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讨课的形式谈“材料力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是全面实施教学计划的难点和关键。基于研讨课的形式,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布置、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谈论了“材料力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实践性;研讨课;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小娜(1981-),女,河南舞钢人,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讲师;刘秦(1981-),女,陕西西安人,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71-02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因此构建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势在必行。
  “材料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的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性与应用性都较强,既是经典学科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材料力学的内容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遇到,它讨论材料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并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因此对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学生的必备理论基础。
  研讨课是一种起源于德国并且目前在欧美大学中广泛流行的主要教学模式。研讨课往往将问题的解决作为主要目的,方式是先由授课教师在一定的环境下提出问题,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师生一起研究、讨论、摸索,最终将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来,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1]通常情况下,在研讨的进程中,往往会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另外也会充分锻炼参与人员的创造性,训练其过程独立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我国很多大学强调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探索应用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笔者于2012年9月在黄河科技学院获得了开展高年级研讨课教学研究的资格,结合专业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的实施,对研讨课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通过总结该模式在“材料力学”中的教学实施,提出材料力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浅见。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布置
  材料力学具有公式多、符号多、概念多的特点,现有的教学内容普遍偏重理论分析,感性认识不强,往往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只能将教材中的理论内容死板套用,根本没有任何的创新。另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上的缺陷,难以及时引入社会上较新的材料、概念、理论和方法,这也使得学生们学得的知识难以满足现代建设的需要。还有一点就是,目前为止材料力学的计算方法主要还是手算,难以处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复杂问题,严重影响了材料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深度。基于现有的教学内容上的弊病,在教学内容上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布置:
  1.删除或缩减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对“材料力学”与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进行审视,在确保基本内容、教学基本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将那些不必要重复的、缺乏典型意义的枝节问题、没有多少意义的繁琐的理论公式的推导过程,予以大幅度删除。[2]
  2.调整课程体系,注重材料力学的实际应用性
  “材料力学”的教学进程大多以“拉压、剪、扭、弯”四种基本变形为主线,知识点较多,并且对一种变形都要进行内力和强度的计算,显然,这种按基本变形进行多重循环的知识体系,内容重复多,花费学时量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研讨课的形式,我们改变了传统中以四种基本变形形式为主线展开内容的结构,而将材料力学的整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内力计算、应力与强度计算、变形与刚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在每个部分的例题和练习题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一些具有实际应用应用性、先进性、趣味性的。这不仅有利于减少课时,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会如何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课程的精华。多出的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与工程有关的小课题,让学生自己学会用力学的知识去解决。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每一种教学手段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互补,将是最优的教学法。为了切实开展好研讨课,笔者努力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尽可能采用最优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材料力学”时保持极大的热情,并且充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能力,充分提升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主要方法有四种。
  1.案例教学法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上结合工程案例讲解,介绍现实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为寻求解决途径而开展的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热点、难点课题,并结合工程案例中的成败得失开展课程讨论,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例如在教授压杆稳定时,为了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引入了工程中对脚手架的设计、现浇混凝土大梁的支撑系统失去稳定性等案例。[3]从而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
  “坏的教师讲授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通过启发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课堂讨论是启发式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在课堂讨论中,往往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下,师生一起复习理论知识,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最终得到分析结果。具体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在教师提议下,学生自愿结合成立课堂讨论学习小组,教师在每次课结束时制定下一次的讨论内容,学生按组自己在课下准备,然后下次上课时请学生自己主讲,教师在旁边适时指导避免偏离主题太远。例如:在应力集中的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介绍应力集中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生活及工程中哪些现象用到了应力集中的现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和各项综合能力。   3.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能力,又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增加知识才干。如在讲到提高弯曲强度的内容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联系到工程实际中的空心粱预制板、波状瓦、工字钢等的应用,为什么工程中构件的截面形状要设计成远离中心的形式?学生们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相比于以往的黑板教学,多媒体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新媒介,它可以克服黑板式传统教学的许多弊端。多媒体有机地结合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使得多媒体能将动和静、声和色同时呈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讲授四大基本变形的变形特点时,如果通过黑板上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会使学生们觉得过于抽象,而通过多媒体的形式采用动画的形式把变形的特点和过程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来,大大提升了这些知识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讲课时经常由于其事先输入的内容而极容易形成课堂教学节奏过快的现象,难以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参与的空间,因而在使用多媒体时一定要尽可能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黑板板书在推导力学原理和解答习题时,往往也拥有多媒体难以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将多媒体与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有机结合,以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法
  考试是一种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起着主要导向作用。过去对学生的评定往往过于注重期末时的闭卷考试,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往往对平时的学习不够重视。以往就有学生平时学得很好,考试时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考出实际水平,有的学生平时从不学习,临考前死记硬背突击一个月考出高分。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对平时学习的不重视,应加强对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增加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比重,用教学的全程考核来评定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基于研讨课的形式,将课程的期末总成绩组成分成五项,课堂考勤占10%、阶段测验占10%、实验成绩占10%、研讨课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占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50%。采取这种考核方法,弱化了学生对一次考试的过分依赖,相应也缓解了学生们对期末考试的过大压力。自从采取了这种考核方法后,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极大地得到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综合能力都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4]
  四、结论
  本文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思想,采用研讨课的形式,从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形式的改革上探讨了材料力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目前以研讨课的形式实行材料力学的改革,只在一届学生中得到了试用,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这届学生的成绩比往届要好。并且通过对该届学生进行民意测试,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继续采用研讨课的形式进行材料力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采取支持态度。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未知世界的进程中,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继续努力改进现有的材料力学实践教学模式,期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亚敏,杜洁.“自主-协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校研讨课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3-104.
  [2]李玉兰,张永祥,樊小龙.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78-80.
  [3]郭汉丁,王凯.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师实践素养提升途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27-31.
  [4]江亿,姜子炎.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建筑自动化教学[J].暖通空调,2011,41(5):32-35.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的原因至今未明。日前尚无满意治疗方法。笔者多年针刺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股资料:男性54例,女性41例;双眼45例,单眼50例;病程最
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以头痛、呕吐、项强和Kernig氏征为主。并发偏瘫时,其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或在SAH发病之后出现者,列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我院1976~1981年共收治609例SA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本文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病理生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治疗包括:氧疗、药物、康复、手术等。 In recent
丹东举起一面旗1973年,辽宁丹东丝绸一厂可是全国闻名的大厂。闻名是因为这个厂子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带头的叫邓玉芝。她和大伙儿一道儿,做了件新中国工业史上被称为旗帜的
真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
Molinari 等经狗的颈动脉实验性地注入感染性栓子诱发了脑脓肿,从而认为感染性栓子是转移性脑脓肿的病原。而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本文首次报道一例大脑半球多发性脑
一听到电,是不是立马就觉得毛骨悚然呢?不要怕,这个活动产生的电压可没有那么高,不过要小心火花噢!材料一块圆盘形铁皮板、一只干燥的玻璃杯、一个气球、一根细线、一块毛料
弥散性硬化症是一种较罕见的广泛累及大脑白质的脱髓鞘病。关于其诱发电位改变,尚未见报道。我科门诊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男性,12岁。两年来渐进性智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
等我做了妈妈,我一定不冲我的孩子发脾气。如果他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打架了,我会告诉他:“你打了这个小朋友,其他小朋友看见了,都不和你玩。你没有朋友,多孤独呀!”如果他上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