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求索——欧战后中国加入国际版权同盟的主张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beil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欧战爆发百年,欧战与近代中国新思潮的引介和国际观的改变关系紧密。欧战后,一些知识分子感受到尽管中国的国力大不如西方,但必须迎向世界,更必须积极加入国际间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来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
  欧战结束后即有人主张应加入国际版权组织来证明中国是泱泱大国,这个主张在当时知识未开,且各项西风狂潮席卷的时代,虽为极少数人的主张,但值得我们在欧战百年之际,从这件事来看看欧战与中国的现代性意义。

预为因应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于1990年制定《著作权法》,1992年加入国际版权同盟,2001年加入WTO,为因应加入国际组织的各项允诺和提升文明大国的形象,知识财权的保护和讨论乃成为一种潮流,但平心而论,中国社会标志现代文明意义上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行动和观念仍距欧美国家甚远。
  前一篇专栏(《窃书不为偷——清末民初中美版权之争》),曾提到近代中国涉外版权的问题纠纷以美国人最多,美国书籍被盗印的情况最普遍。美国于1903年《中美商约》提出版权与专利问题,成为此后中美交涉的依据。
  根据这项条约中国在文字上给予美方极有限的版权保护,必须是专备为中国人而写的著作才受到中国政府的保护,例如用英文所写,即非专为中国读者所创作,自不受中国政府的保护,其结果形同中国政府“合法”取得翻印西书的权利。美国人数次告到华洋会审公廨的华人书商侵权案,都是败诉的,版权之争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涉外事务上胜券在握之特殊案例。本文不再重复近代中美版权之争的问题,主要谈谈近代中国参与国际版权同盟的历程。
  在清末中美首度交涉版权互保的同时,世界第一部国际版权公约──1886年于瑞士伯尔尼签订的《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也在20年后才在中国的《外交报》披露出来,中国人开始理解到国际社会对各国作品的保护制度。上海《外交报》于1902年第1期至第3期首度翻译了国际版权会议的条文,同年上海官书局印行的《皇朝续艾文编》,也收录国际版权会议规章及附件。商务印书馆于1903年翻印英美人士合撰的《版权考》,亦详加介绍欧美主要国家版权制度与文艺昌盛之关联,并详述万国版权同盟的历史。由此可知,中国朝野于清末中美、中日交涉版权问题时,因体认涉外版权问题的重要性,开始留意西方各国的版权制度和国际版权组织的发展,为各国要求涉外版权的趋势预做因应之道。
  1908年9月20日,在柏林召开的“万国保全文艺及美术权利公会”可能是中国首次获邀参加国际版权同盟组织的开始。该年农历三月,德国驻华公使雷克司(Grasf von Rex)致庆亲王弈的照会中正式向中国提出这项邀请,照会中提到该次会议源自“瑞士京城伯诺”(即1886年伯尔尼会议),历经巴黎改良会议(1896年),此次在柏林公会对于拟定版权新公约甚为关键。
  其后雷克司亦照会外务部提出正式邀请。外务部与学部会商后,决定派驻德大臣孙宝琦派员前往。究竟清政府官员赴会后的心得如何,因文献不足,不知结果,但至少在20世纪之初中国已受邀参与国际版权同盟之组织。

必要之恶


  中国方面虽意识到版权问题的重要性,亦受到邀请,甚至有意派员观察,但对加入国际版权组织从政府到民间至少在一次大战之前基本皆持反对立场。
  美国方面在无法索取英文版权的同时,则劝说中国加入国际版权同盟,以制约中国的盗印问题,美国书商亦费尽心思以保有版权。
  1914年7月有一批英美人士于上海发起“万国出版协会”。这一万国出版协会事实上不同于源自《伯尔尼公约》的国际版权同盟,而是以美国人为首,为抵制中国书商侵权而成立的加盟组织,它同时邀请华人书商加入;中文称为协会,实则为一家公司(英文名为“The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 Limited”),通过这个组织来掌握西文书籍在上海的编辑(或编译)、出版和行销的一贯作业,可说是英美书商面对中国盗版横行的自救之道,但当时的华人书商不仅不愿加入,更联手抵制这个组织。
  上海万国出版协会成立之后,包括商务印书馆的一些华人书商联名上书反对此一组织,同时也将这一组织视为《伯尔尼公约》脉络下的国际版权组织。华人书商反对中国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理由是中国正待展开引介西方知识,加入版权组织“嗣后各国图书我国人即一概不得翻印,而吾国人著作,外国人绝无翻印之必要,徒为片面利益,自窒文明之进步,殊为失计”。
  很有意思的是,当时国人特别提到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发达国家都经过盗印的“必要之恶”,像美国以前也偷印英国人的著作,日本人也偷译欧美人的著作。日本于1899年始加入万国版权联盟,1906年始与美国缔结保护著作权条约。因日本在日俄战争打败俄国之后,有意在国际间取得对等之地位,因此才加入世界版权组织,以及允诺美方的要求。

