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从需要中形成表达能力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进行语言的输入输出,而且就是大量的输入输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输入输出显得比较失衡,输入量比较大,输出量比较小。这应当需要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如何重视?让学生从需要中形成表达能力的思考,有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学生需要;表达能力;形成思考
  在平时阅读感悟的教学课堂内,人们都看到一种极不理想的现象,就是学生缺失阅读感悟的表达能力。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也是很少从自身去找原因的,都是埋怨所教的学生。呀呀学语的孩子受到如此的埋怨当是极不公平的,我们是否也需要从自身去找找?应当就是完全意义上的需要。窃以为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学生自身需要的表达意识来,现将让学生从需要中形成表达能力的思考,笔端于此,期求方家教正。
  一、让学生知晓自身学习需要表达
  平时阅读教学课堂我们都能够得出这样的思考,课堂上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大多是课堂上很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小小的年纪,也开始这样以为,只要坐在课堂把老师的句句讲授听进脑海,甚至铭记于心,那语文学习就不会出任何问题的。事实也完全就是这样,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都是完成机械训练的高手,这些学生而且也是阅读训练相关测试的高手,课堂上表达不表达对语文学习似乎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小学生比较幼稚无知所致,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长期习惯所致。我们只要学生认真听讲,无需学生进行阅读感悟的表达。我们都以为小学生的表达当是没有任何质量的,反而浪费着阅读感悟的时间。与其让学生去表达,还不如让学生去多做些机械重复的训练。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形看,作为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去悬崖勒马式地在学生的阅读感悟的表达上去做实文章。因此,在平时多做学生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比较逐步的表达中感知到自身语文学习之表达的重要。平时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总不去做过多阅读感悟的表达,而是多让学生进行表达。学生的表达其欠缺是比较普遍,但从不去责怪,也不去做过多的补充和润色,只是引导学生去比较自主地进行表达的完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表达,比较有意义地形成一种表达的自觉,课堂上变不愿表达为自告奋勇的表达,大家都这样,那课堂气氛显得相当活跃起来。
  二、让学生知晓人际交往需要表达
  在一段时间内,曾在学生家长中做过相关的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与家庭组成人员的交际问题。家长们有着比较共同的反映,那就是孩子一到家不是去做作业就是看电视,或者就是上网打游戏。一个人就这样的关在楼上自己的小房间里,很少听到他们和家庭人员进行交流的声音。家长们也是那样的怨声载道,现在的孩子怎么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了的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去看,学生的普遍不与家长交流,作为我们语文教学当也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我们需要做出的思考是,让学生形成表达的能力,也不完全局限于课堂,让他们进行表达的训练其范围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广泛。可以是课堂教学上的表达交流,也可以是课余时间伙伴们的表达交流,更可以是家庭组成人员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就应当是延伸到更加广泛的区域。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去做出比较理想的表达,曾经让学生做过表达意义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交流,主要是向家长介绍自己在学习的见闻。一开始是随意让学生进行交流的,也让学生记下整个交流的时间。第二天让学生到学校进行汇报,结果学生间所交流的时间普遍都比较短。问其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就是那样的没有东西可表达,是没有东西可表达,还是学生就根本不会表达?应当还是后者。因为我们平时少让学生表达,学生没有养成表达习惯,那肯定也就表达不出来。在学生交流相关情形后,笔者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个人连和自己家庭的人都交流不好,还能够和谁去交流?一个人从小就不会表达交流,那想一下就达成交流表达的飞跃,当是完全不可能的。从一定意义上学生很快觉悟过来。
  三、让学生知晓创新感悟需要表达
  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阅读和习作。学生的阅读应当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产生对教材文本的感悟。对教材文本的感悟,有感悟之层次上的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感悟都是浅表层面上的感悟,而非就是深刻意义上的感悟。小学生在相关语文阅读感悟中已经开始感到,学习语文光是在浅表的层面上进行感悟,似乎没有多少价值。当和老师一起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感悟时,他们则是那样的感到津津有味。我们的学生对阅读感悟的形式主义上的合作讨论,就是不感兴趣,其原因也就在学生没有深入意义上的合作感悟不出深刻的品味。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阅读教学是多么需要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而创新感悟其途经是否就是阅读和思考?其回答不可能就是完全意义上的肯定。最起码是不甚全面,比较全面的理解应当是阅读、思考和表达。为什么表达也在其中?其主要原因当是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可以引起相互之间比较激烈的争辩。教育教学的实践比较有意义地证明:学生越是进行争辩,学生的表达越是可以得以加强。学生表达得越是深刻,那阅读感悟将会越是明确。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越是需要学生向着文本内层和深层去感悟的内容,则越要让学生进行表达。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也同样产生这样的感觉,当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表达时,当别人所表达的对自己有启迪意义时,就将会促使自己去眼前一亮。当人们在阅读教学中接连不断地给学生以向纵深方向探究的机会和时空时,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时空也相对多起来。学生也因之而做出多表达的准备工作。学生也是逐步成熟的,对相关现象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当创新阅读感悟更多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时,那学生的表达亦便显得越发的自觉。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
其他文献
以氟化锂、氯化镁、水玻璃及氨水为主要原料,通过在水热合成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和正十二烷胺(DDA),合成了层状结构的有机化锂皂石型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实际的感受生活、参与生活,能动的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和能力。家庭教育资源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来源,学生目前接触的最多的生活就是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并以家庭生活为主导。笔者进行一学年的探索发现,课堂教学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才会使课堂从传统羸弱式变成高效活力式。  一、
采用悬臂施工的高墩双薄壁柔性墩的刚构一连续刚构桥,由于桥梁施工期不断增长,气候变化无常,最大双悬臂状态通常为最不利的抗风状态。本文以某在建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围绕施工期间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引领,规划了教育教学建设目标。竞赛比拼内容的逐年提升和改进,隐含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行进趋势。赛制的改进和大赛考核能力水平重
滹沱河界河铺水文站是国家重点水文站,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原平市境内,属干流站。根据该站及上游控制站多年统计资料,从降水、径流、暴雨、洪水、泥沙等方面对其水文特性进行了
实验分别测定了气体垂直于单根和两根圆管呈错流流动时固定床内的压力分布,经数学模拟获得床层中流体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及流函数.对于固定床中内置单根圆管,沿主体流动方
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方向.“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建设十项改革发展任务之一.从“双高”建设对双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入手
【摘 要】单元感受小研究是建立在生本教育理念和体系上的一种新概念,遵循了生本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单元感受小研究的设计在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还要把握科学性、精练性、浅入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关键词】生本教育;感受;小研究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的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体系及其独具特色的儿童观、教学观以及课程观等给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