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理想课堂,优化教学方法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意识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优化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主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鉴于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三、加强开放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地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做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由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良性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和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为素质教育开启一条广阔的大道。
其他文献
根据当前退耕还林(草)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数学教学的阶段性复习时,任课教师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复习,有条理性地进行框架式构建,对知识点的分类、相关知识的串联等进行高效复习,从而在巩固学生知识积累的
为了解和研究该无性系种子园花期规律,在生产区选择9株不同产地无性系样株进行连续3a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该园雌雄球花花期同步性较好,花期受气候因子影响很大。
目的建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衰老模型,模拟老年大鼠体内星形胶质细胞衰老,探讨衰老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新生1 d大鼠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是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有极大的帮助,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探索教育模式,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
禽流感(avain influenza,简称AI)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禽和野禽传染性疾病综合症.其病原禽流感病毒(avain influenza virus,AIV)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基因组为
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小学整体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越发得到凸显,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今的小学教育过程中,要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职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意义,然后重点讨论了职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措施,包括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发挥榜样作用,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职能,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等,以期为广大职高班主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职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措施    一、职高班主任工作概述  在学校组织系统中,班主任属于最基础的教育工作者,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担负着组织、领导以及教育班集体的重大责任
Like rest of the world,the South Asian region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with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ndemic.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th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青年给予了希望和厚爱,报告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对青年提出殷切希望,广大青年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