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的法律思想简析

来源 :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er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约翰·洛克(1637~1704)是英国革命后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和政治法律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论宽容异教》(1689)、《政府论》(两篇1689)、《人类理解力论》(1690)等。在哲学上,洛克继承了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地批判了天赋观念论,详尽地论述了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但同时,他又向唯心主义和宗教作了很大的让步,从而使他的唯物主义表现得很不彻底,充满着矛盾。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洛克首创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法制原则,即把国家权力分作为:立法、行政、对外三部分。三种权力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掌握;他们之间互相牵制,互相平衡,以后发展为资产阶级国家管
其他文献
受人类活动变迁影响,黑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产粮基地以及大规模绿洲农业开发最早地区之一,其境内的耕地规模自古至今变化十分频繁。由于文献记载的有限性和疏漏性,目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各企业面临的经济坏境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相应的对于国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变得复杂起来。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职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环磷腺苷葡胺”“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通过分析14篇英语学术语篇中情态系统的使用情况,发现其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从情态意义上看推测型及义务型情态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主客观及显隐性取向上主观隐性情态在
基于自建语料库对汉英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指称语的使用和在语篇各部分的分布进行的调查,发现两种语言间的共性是: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使用率均最高,作者在论文的各部分均有不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之一,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特色优势达到世界
"杨译"数量大,质量高,很有名。多年来,我国译界普遍认为其风格是"以原作为中心"的,即"杨译"不仅自然流畅,而且非常忠实于原文,特别是原文的文化特色。然而笔者在通读了"杨译"
为了揭示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对入侵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及相关肥力的影响,比较测定了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土壤理化性质、AMF侵染率及AMF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紫
探讨了快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生态学成因,总结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提出30年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生态整合的内涵、方法和将生态
本文以语言顺应理论为出发点,以电视洗发水广告文本为语料,分析其中的语用策略。语言顺应理论在综观论的指导下研究语言运用,提出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在选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