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研究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讨论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手机短信(SMS)等科技,形成全方面的智能化信息交流中心,打造一系列检测紧急值的实时跟踪监测设施。据此,提高实时监测跟踪系统数据意义。方法 对智能化信息交流中心对于紧急值的提升效果进行分析,由此评估紧急值实时跟踪监测设施的效果。结果 采用智能化信息交流中心提升了数据的实时性和正确率,为主治医师提供了更长的时间以此可以更为严谨地救治危难病人。关键紧急指标数据跟踪提醒系统的搭建,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监测紧急值数据收集机制更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结论 监测数据的关键意义在于将数据完全智能化管理,以及关键紧急值数据监测跟踪设施的搭建,加强分析紧急值数据的预防意义,进一步提高主治医师对于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处置效率,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了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检验危急值报告;信息化技术;追踪预警;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检验结果极度异常,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检查紧急值数据系统现以作为相关医疗系统保障安全的中枢系统,也是实验部门进行质量评估的重要手段。想要将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还需在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努力。首先,如何在大批量的数据中,准确地满足医院切实需求的监测目标,同时可以拥有快捷高效的途径迅速将其传输到临床;第二,有必要在统计好紧急值出现后,在监测中心和具体应用之间建立相关联系。將临界值作为触发钥匙的反应机制,以迅速开启对于危难病患的迅速、高效地急救工作方案[1]。
  1方法与现状流程
  1.1圈名,圈徽及组成人员
  急报圈:急-病情急、上报急,报-准确报、迅速报
  代表:危急值的上报流程环环相扣包含:院训“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组成:门诊部,医疗质量管理科,医务处和检验科组成,共计12名项目成员,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本科7名,护士3名,护师2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技师1名,主管护师2名,科员1名
  活动时间:2017年3月1日——2017年11月30日
  1.2 现状流程图
  2结果
  现状值=不规范处理例数/实际处理总例数*100%=252/331*100%=76.1%。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76.1%-[77.04%*72.62%*60.83%]=42.07%。根据现状计算出本圈的圈能力仅为60.83%。
  3讨论
  3.1原因验证
  3.2针对上诉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修订“危急值”管理规定:针对问题-结果不在开单医生开诊时间内、门诊下班时间无固定接收对象、登记本表格内容设置不合理、各科疾病对危急值的界限不一致。改善方法-修订、完善“危急值”管理规定,修订、完善危急值项目的界限,规范门诊患者危急值接收、报告登记本,修订、完善适合门诊情况的“检验危急值”处置流程[2]。
  安装检验“危急值”警示系统:针对问题-直接电脑录入已通知、人工传达存在疏失、电话无人接听。改善方案-门诊各诊区安装“危急值”警示系统,门诊各诊区联系电话报检验科,系统内要求显示:科室、姓名、病人ID、联系电话、医生姓名、报告时间、危急值、标本类别、报告者。
  门诊部新入人员培训增设“危急值”培训方案:针对问题-新入人员对制度以及处置流程不熟悉、不能正确及时处置。改善方案-增加门诊新入人员培训课程,制作教学课件及视频,优化培训模式。
  我们认为基于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对于提升危急值报告对临床工作的贡献大有裨益。通常来说,在智能化转化的基础上搭建一个用于监测临界值数据的跟踪和提醒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得通的,这对提高临界值数据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医院检验危急值报告及反馈系统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5.
  [2]孙杰,徐炜新,任军.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4,29(4):380-38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ICU重症护理当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ICU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未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影响。方法:于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肾结石患者,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病例数均为34例,并分别由护理人员给予其不同的护理服务,其中对照组均行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均行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健康饮食知识掌握率与不良习惯改正率等均较对照组高(P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推拿治疗,观察组使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推拿治疗。患者保持俯卧位,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腮腺多形腺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腮腺多形腺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而观察组则运用改良式手术,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根管治疗中运用早期根管口扩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根管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标准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而观察组则采用手用ProTaper根扩系统根管预备,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单根管预备时间短,且根管治疗满意度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术后
期刊
摘要:建立创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现状,结合创业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对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完善。相对应的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学校毕业生能否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成为高职学校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呼吸内科接收的患者74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先后入院顺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及病房管理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好于参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比参照组方法更具优势(
期刊
摘要:在实际生活当中,为了大家的健康,在使用药品时,就必须遵循安全以及经济的原则。但是,虽然基于安全使用原则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还时常发生。究于药品的本质,虽然有治病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伴有不良反应的问题。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如果药品不是质量问题,那么一旦售出,便不能退还。但是实际情况下,医院药房却经常发生退药情况。因为医院药房退药问题,不仅极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而
期刊
摘要:由于医院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覆盖面低、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导致病人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医院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交费时间长而诊断时间短等问题突出,很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从本质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医院;信息服务;体系架构;建设策略  1智慧医院的需求分析  1.1患者需求  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需求,就是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