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动汽车的普及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功率密度成为各电动汽车企业研究的热点。然扁铜线绕组产生的高频涡流损耗使得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在高转速区域的铜耗大大增加,输出功率急速降低。为了有效解决其高频下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扁铜线绕组优化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扁铜线绕组损耗,提高扁铜线绕组电机高转速下的输出效率。并以一台48槽8极电动汽车用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建立场路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的普及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功率密度成为各电动汽车企业研究的热点。然扁铜线绕组产生的高频涡流损耗使得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在高转速区域的铜耗大大增加,输出功率急速降低。为了有效解决其高频下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扁铜线绕组优化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扁铜线绕组损耗,提高扁铜线绕组电机高转速下的输出效率。并以一台48槽8极电动汽车用扁铜线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建立场路耦合计算模型,计算比较电机绕组优化前后交流绕组铜耗及转矩输出,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实高效备考的目的,也为了适应地理高考全国Ⅰ卷的难度,高考地理复习应进行深度教学。深度教学的路径有多条,其中"问题导学"是实现深度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选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中《工业地域的形成》这节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而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导学案是符合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改善课堂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教师开展高效地理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师广泛运用导学案来发挥自己的教育引导作用,只是基于导学案的地理教学模式尚存在一些教学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地理导学案教学问题展开分析,并基于此提出科学可行的教学对策,让地理教学获得更理想的实效。
为了明确不同水分处理对水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大叶水芹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干旱、干旱复水、湿润、水淹等4个水分处理,研究了其对水芹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淹处理下,水芹株高、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地上部分干生物量以及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36.17 cm、3.44 mg·g-1、0.38 mg·g-1、0.50μg·g-1·h-1、0.67 g、11 913
<正>关于“语文”的含义,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是“说”“写”并重的,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笔头答题能力的培养,轻视对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即使能够下笔千言,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不得要领。笔者以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做手工”为例,谈谈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
贵金属Pt具有最高的析氢活性,但是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研究开发高活性、低成本的析氢电催化材料,对于发展氢能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二步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了单原子铁-硫化钼(Fe-MoS2)电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成像技术、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电子能谱测定(XPS)对Fe-MoS2进行了表征
梳理整合全球胜任力的源起和概念,比较相关素养概念的异同,并探讨全球胜任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范式。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与总结,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出全球胜任力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有关全球胜任力的概念界定众多,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未来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即尝试构建全球胜任力本土模型、加强实证研究、扩大研究对象和范围。
目的 从老年综合征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方面研究老年多病共存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9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入住的老年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并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结果 246例患者中,无肺部感染组171例(69.5%),有肺部感染组75例(3
<正>介绍了SEEPAGE1.0原理及其特点,通过将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以及对典型情况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与通用性。结果表明,
单原子催化剂(SAC)是由互相隔离分散的原子级活性位点锚定在基底上而形成的一类新兴催化剂材料,其具有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可调控的独特电子结构,因而在热催化、光催化及电催化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SAC的热/光/电催化CO2转化反应(CCR)能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或具有附加值的化学品,为解决严重的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SAC在CO2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采集了研究区湿地盐地碱蓬主要分布区域典型植株的种子,分析其二型性特征及主要形态,采用室内萌发方法对2类种子在不同盐分和水淹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以揭示盐生植物盐地碱蓬二型性种子对盐度和水淹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黑色种子体积小,平均直径0.147 cm,种皮角质有光泽,而棕色种子体积大,平均直径0.179 cm,种皮膜质无光泽。本次实验种子数量为2 024粒,棕色种子占87.5%,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