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肥系统的养分离子快检装置研制与试验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农业生产中难以现场、精准、快速获取水肥系统中养分离子含量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套针对水肥溶液与浇灌尾水中K+、NO3-、NH4+、PO43-4种养分离子的快检装置.该装置结合了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技术和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技术,首先使用CE的方式实现养分离子快速分离,再利用C4D原理进行精准测量,在10 min内即可完成单个指标检测.装置由高压系统、C4D检测器、毛细管通道、数据采集卡和上位机组成,采用触摸屏控制,操作简便.为了提升检测效果,在C4D检测器的电路设计上引入了锁相放大技术,测试了其在不同幅值Vp和工作频率f下的输出特性曲线,确定了最优参数为f=490 kHz,Vp=75 V(阳离子),Vp=60 V(阴离子).使用装置对K+、NO3-、NH4+、PO43-这4种离子的标准溶液进行检测分析,检测限均可达到1μg/L.最后,为了验证装置的有效性和现场适应能力,在安装了水肥系统的草莓种植温室中对水肥溶液与浇灌尾水样品进行了现场测试,仅需少量样品和简单操作即可快速得出结果,4种养分离子的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表明该研究提出的装置可以有效地实现配比后的水肥溶液与浇灌尾水的现场快速检测.研究结果为水肥系统的养分离子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与装置,可为设施农业的高效肥料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mcr-1基因是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时从耐药菌株中发现的一种质粒介导的多黏菌素类耐药基因,mcr-1的发现突破了对耐药机制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机制被揭示,其变异体也被发现.论文就mcr基因的分布及传播和引起多黏菌素耐药机制,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和传播风险等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对多黏菌素耐药性的认识和mcr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为探究黑土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对极端积雪覆盖情况的季节性响应,该研究采用雪被去除的方法,设置了2个试验组(积雪覆盖试验组和雪被去除对照组),并进行了土壤温湿度、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脲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雪被去除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P<0.05),使土壤冻结和融化时间提前,显著增加了冻融循环次数.同时,雪被去除显著增加了早冬和深冬时期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冬末三者的含量.而在雪被去除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雪被去除使
发展物理意义明确、指示意义强的灌溉特征参量有助于提高灌溉耕地制图精度.基于灌溉可以减缓或者抑制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演变的原理,该研究提出了雨养指示线的概念,并基于此发展了灌溉概率指数.选择有良好灌溉数据基础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为研究区,利用降水、实际蒸散发和潜在蒸散发数据计算的气象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指数来表征研究区的气象干旱情况和农业干旱情况.基于气象干旱情况一致时,耕地的农业干旱情况主要与灌溉因素有关的前提,将研究区内耕地像元的气象干旱指数作为横坐标、农业干旱指数作为纵坐标构成二维特征空间,提取特征空间中所
坡面流流速是地表水文和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参数.极端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坡面水动力过程复杂,探明其流速分布规律对坡耕地土壤侵蚀预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的模拟降雨试验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降雨大厅内进行.试验土槽宽0.25 m,长8 m,深0.3 m,底部填装黏壤土(31.8%黏粒,43.3%粉粒,24.8%砂粒),土壤表面均匀铺设长5~7 cm小麦秸秆.试验雨强为160 mm/h2,共设置3种坡度(5°、10°和20°)和3种秸秆覆盖率(0、2和8 t/hm2),分别在沿着坡长方向距坡顶
低钙血症是一种围产期奶牛多发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不仅可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还能诱导其他疾病的发生.选取陕西地区某集约化奶牛场90头围产期奶牛进行为期4周的血液生化指标监测,根据血钙的浓度将奶牛分为健康组、亚临床低钙血症组和临床低钙血症组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临床低钙血症奶牛产后1周体况丢失幅度较大;与亚临床低钙血症奶牛和健康奶牛相比,产后1周临床低钙血症奶牛血液中NEFA浓度(P<0.01)和BHBA浓度(P<0.05)显著升高,产后2周血液中AST浓度(P<0.05)显著升高.产前发生临床低钙血症的奶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之一.PCV2基因的高变异性,受体在多种宿主动物表面存在的特性,使得PCV2具有潜在跨动物种属感染的可能.在反刍动物、啮齿动物、犬科动物等的组织中检测到PCV2核酸或分离到病毒,甚至在人类血清、粪便及呼吸道拭子中也检测到PCV2核酸或其抗体.论文对PCV2的基因复制机制进行总结,并对PCV2跨动物种属感染的研究进行介绍,以期深入了解PCV2及其跨动物种属感染的潜能,对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和新的思路.
钩吻素子作为钩吻提取物中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毒副作用小,无成瘾性,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论文从钩吻素子调控NLRP3炎性小体功能、免疫调节作用、调控氧化应激、调控细胞因子表达、调节神经甾体释放、抑制核转录因子和MAPK通路激活等角度综述了钩吻素子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钩吻素子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为了准确高效地测定坡面薄层水流断面位置上的水深,该研究利用“一”字线激光器、高分辨率工业摄像机获取激光线边缘像素点坐标数据,基于Python语言与OpenCV计算机视觉库进行边缘检测算法编程,通过分析、计算薄层水流表面激光线偏移量与水深间的函数关系,构建坡面薄层水流深度测量系统,并利用人工测量方法(测针法与染色法)对该系统测定结果的精确性与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坡面薄层水流深度测量系统对标准水深进行标定的变异系数均值为6.64%,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光滑床面上的测定结果与人工测量方法相比,相对均方差误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食源性病原菌,食用被该菌污染的食物会引起李斯特菌病,致死率高达20%~30%.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环境、食品、人和动物宿主中,可以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并引起食物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论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几种关于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并比较其优缺点,以期为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新城疫病毒(NDV)为RNA病毒,突变频率高,已进化出21种基因型.NDV强毒株引起的新城疫(ND)对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威胁.疫苗株与流行株基因型的不匹配导致疫苗效果不佳,影响了ND的防控.NDV可感染多种家禽,在不同宿主中流行的NDV基因型不同.目前,缺乏对我国家禽中NDV流行基因型的系统分析,影响了针对不同家禽ND疫苗的研发.论文对我国家禽中2352株NDV分离株进行统计分析,根据NDV基因型分类标准,就分离于我国的NDV基因型作详细介绍,从而为不同家禽基因匹配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