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y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中《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这样的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很难教,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难学,知识枯燥乏味,上课学生不愿意听,课堂气氛沉闷,面對这种情况老师讲课也没有激情。我们如何让这种理论性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学起来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呢?原型教学法可以说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关键字】课程 原型教学法 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273-01
  所谓原型教学法就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讲知识点时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由这个生活原型类比出知识点,或是实践课通过计算机系统,先整体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操作。
  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后续课程,但是它为后续课程《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学好这门课程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1 学习《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理论性很强,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但是它又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如果老师一味的只讲知识点,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面对这样的现象,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原型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接受知识点,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原型教学法在第一堂课的应用
  往往任何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都很关键而且也很难讲,讲好第一堂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了这门课程可以做什么,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讲好第一门课呢?在《数据结构》的第一堂课中,我就应用了原型教学法。比如讲为什么要学习数据结构时,我给学生举了这样的例子:我们上学期学了《C语言程序设计》,而C语言就是一门编程工具,就好比我们要建一栋大楼,需要铁锹、水泥、钢筋、转头等工具。会了C语言就相当于你会使用铁锹这个工具了,但是你是否会用铁锹来和水泥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学习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了。我们要想建成楼房光有这些工具还是不行的,需要将这些工具加以组合运用才行。我们C语言编写程序需要有数据操作对象,而《数据结构》就为编程语言提供各种数据结构。而我们要想搞软件开发,光会编程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作用了,并且也知道了《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了。
  3 原型教学法在理论课堂中的应用
  在《数据结构》实际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每个重要的知识点我在讲授时都尽量去给学生举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比如说在讲栈的“先进后出”特点时,我会给学生举餐厅刷盘子时摞盘子拿盘子的过程;在讲队列“先进先出”特点时,我会举学生放假排队买票的过程;在讲树的逻辑结构时,我会举电脑的文件结构和家谱关系进行说明;在讲图的广度优先遍历时我会举现在领导一般会把与他最亲密的亲属带动致富,这样一级一级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容易接受,印象深刻。
  4 原型教学法在实践课堂中的应用
  在上《数据结构》实践课时,学生对程序的掌握不是很好,尤其是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所以在多年的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在上机课中不能一味的把问题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程序,这样好多基础差的学生不但写不出来,而且使得他们有了厌学的情绪。如果使用原型教学法可以收到不错的课堂效果。不但可以避免好多学习差的学生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就干脆不学的现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线性表的操作程序的时候,我会先把整个程序给学生写出来,然后进行讲解,运行。这样讲解演示一遍,学生明白过程之后,再把其中主要的插入函数和删除函数的源代码清除,让学生把这两个函数补充完整。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程序的运用能力。
  总结:
  本文探讨了《数据结构》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了原型教学法。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光有这一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像是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教学法、边讲边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经过我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原型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中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接受新的知识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不但对该课程有效,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其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都有效,比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程丽丽.关于软件项目开发中原型法的应用分析[J/OL].大众科技杂志网,2005(9).
  [2]汪华澄《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运,2007,(2).
  [3]张巧生,邓廷勇,《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陕西科技,2009年第一期:36-37.
其他文献
我们采用“单证组方法”对福建省泉州地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急性期患者进行干预,观察该治法对该地区ICH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
期刊
就目前建筑行业而言,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它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引起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力建筑物的美观,还
目的总结近年来日常工作中阿奇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和归纳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已广泛用于临床,主要的
为保证检验科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建立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使专业人员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消灭过失误差,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248例,进行肝炎病毒指标研究包括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
【摘 要】该文简要论述了项目建设方(业主方)的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任务以及在工程管理中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进度控制 目的 任务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254-01  1 概述  众所周知,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满足质量、安全及投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目的是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IVIG)防治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 CA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倒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管粘膜出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因各种原因造成气管切开患者气管粘膜出血50例,在雾化吸入中添加肾上腺素.结果 50例粘膜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均明
【摘 要】在我国建筑行业随着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的今天,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混凝土施工建筑的问题也逐渐增加,随着风吹日晒和温度变化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其内部也容易出现裂纹,外观上也容易变形,影响工程和形象因此本文针对混凝土结构建筑外观产生的问题浅谈几点处理经验。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外观破损、应对方案、工程技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