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l6055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理解在历年来的NMET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该类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即一定的快速阅读能力),必要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相当的准确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了解近几年高考试题阅读理解题型的基础上,认真探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各种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NMET考试;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 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97-02、
  
  一、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各级别阅读理解目标作了详尽的描述。
  
  二、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现状
  
  我校地处市郊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来自经济条件较差的乡村,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和一些市区重点中学落榜学生。学生的知识面、知识基础、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都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高中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每班学生人数增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问题愈发突出,尤其是农村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往往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胆小、害羞、怕出错、缺乏信心,部分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学习习惯较差,英语基础薄弱,英语阅读理解方面表现为理解能力较为低下,如学生在做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题时,很多人读不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和所传递的信息,20道选择题极少有人全对,部分学生能对一半或一半多一点,少数学生甚至只能靠抓阄来选答案,得分情况很不理想。
  
  三、NMET考试阅读理解题型现状分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有关的阅读理解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考题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1.所选材料的文化背景丰富,篇章语句结构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语言地道。2.选材来源于现实生活,题材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气息,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地理、历史、动物、植物、广告、语言、文化等各方面。3.体裁尽量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新闻报道、书信、广告等。
  (二)考题信息量大、考点多、综合性强。从题型上看逐渐侧重于综合思维题、隐喻题、智力题、辨析题、计算题等难度较大的考题,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行文结构和深层意义的领悟程度。如2007年全国甲卷阅读C篇讲述的是两位年轻的母亲如何因材施教的故事。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作者通过人生经历提炼出来的经验,比枯燥的说教更能够在考生心中引起共鸣。本篇阅读的设题也尽量避免了追求细节的吻合,而给以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推测、归纳、总结和升华阅读后的感悟理解。例如第64小题(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考查了考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第65小题Right after McKenzie came back, the other children were ____。(A. happy B. curious C. regretful D. friendly) 要求考生根据具体事实,判断文中人物 的情感态度。第67小题(The author seems to believe that ____.)考查了考生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三)考题题量增大,字数增多。例如,2007年全国卷阅读理解试题在保持难度稳定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大的阅读量。两套试卷阅读理解试题仍然由5篇短文组成。全国卷乙卷仍然有第二节根据对话内容选句填空。甲卷阅读的总词量为1983,其中,短文词量1406,试题词量577。全国卷乙卷的总词量为2029,其中,短文词量1345,试题词量683。
  
  四、加大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力度
  
  从上述对近年来NMET考试中阅读理解试题的特点分析,不难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命题者对考生阅读理解的考测已逐渐向知识的广度、理解的深度、阅读的速度方面发展。学生阅读理解的失误原因主要反映在阅读的速度、理解的深度和准确程度方面。阅读速度不够快与词汇记忆储存不够,阅读技巧掌握不好,阅读的正确习惯还未形成直接有关。而理解度和准确度差则反映了考生基础知识薄弱,尤其表现出了语态问题以及答题思路的偏差。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及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一)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了阅读面狭窄,阅读兴致低落的现象。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1.激发阅读的兴趣。所选读物要语言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要尽力选那些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读物。同时必须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难易适当,就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搞好阅读的信心。
  2.宽阅读的范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3.保证阅读的时间。除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必须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一、二篇,同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打印成单页发给学生,以便随身携带,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二)培养把握词义的能力
  正确理解词义的能力是阅读中的重要能力。凡考查这方面能力的试题都要求学生能根据句子或段落意思分析,从文章的意义、语法、逻辑等方面来推测理解词义。许多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词义正确理解的障碍,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词义理解能力:
  1.根据有关的定义或解释。在一些文章中,有时作者在使用了一个难词之后,会对该词作解释或说明,就可以根据这一解释来理解这一生词的词义。如:
  Fill in committed time such as eating,sleeping,meeting, classes,etc.
  从such as后告诉我们的吃饭、睡觉、开会、上课,我们得知“committed time”是“指定时间”的意思。
  2.根据上下文的对比关系。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往往通过某种对比、转折等关系,可以确定一个词的意思。如:
  Her voice was usually soft and sweet.but now it is hoarse.
  从soft和sweet可确定hoarse是“嘶哑的”意思。
  3.根据表述中的同义关系。有时通过同义关系重现某一生词的含义。如:
  If you are fond 0f stories,you will,if you are like me,read them
  quickly, you will“swallow” them.
  swallow含有read quickly的含义。
  4.据构词的词法规律。英语单词很活跃,有很多词可加前缀或后缀构成一个新的单词。学生若有一定的构词知识,就能容易地理解一些生词。如:
  We could see the fog thicken as we went along.
  thick加后缀-en变成动词。
  
