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探索r——以上海大学通识课《丝路音乐文化》为例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要服务于“一带一路”软力量的建设,通识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大学通识课程《丝路音乐文化》以音乐为载体讲述丝路的故事.本文通过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设计的阐述,探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通识教育.
其他文献
四川清音是四川曲艺的一个代表性曲种,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曲种,对川渝地区的曲艺文化承前启后有重大意义.该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于舞台、媒介等环境变迁中的音乐创造与表演.通过
回顾中国当代歌剧创作,其具有融合中西音乐表现手法、受众范围以及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等特点.然而歌剧《檀香刑》则深受业界人士与观众的青睐认可,成为中国当代歌剧中的瑰宝,
有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有些地方“留守儿童”率高达60%,以我校二年级收集的数据为例,现有学生31人,其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3人,约占40%,单亲在家的9人,约占30%,双亲在家的9人,约占30%;这些情况给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带来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容易造成孩子在心理、性格、人格、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缺失,产生心理不健康,性格
我国的各个高校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多高校声乐教学都创新性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声乐的课程体系进
一、资料收集  (一)求助者系独生女,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但平时性格内向、腼腆。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求助者谷某,女,14岁,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求助者身体状况良好,在校学习动机明确,上英语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其它课正常。)选择测试为《EPQ少年版》,SAS 。结果:(1)《EPQ少年版》测验结果:E:35分;P:62 分;N:63分,提示:内向不稳定。(2)SAS测验结果: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