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旅游文化不能从旅游文化一个方面去理解,因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不仅包含资源文化,还包含主体文化与介体文化方面。本文通过对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使人们对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旅游文化研究、教学和实践都不再停留于表面层次,就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对旅游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学科建设
  1.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
  1.1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资源文化
  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就是作为旅游资源,而且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旅游资源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旅游文化的吸引力关键在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文化直接的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作为客体文化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依托,最能起到文化对旅游者的诱导作用,也是目的地文化与客源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内容。
  1.2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相互影响
  如果离开了旅游文化的指导,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就会偏离名族化的方向,从而失去了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和竞争力。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对旅游文化的形成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它甚至关系着旅游文化的整体内涵。旅游活动的普及和产生,一方面受到旅游资源的吸引和激发,另一方面在于人类追求自由生命表现的内驱力的作用,再加上旅游资源所具有的魅力调动和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和动机,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两者之间的区别
  2.1概念内涵不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旅游容体、主体、介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所以,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研究范围既涉及旅游者自身的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等旅游主体文化领域;也涉及人文景观文化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旅游客体文化领域;还涉及旅游业的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无论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不同,超出了旅游资源文化的范畴。
  旅游资源文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审美文化和附含文化中,成为旅游者的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载体;第二、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是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三、社会旅游资源,展现的是异质文化和异地方言文化等,充满强烈的动感和鲜活的质感。
  2.2表现形式不同
  旅游资源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是在旅游中,通过服务与被服务以及旅游过程本身体现出来的,是主体和客体融合所产生的文化。而旅游资源文化却是一种静态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表现出来的一种资源文化,体现地方特色,有地域差异性。
  2.3研究目的不同
  研究旅游资源文化目的是在于如何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和景区,提高竞争力,研究旅游文化目的在于发掘其表现形式和个性意义,广义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
  3.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旅游文化不能从旅游文化一个方面去理解,因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不仅包含资源文化,还包含主体文化与介体文化方面。区别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在理论上理清两个概念,使旅游文化的研究不只停留在对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上,从而更加关注旅游文化的内涵。只要人们对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旅游文化研究、教学和实践都不再停留于表面层次,就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对旅游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7.
  [2]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6.
  [3]张国洪.旅游文化学:研究选位与学科框架[J].旅游学刊,1999,基础理论与旅游教育专刊:20-23.
  [4]喻学才.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J].江汉论坛,1996,(12):74-76.
  [5]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38-41.
  [6]姜红莹.张家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开发初探[J].旅游经济,2006,(6):145-146.
  [7]马锐.对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5,(6):231-233.
  [8]韦燕生.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2):5-6.
  [9]孙克勤.世界旅游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6.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学生所接受的主要是素质教育的内容,而音乐教育又由于它具有取材广泛、灵活性强、生动形象、富于激情、学生易于接受等自身特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方法  音乐教育已成为
[摘 要]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就对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在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专业基础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专业特色的教学,建立明确培养方向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方式 人才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程度日渐加深,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但各行
[摘 要] 为调动职业院校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同学们自学能力,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融合在一起,达到理论实验一体化。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分为学生自学及查阅资料,老师中途检查,课堂知识竞赛及实验操作,布置课后调查题目四个环节,这样让同学们感觉到了课堂的轻松,使大家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操作技能。  [关键词] 理论实验一体化 竞赛 积极性    一、教学思路  针对目前职业院
本文从山寨和借鉴的角度出发,在高等服装设计教学的初级和中间阶段,建议学生适当采用“山寨”和“借鉴”的手法,增加学习乐趣,突破书本的枯燥的理论,最终实现增强自己的设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识谱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孩子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读乐谱能使孩子们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也能开阔孩子们的音乐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艺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学段不同的要求。虽然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是孩子们似乎对识谱教学没有多大兴趣,效果也不能达到要求。  因此,我觉得需要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又简单易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产生这一问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方面的原因。本文从大学扩招、毕业生急剧增加等问题入手,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确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难;对策  1.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Abstract】Most of the small busi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not yet see their growth take off.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business is low those country especially in Togo. While existing studies o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出现一系列的机能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在运动之前就已经发生,叫赛前状态;运动开始后,人体的工作能力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叫进入状态;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工作能力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叫稳定状态;运动结束后,一切机能变化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时的水平,叫恢复过程。  在运动过程中,都有这五个阶段性的机能变化,研究和掌握这个规律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