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征询读者意见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76181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哪些文章和专栏您最爱读?2.哪些文章和专栏对您所从事的新闻实践或研究工作有所帮助?3.您认为本刊应当增加什么内容,设置什么专栏?4.本刊有哪些缺点,应如何改进?欢迎读者踊跃发表意见。来信请寄:北京8811信箱《新闻研究资料》编辑部。
其他文献
《闽西日报》创刊于1935年元旦,是由原国民党第十师师长、兼驻闽绥靖公署第二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创办的。李默庵于全国解放前夕,脱离蒋带到香港,后到美国定居.1981年10月应邀回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庆典.表现了促进台湾回归,拥护祖国和平统一的热忱。
1985年1月25日,上海宾馆大厅里鼓号阵阵,几十名身穿淡黄色小记者服和红领巾理事会会服的少年儿童列队门前,迎接一批批前来祝贺《我们一百万》报创刊的大朋友。
浙江白话报创刊于1910年秋,主持者为海宁人许祖谦,字行彬.他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后曾办西湖报,日出四开一张,未及两年停办,山满人文治派贵翰香为背景而办此报,原因是贵翰香对杭州白话报力主排满,敢吹革命不满,曾于1904年办浙江日报,自任经理,以胡晴为主笔,孙佑臣为编辑,日出二张半,以对抗杭州白话报.
殷再为(浙江嘉兴人)在南京创办的中国日日新闻社;到了1933年底;已在上海、汉口先后成立分社,广州、福州两分社亦在筹设中.殷雄心勃勃,于1934年5月1日又正式发刊了《大华晚报》。
“同志们,我给你们送风扇来啦!”一位陌生的年轻人,怀抱一部崭新的风扇,笑容满面地走进我们电台的报房。他从容不迫地把风扇放到靠窗台的桌子上,然后从裤兜里掏出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再给风扇接上电源,一按开关,风扇立刻飞转起来。阵阵凉风扑面吹来,好不令人心舒神爽!
新年前,突然接到原北平益世报社长马在天的夫人杨芳清从美国来的一封长信。内容写的是益世报的发展概况。这封信长达七页,把益世报的来龙去脉大致勾画了一个轮廓。为了使读者知道这张天主教办的报纸的内幕,我曾到北京图书馆和人民大学图书馆査阅了残缺不全的北平益世报,并同有关同志联系,了解该报的史料。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1月3日(庚戌年十二月初三日),《大江白话报》创办人胡为霖离开汉口,该报为詹大悲、何海鸣等接办,改名《大江报》继续出版.日出两大张.由大成印刷公司印刷。詹大悲任经理兼总编,何海鸣任副总编。
经总政治部批准的全军性的第一个新闻专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建立,第一期经全军统考录取的八十名学生(含代培学员二十四名)已于1984年9月1日正式开学.
据报界前辈孙玉声①谈起:“过去在上海租界内办报,虽然本国政府无法直接前来捉人封门,可是也另有三怕——怕洋人、怕流氓、怕会审公廨(也称公堂)。洋人,泛指外籍商人、侨民。他们享有'治外法权',只要触及了他们获得的利益,就会兴师问罪,搞不好就吊销营业牌照。
“卖新闻的”初到《他界日报》工作的时候,见有人一直走进编辑部,既没有人招待,他也不客气,坐下就找纸拿笔,埋头写一阵,最多也不过二十分钟,把笔一放,站起来就走,虽然当时屋里有一两个人,却并不打招呼,昂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