论辩版权


  外交部和农商部呼应上海华人书商所言加入国际版权组织,“为百害而无一利”,而知识圈则开始有不同的想法。“一战”结束后,1920年至1921年间,杨端六和武干先后于《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表示中国应参加国际版权同盟,特别是武干更主张积极加入。杨端六在《国际版权同盟》一文,介绍1886年国际版权组织的成立和历史演进。对于舆论将加入版权同盟等同于“文化封锁”甚不以为然,认为我国苟欲于世界政治占有地位,对于此等公共事业应积极参与,“不得终世处于消极地位也”。
  武干的《国际版权同盟与中国》一文,则呼应杨端六的文章,主张中国应积极参与此一国际公共事业,以提高在国际的地位。武干首先探讨两个问题:一是版权的性质和基础;二是国际版权的由来和经过。他提到中文“版权”的名称,其实还不足以包括原来英文所言“Copyright Works of Literature and Arts”和法文的原意,涵括文艺、学术和美术等范围的著作物,中国目前所用的版权偏于“学艺的版权”,范围较狭隘。   他从学理上分析版权作为著作人或承让人的专有财产权是基于四个基础:劳力说、创作说、报酬说、人格说。至于世界版权历史的发展,则有三时期:特权时期、权力主义时期、世界权力主义时期。然后介绍国际版权会议的诞生和历史。最后,武干申论中国有必要加入国际版权同盟的重要性。
  他将当时反对加入国际版权者分为两种,第一说是理论上反对,亦即中国尚无条件加入同盟,如加入同盟等于翻译事业将受到限制,是对中国文化前途的封琐。对于这一说法,他认为若以为中国加入同盟后翻译事业受到拘束,可仿照1906年柏林会议中保留条件的批准,例如日本即是。第二说是根本上否认版权的存在,他认为这一说法在法学上站不住脚。
  最后他从文化运动的宣传、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世界潮流的趋势,阐述中国有加入国际版权同盟的必要。另外,他也就国际联合会的发展趋势而言,不仅是政治经济,且文化学术上亦然,显示从国家主义(Nationalism)走向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和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倾向,中国既然是国际社会的成员,应顺从时代精神和环境调适,才不至流为时代的落伍者。
  杨端六和武干的言论在当时颇为新潮,呼应“一战”以后中国知识圈希望借由参与国际组织提高自身地位的想法,此一想法未获教育部和外交部的呼应。教育部主张如前所述,为广开智识,振兴新知,加入版权同盟并不利于我;而外交部则从实务外交着眼,坚持《中美商约》的版权条款有利于我国译印西书的权益。中国书商凭恃清末《中美商约》中给予译印洋文书籍的“通行证”,使中国书商得以任意翻印和翻译西书,打开博览“天下奇书”的方便之门,为近代知识的传播与新思想的引介开了一道大门,然其负面结果则是助长了近代中国的盗版泛滥问题。
  19世纪中叶以前美国常偷印英国人的著作,日本人也偷译欧美人的著作,但19世纪末以后美、日两国的国际地位崛起,鼓吹尊重智慧财产权,约束民众仿冒和剽窃行为,加入国际版权组织,成为与其国家地位名实相符的全民意识与文明社会进步之表征。
  今日之中国已非百年以前向西方学步之中国,不惟如此,许多技术研发独步全球,跨国企业涌向世界各地。然则,中国“盗版王国”之讥,在网络愈加便捷的时代似有变本加厉之势。当今世界虽然有提倡公共财(Public Goods)之说,其主要精神在于强调人类文明的创新发展为一种公共财,创作是作者继承前人累积之文化资产,不断地吸收、转化和加入创意的过程。然而即使在公共财的说法下,尊重原创者的发明精神为普世之价值,并非主张可径自将别人的创造发明据为己有,引用资料应标示作者名称、资料来源和贡献者。
  中国自20世纪初引介世界第一部国际版权的概念以来,倡导西方知识产权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性及其演进已百年有余,但因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的水平落差太多,如给予外人版权或加入国际版权组织,将窒碍西书西学之译行,反而导致文化前景之自我封锁,因此朝野反对加入国际版权,以免受到制约。
  就在一次大战结束,少数知识分子体认到提倡智慧财产权所标志的文明大国之意,而中国以战胜国地位参与巴黎和会,已是国际社会的一员,乃积极主张中国应调适自身并顺应世界潮流,加入国际版权同盟。在“一战”百年之际,中国已崛起为世界大国,西方汉学与中国热正当势头,全球化思潮更是相互激荡。回顾这段近代中国参与国际版权的历程,并展读五四时期这些知识精英的论点,实值得吾人致意深思。
  作者为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者似乎忘记了,中国货币的全球化早在铜币时代就已经开始。我年长的中国艺术史老师曾经告诉我,中国的钱币和陶瓷片是最早发现的全球化的碎片,从斯里兰卡寺庙到埃及金字塔的碎石堆中都能轻易找到。   在古代,货币跟随贸易的步伐走向世界。由于古代中国金银不足,大多数硬币以铜铸造。早在公元1000年,中国就把银指定为官方的价值储藏物,当每个银锭刻上“两”的重量单位,它就可用于官方的税收支付,但
期刊
在金融业拥抱互联网思维的浪潮下,一个意图打通各证券公司的证券账户及其支付功能的平台初现雏形。  为了摆脱证券账户单一的交易功能,由多家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通公司)有望于近期正式挂牌。据《财经》记者了解,证通公司在11月21日已经召开了出资人大会。证通公司在业务上有三大目标,分别是机构间客户理财账户的互联互通、客户理财账户实现消费、为客户提供包括股权众筹产品交易
期刊
