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永不过时的语言训练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pid199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当下语文课堂,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多数学生感到困难,语言啰唆,抓不住要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认为:
  一、 早些铺垫,形成意识
  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第一学段开始,教师给学生做概括示范,铺设台阶,才能为第二、三学段概括能力的形成做好充分准备。
  1. 认真朗读,读懂文意。低年级课文语言晓畅,图文并茂,富有童趣。在预习课文时,可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给家人听。大多数学生是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讲一遍的,或许语言不简练,但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就能自己读懂课文,听懂老师的概括。
  2. 铺设台阶,初学概括。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教师可以从二年级开始,选择典型课文,紧扣课题,通过抓中心句,用填空提示来概括自然段、文章的大意。如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后,我出示了这样的填空:很久以前,蜗牛( )。一次飞行比赛,蜗牛( )。从此,它( )。后来,沉重的奖杯变成了( ),它只能( )。给了这样一根“拐杖”,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填空简要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授之以渔,习得方法
  进入中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一篇课文要用几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他们来说还不容易。教师可根据体裁特点,教给学生概括方法,让其拥有一把把“金钥匙”,开启一扇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大门。
  1. 叙事:紧扣问题,要素合并。“要素组合法”,大多运用于叙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可借助问题:课文中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是谁?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学生很容易就能把“六要素”找到,稍加整理,就能用一两句简洁的话说出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学生乐学,效果较好。
  2. 写人:根据事例,概括特点。对于写人类文章,可引导学生根据主要事例,概括出人物特点,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军神》一课为例,军神指谁?(刘伯承)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赞扬刘伯承是军神?(学生根据概括事例“要素合并法”,简要说出事例)最后谁称赞刘伯承为军神?根据以上问题牵引,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景物:理清顺序,抓住重点。概括写景状物类文章主要内容时,可帮助学生梳理所描写的主要景物,再抓住重点词语说出景物的特点。以《北大荒的秋天》为例,课文主要是对天空、小河、原野三处景物的描写,学生找出这三处景物后,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文中找出能概括景物特点的重点词语,然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再进行方法提炼。从形象到抽象概括,逐步引领学生真实体验学习的过程,学生可谓既得法,又得言,乐于概括。
  4. 论述:概括事例,说出观点。对于议论类文体,可紧扣课题找出作者阐明的观点,然后看作者通过哪些典型事例进行论述的。如在教学《说勤奋》一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篇阐述观点的文章:然后,让学生去找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接着,找找是用什么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最后,按照“说事例,摆观点”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骨架。
  三、 扎实训练,形成能力
  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等待,引导其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快速地概括,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指导学生学会概括,非一朝一夕之功,应利用教材进行有效训练;每周用一、两节课挤出几分钟时间,根据文体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定能越说越准,越讲越简,定能达到《课标》要求。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习作课堂,经常可见教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讲述各种写作方法,布置习作要求时,教师往往还会兴致勃勃地说道:“同学们,用上刚才我们学到的那些方法,去写吧。”然而实际的写作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大都是绞尽脑汁,生硬地完成任务罢了。只有基于儿童立场的写作教学,才能走出写作教学的怪循环。下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际为例,初探在习作教学中,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策略。  一、 在阅读中基于儿童立场,创生写作契机 
同伴交往,是儿童生活的一种需要,也是习作教学应然的指向。习作本身就是一种倾吐与交往的方式,基于同伴交往下的习作教学,旨在运用同伴交往在习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设鲜活真实的生活情境,将儿童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视为习作教学的资源,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自由畅快地表达,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  一、 聚焦认同感,让习作内容生活化,更具亲和力  儿童常常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知作为了解和定位自我的依据,形成自我概念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并且与教材联系紧密,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有洞察“随文练笔”契机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基
习作教学中,我们常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语,来形容学生习作素材匮乏。然而,在平时习作教学中,我却发现另一共性的问题:很多学生的习作选材很好,但就是写不出质量高的习作来。仔细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构思欠佳,即谋篇布局能力较弱。如习作开头结尾的设计、围绕主题的剪裁、过渡烘托与照应等等,学生习作大都是信马由缰,泛泛而谈,写到哪儿算哪儿。二是缺乏细节。习作中记叙的铺开往往重内容的陈述,对人物、事
目的了解郴州市2008-2010年住院儿童疾病构成现状,探讨儿童患病家长择院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疾病治疗及预防保健提供数据参考,并提出相应的防预对策,对家长合理选择医院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样本。收集郴州市40家医院2008-2010年16岁以下住院儿童的出院病历首页资料,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构成比等统计学方法对住院儿童疾病构成进行分析。采用分层随机
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生齐读课题)  师: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我们在读诗时要注意诗的节奏,读出来会很有味道。(生个别读)  师:有点意思了,再注意一下韵脚就更好了。(生个别读)  师:这样读出来,才有诗歌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再试一试。  【评析】朗读应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
期刊
五年级了,仍有不少学生习作写得很平淡,不知道如何去写细节。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训练,我解决了学生的这一普遍问题,使他们很轻松地掌握了细节描写的一些方法。下面是其中的一个课例:  师:同学们,现在是一场紧张的数学期末考试,考着考着,你突然遇到了一道应用题不会做,这时候你们会有什么心情?  众生:痛苦、忧心忡忡、焦急、麻木……  师:这时候,你会是怎样一种表情呢?谁来模仿演一演?(学生1进行表演)  师
在书面交流中,常常有人把“籍贯”写成“笈贯”,“书籍”写成“书笈”,这是误把“笈”当成“籍”的简化字造成的。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自此,法定的简化字在中国大陆正式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1977年12月20日,又曾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称为“二简字”;但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国
中国有几千万海外华侨华人,居住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一、引言赤霉素对于許多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极明显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許多报导和綜述(Stowe和Yamaki 1957,Wittwer和Bukovac 1958,Brian 1959,Stuart和Cathey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