  (三)培养判断推理的能力
  需要具备对事物进行归纳分类的能力,在获取信息事实后才能将已知细节加以分析,从而得出合理判断。要求学生能分清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全局还是局部,是总体还是具体,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主次关系等。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明确细节支撑点之间的关系,分清general和specific; 找出keywords或key sentences作用下的内部联系,从而分析推理,了解作者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
  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理解词和结构本身的意义进行判断推理。二是对文章中的事实、现象进行归纳,推断可能做出的结论。三是通过文章的用词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写作目的。四是通过对话,推断对话双方的语气和对问题不同的看法。
  
  (四)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志。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各年级学生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40~60个词。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近几年的NMET考试要求学生在50分钟内阅读4篇以上短文,完成20个理解题目。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在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的能力上下功夫。
  1.计时阅读。提高阅读速度首先应训练计时阅读。所谓计时阅读,就是阅读一篇文章时,记录下始末时间,然后计算每分钟平均阅读的词数,简称为W.P.M。为培养计时阅读的习惯,教师可常在课堂内抽5~10分钟时间进行计时阅读训练,但必须要求学生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计时阅读的训练不只是计算个人读速的快慢问题,还包含复杂的技巧问题。因此只有大量的计时阅读练习,才能养成习惯。
  2.成组视读,即按意群阅读。这是提高读速的关键,它要求在阅读时,把句子分为若干意群,通过眼球转动,扫视整个意群,整体领会意思。如:“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可分为两个意群读完。在每个意群中,要把重点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上,如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不必过多注意语法结构方面的词,如冠词、介词等。
  3.无声阅读。无声阅读是阅读时最大限度地直接将词语转化为义的过程,即见其形便知义,尽量去掉词语的读音这一环节。现在有的学生在阅读短文时,常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声来或借助于手指“点读”。这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误解某些短语和文章内容。因此,在学生具有基本朗读能力时,及时把无声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到日程上来,纠正错误的阅读方法,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但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程惠云、易春丽.稳中求进 文中求新[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1).
  [3]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祁小玲.上好英语阅读课 提高阅读能力[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12).
  [5]朱文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宋贤华,43岁,双流县中和中学英语教师,1985年参加工作,2000年评为中学一级教师。担任多届毕业班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18年,曾获县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糖尿病防治监控系统,对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管理,同时通过数据管理模块,加强对基层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管理和监控,形成医院-社区-病
会议
  目的:当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新发病患者不断增多,而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达标率却不能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糖尿病教育滞后,通过对初诊的糖尿病患者
我市果树多建园于丘陵山地,多系棕壤性土壤,土质差,结构松,孔隙大,有机质含量低,分解快,pH值为5~6,呈酸性或弱酸性。土壤的供肥特点是:作物前期供肥强,中后期弱,潜在养分含量
  目的:调查余姚市农村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余姚市农村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并收集整理资料。结果:农村糖尿病患
文章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可行性和在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构想作了简要阐述。提出了随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全面展开,金融机构选择抵押贷款证
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不断丰富,农业作为基础要素,其经济保障能力被许多非人力因素所制衡,农业保险的作为规避风险的重要形式已经覆盖到了经济法中,越来越多针对农业保险的干预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体检人群中超重及肥胖的患病情况,为超重及肥胖患者的防治提供科学凭据.方法:对内蒙古地区2010年513位体检人群的数据进行资料收集及生化指标检测,以体
会议
本期,之江转塘板块继续保持“低调”姿态,房源的“供血”不足,使得板块内的成交略显“吃力”。11月截至20日,板块仅有16套房源成交。在售房源方面与前期相比没有太大的波动。
分析一起使用无许可批件自动售水机制水售水案,探讨小区自动售水机的管理。通过案例调查、处理和移送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揭示违法主体的非正常退出,破坏了正常经营秩序;自动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不良情绪筛查量表中文版(DDS-C)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02名,信度检测采用Cronbachα系数、折半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