建设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实行同权同价,切实需要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整体的土地制度体系作为支撑。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三个最重要的方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退出,以及缩小土地征收范围。从目前情况看,制度设计有碎片化的倾向,三者应该整体设计,融为一体。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整体  改革实际上涉及三大类土地,一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主要表现为存量的工商用地;二是宅基地,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住
期刊
12月17日中午时分,哈瓦那的卡罗兹(CarlotsIII)市场,正在买菜的客人对电视没有播出平时节目而是播出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的演讲感到讶异。更让他们意外的是,接着出现在电视上的,竟然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脸。   这些买菜的顾客,停下脚步,与身旁的人亲吻和拥抱起来——古巴著名博客作者Yoani Sanchez如此描述古巴人对这历史性一刻的反应。   劳尔通过电台和电
期刊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传统金融业面临的挑战确实是巨大的,建议允许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子公司或者其他投资方式进行“突围”。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传统金融机构设立或参股互联网金融子公司,从事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等创新业务。同时鼓励互联网金融机构积极申请金融业务许可或牌照,不断激活金融活力。   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和母公司实现了风险隔离,可以使得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与互联网企业同台PK的机会,一方面实现了公平竞争,
期刊
未来两年,尽管美国经济稳步复苏将支撑我国的外需,但房地产下滑对内需拖累加大,预计明年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减速到6.5%-7%,步入“六”时代。  不过,由于经济体量大增,而且新增劳动力下降,6%的增长下政府的就业目标也应该可以实现,不需要使用强货币政策刺激。不过,在债务高企的情况下,经济下行过快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央行有必要保证流动性充裕并降息,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防止不良贷款上升过快
期刊
随着过去三个月间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同比增速逐渐下探到2%以下,关于中国是否会在2015年遭遇通缩的讨论渐渐浮出水面。  除此之外,上游原材料价格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与中国在产能过剩的共同影响下难以止跌回升,生产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3个月出现通缩。而近期原油价格在数周内出现大幅回落,也预示着未来不仅柴油汽油零售价格有可能向下调整,以原油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工业品价格也即将逐步下行。  
期刊
俄罗斯财政部最新的计算结果显示,俄罗斯经济将在 2015 年萎缩 4%,财政预算赤字将达到 GDP 的 4.9%。  12月15日和16日,卢布在两日内累计暴跌25%,尽管各方对俄罗斯的救市能力做出不同判断,但一致结论是:普京这次真的摊上大事儿了。  人们依稀记得普京在年初与自己的经济顾问们讨论是否可以抵挡得住因接收克里米亚而引发的经济冲击时,顾问们纷纷自信地表示:可以!于是普京出手了。当危机真的
期刊
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财经》记者从各方获得的信息表明:是次会议讨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有望构成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内容。  目前仍处于定稿阶段的2015年“一号文件”,涉及范围可能相当广泛,将围绕2014年“一号文件”设定的议题继续展开,几乎包含了三农领域的方方面面。  多位参与文件起草讨论或课题
期刊
过去 30 多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 10%左右的高速增长,人口红利是重要的增长源泉。  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上升是人口红利的来源,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会形成人口负债,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是需要实现平衡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益于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和人口抚养比的有利变化产生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形成了高储蓄这一中国独有的优势,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高投资的有力保障。  进入21世纪,这种有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