的教师。
  3.重视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首先,要使父母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怀与教育不可缺失。如果有必要一定外出务工,务必要留一位家长在家做好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家。关注孩子的成长,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做到孩子有纰漏时纠正,孩子孤寂时抚慰,孩子進步时鼓励。
  其次,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监护人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爱与严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其健康成长。
  4.加强社会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是政府和学校的事,而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因此,应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来宣传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留守儿童的各方面得到了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家庭教育环境也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改善。
  其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我们需要统筹社会各个方面,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我们需要利用慈善事业来帮助留守儿童,进而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袁凤琴,袁真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
  [4]马多秀,朱小蔓.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研究:学校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7):21-24.
  [5]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莫继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中心的、提高职业技能为主题的发展思路。在这一背景下,课外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本文正是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对高职院校尤其是艺术设计系学生课外的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进行评估研究,以及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职业技能培训  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型、管理型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脑、Pad以及智能手机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与此同时电子产品在幼儿的生活当中也越来越多,对孩子的成长也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阐述了电子产品对幼儿社会交往的影响,在电子产品难以阻挡的条件下,家长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对电子产品合理的使用,从而能够真正的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产品;幼儿;社会交往  0引言  随着
期刊
【摘要】幼儿对自身安全进行维护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既是幼儿成长的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幼儿园要通俗地教给幼儿基本安全常识,主题活动养成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重视开展幼儿体能锻炼,加强家园合作锻炼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幼儿;自我保护;保护能力  幼儿具有强烈的活动意愿,在幼儿园也以幼儿活动为主要教育活动,但是其自身行动的能力和体力十分有限,缺乏判断活动危险性和自我行为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锻炼习惯的保证。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院校;大学生;快乐体育  前言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
期刊
【摘要】我国从1986年推行义务教育起,到现在历经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可以说,实现最初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基本达到了,但同时却出现了新的问题阻碍了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达成。这就是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现象。本文从现存的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现象出发进行讨论,研究这些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合理地提出一些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资源;不公平;差距  1.引言  从某台热播的一档电视
期刊
【摘要】自从2004年,教育部推行实施素质教育以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雅兴趣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学音乐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加快中学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尽快夯实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基础。本文以中学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来进行一些浅显的
期刊
“早恋”是中学老师经常面对的问题,尤其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日显突出,越来越棘手。  案例一:不知何时,也不知相互之间有何吸引对方的,刘××与班上的董××就好上了。“两情相悦”总有打盹的时候,一天女孩让男孩到商店买点零食,这不,动作稍微慢了点,女孩就不乐意了,相互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就吵起来了,男孩一拳打向了窗户,“哗啦啦”玻璃应声而碎,男孩的手也伤痕累累……老师、家长与两孩子促膝交谈,动之
期刊
【摘要】词汇量是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基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费心的任务,但由于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和教师不能有效配合共同提高词汇量。本文分析了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词汇量  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便是词汇量的严重不足,这样使得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时常常为单词而苦恼。初中生正是学习的黄金年龄,识记能力很强,但词汇量却一
期刊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则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利用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同时也可以借助游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音乐课;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像音乐课这样的艺术类课程,更需要学生具备比较浓厚的兴趣,否则学生很难将课程学好。当前,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模式在短时
期刊
【摘要】儿童哲学与儿童心理学分属儿童研究领域中的兩个学科,目前我们对儿童的研究偏重心理方向,而忽略了哲学意义上的探讨。儿童哲学并非晦涩深奥的理论,而是研究儿童的又一蹊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儿童哲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比儿童心理学,再次强调儿童哲学的重要意味。  【关键词】儿童哲学;儿童心理学  目前我们对儿童的研究,偏重于心理方面而忽略了哲学方面,这从大专院校开设的课程中可明显看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