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电大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锦州电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然后对各因子的得分进行排列分析,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锦州电大学员各因子得分前三项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后三项是恐怖、精神病性与焦虑。在与全国常模的比较中,锦州电大学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等因子的得分中也略高于全国常模。
   关键词:锦州 电大学员 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69-0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强调了心理健康是构成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日益关注的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对于电大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甚少,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电大学生管理中的瓶颈。为了全面掌握、了解辽宁电大学员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我们在辽宁省各地区多所电大院校中开展了心理健康调查,以求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电大学员的心理健康服务。本文仅对锦州地区电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被试
   抽取锦州地区的38名电大学员。其中,男生16人,女生22人。
   2、测试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的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直至行为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共包括9个因子。症状严重程度采用1-5级记分法:1=无症状;2=症状较轻;3=中度症状;4=症状偏重;5=症状严重。
   3、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采用团体测试,测试前主试宣读指导语,被试在30-45分钟内独立完成测试。
   4、计算机光标读卡计分。
  
   二、结果与分析
  
   1、各因子分排序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锦州电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各因子排序中,前三位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但是平均分都没有大于2分,即还没有表现出轻微症状。后三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恐怖、精神病性与焦虑,这三项的平均分为1.36
  


  分。这些数据说明在锦州电大学员的生活当中,对他们困扰大一些的是在和同学及老师的相处方面;还有对自身情绪的调整和对外界事物态度不够乐观,抗挫折能力较差,表现出抑郁或者是一些强迫症状。
   2、与全国常模比较
  


   由此表可以看出,锦州电大学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分高于全国常模,说明他们在这些因子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并加强对于这几类心理疾病的监控和预防。
  
   三、讨论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分。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和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而科技和教育的基础则相对薄弱。电大教育在本地的发展相对有限,与许多南方经济发达城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程度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当中对于学员心理健康方面的注重程度进一步加强。
  
   四、建议
  
   1、电大学院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教育部在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高校建立心理卫生健康的预防治疗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是构筑大学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心理健康将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电大学院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应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与人格及智力发展统一,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掌握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里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校领导提供预测性资料,并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因此,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档案,除了要记载学生的一般情况外,至少还包括两个方面的心理测试的全部资料:(1)人格测验,对学生人格类型的鉴定、非健康人格的筛选,进行人才的选拔和预测。(2)临床测验,可以早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止发展成严重的心里障碍和疾病,使其尽快摆脱心理危机,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3、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运用心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激发学生参加心理培训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掌握自我心理调适与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办法,提高自身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并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4、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高校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外,应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矫正,使学生的各种烦恼和抑郁能够得到宣泄。心理咨询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范围广、针对性与灵活性强、交流深和可接受强等特点,应成为解决和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全面提高电大学员的心理素质,使电大学院心理咨询工作普遍化、经常化、制度化,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
  
   参考文献:
   [1]徐宗良.论心理健康与健康人格[J].心理学
   [2]马明.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3]高艳华.成人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调查及教育措施[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其他文献
针对高等教育特点,应将学术名著导读教学法作为高校课程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在该方法的运用中应树立扩大学术名著获得渠道观念、引导式教学观念、教育者首先阅读学术名著的
摘 要:不愿开口或随口说,是职校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毛病。“口语交际”是我校为高二学生实习前开设的一门实用的校本课程,时间一学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门课并不像预期的效果那样好。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学会表达,如何让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效明显。  关键词:口语交际 校本课程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毕业实习又是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如何做好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毕业实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
微信,作为中国最流行的、发展最快的移动社交工具,保有了巨大数量的用户。在其基于朋友社交的强关系模式下,通过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方式,使B2B企业通过该平台开展整合营销、内容营
摘 要:中职校英语课程改革及校本教材开发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现行教材的利弊,明确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并阐述由此展开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教材分析 目标定位 校本教材 教学方法手段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5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认
摘 要: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车辆工程专业《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存在的若干问题,探索了该专业《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将作业质量与同学们的民主评议相结合,确保了考核的公平。通过对课程改革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同学们对该课程的改革比较满意。本文所提出的《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已针对三届学生进行了试行,获得了良好
摘 要:新课程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2-064-01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
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特征的委托代理理论存在着两大类矛盾冲突:一是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二是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随着经理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绩效评价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必须在快速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低成本运营。在此背景下,库存问题的研究成为管理学
学位
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首次进行了“自主选拔”招生改革的试点,主要以面试成绩作为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录取的依据,高考成绩第一次与录取脱节.这对高校不拘一格选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