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结核分枝杆菌共感染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对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的影响.方法 应用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对云南省和上海地区193例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的血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中潜伏性结核发生率达30.6%.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90×106/L,显著低于HIV合并潜伏性结核组的484×106/L(t=6.665,P<0.01).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L、200×106~500×106/L、<200×106/L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活动性结核组和潜伏性结核组构成比依次为1∶16.2、1∶1.3、5.6∶1.79例T-SPOT.TB阳性的病例中,共有20例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其中14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200×106/L,5例为200×106/L~500×106/L,1例>500×106/L.59例潜伏性结核患者中,5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结论 我国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潜伏性结核发生率,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总体细胞免疫应答功能严重受损,随着CD4ˉT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HIV患者合并的潜伏性结核更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当CD4+T淋巴细胞<200×106/L时,对T-SPOT.TB检测结果可能有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抗BP180NC16A IgG亚型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中的意义.方法 原核表达GST-NC16A融合蛋白,并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优化ELISA关键环节,建立抗BP180NC
目的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体系来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小球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8周龄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2-01~20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院因
目的 了解重庆市0~4岁儿童出生缺陷发生水平.方法 在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中,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0~4岁儿童6579名,选择32种常见的出生缺陷类型作为
目的 研究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缓冲效应(hepatic arterial buffer response,HABR)与肝功能恢复、早期胆道并发症及小体积综合征( small-for-size syndrome,SFSS)的关系.方法
目前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超过l亿,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主要来源人群.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发生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每年死亡人数超过30万,是严
近几年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北京电台)广告创收数据迅速增长,经济业务日趋复杂,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也愈发繁重。据北京电台计财部粗略统计,2009年原始票据数量高达20多万张,记
目的 观察缺氧后处理(PC)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后处理对PC抗凋亡效应的影响,探讨PC中线粒体氧化应激平衡
目的 探讨应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以进一步提高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VX2肝种植瘤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成 A、B、C 3组,每
目的 估计中国2008年肝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发病数和死亡数.方法 根据中国36个肿瘤登记点的数据以及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2004-2005年)的结果,估计中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