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520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题从出题类型上可以划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这三种基本形式,所以高中教师的解题教学工作也应当针对数学题目的特点而展开。因此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针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
  一、针对选择题的解法
  选择题是高考试卷上出现的第1种题目类型,选择题顾名思义,就是从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因此教师在开展选择题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选择题的这一特点布置相应的教学工作。
  具体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结合以下题目详加论述“不等式x2-3x-4<0的结果为?A.(-1,5)B.(-1,4)C.(-2,4)D.(-3,4)”。首先分析這道题目,这就是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不等式结果的题目,而针对这道题目才采用的一般解法就是因式分解得出(x-4)(x+1)<0,最终计算出正确结果为B项。或者采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法先求出当这个不等式的等式形式结果为何,然后根据不等号的具体要求计算出相应的结果。这道题目的难度较低,所以学生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就可以直接计算出准确结果,但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学生需要面临着庞大的计算量以及极强的逻辑思维联想能力。而且由于选择题分值较低,所以在此时正向解法就有些不合适了。所以教师可以教育学生针对选择题的特点采用另一种非常经典的做法——排除法。所谓排除法,就是在处理选择题的过程中针对一道题目所给出的选项,把这些选项当做正确结果带入题目中的算式进行验证,如果验证出的结果与题干相符合,那么就是正确答案,如果验证出的结果与题目不相符合,那就排除掉它。这种方法在解决选择题时是非常有用的。我们仍然以上述的题目为例,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关于A项学生可以把x=4.5代入,最终的结果是大于0。因此排除这个选项。而与此类似的方法同样排除C、D,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解题方法教学
  相对于选择题那种从4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解题方式,填空题的难度有所提升。因为它并没有备用的答案选项供学生选择,所以在解答填空题时排除法这一方法就行不通了。但是填空题的出题难度与出题风格在整张试卷中处于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相对于选择题,填空题的计算量和整体难度是有所提升的,那是相对于解答题填空题的解题难度和计算量又是略少。因此针对填空题的这种出题方法教师应当教育学生重视基础知识。
  例如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第15题函数fx=(sin2x+3/2π)-3cosx,其最小值为?这道填空题所考察的考点分别是三角函数的图像以及导数的求导问题。而这两个方面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内容,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牢固掌握正弦函数的图像变化以及导数部分求导知识,那么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就会无从下手。因此解答填空题的教学工作应当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方面,而且教师同时也应当教育学生提升填空题的解答速度,切不可以因为一道填空题花费大量时间影响后面解答题的答题时间。
  三、针对解答题的解法
  解答题是高中数学试卷的重要部分,也是分值最高的一部分题目。以高考试卷为例,在整张试卷的150分中解答题的分值数量占到了接近一半,因此解答题的教学也是教师开展解题教学方法工作的核心所在。只有教育学生掌握了解答题的教学方法和基本思路,才能确保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我们以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为例,纵观这张试卷的解答题我们不难发现其题目的排列顺序如下:解答题第1题考察概率,第2题考查数列,第3题是立体几何,第4题是导数,第5题是圆锥曲线。教师通过这种初学顺序的排列可以清晰认识到解答题的解题难度和计算量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概率论这一部分的知识相对简单所以作为解答题的第1题出现,而圆锥曲线部分的知识由于计算量庞大且要求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往往作为压轴题出现,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是较多的。因此根据这种数学题目的排列方式,教师可以教育学生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首先,教育学生选择一道自己最擅长的题目进行解答。有的学生数列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那么就可以先解答数列这一道题目,这道题目的顺利解决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解题信心,而在数学考场上考试心态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完美的解决了一道数学题目会对自己的考试心态产生一种促进作用,并以此初步奠定数学试题的解答成果。其次,教育学生树立解题大局观。数学题目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数学考试中由于时间不够或能力有限,而导致一些题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都属非常正常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做题的大局观,却不可因为计较一些小分值的题目而疏忽了其他分值较大的题目。我们仍然以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为例,试卷中的21题考察了圆锥曲线部分的知识,这道题目无论从解题难度还是计算量来说相对其他题目都有较大的难度提升。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切不可在这道题目上钻牛角尖,更不可以,因为这道题目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
  四、结语
  高中阶段的数学题目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若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总分数,数学教师应当针对这三种题目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以此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取得理想的分数。
  参考文献
  [1]  上官德运.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62-63.
  [2]  马正勋.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与解题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1):87.
其他文献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要充分的发挥生本理念的重要作用,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任,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事实也在不断的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也能够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在小学数课堂中体现尤其明显。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先学后教的重要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背后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这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是要综合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阶段性评价等,在全方位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要保证评价的实时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评价方式  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但有关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却较为单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分层教学,作为最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手段之一,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同时,分层教学的模式,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分层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等因素将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的教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运用。微课则是其中深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有效地颠覆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并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随意化和自由化,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为有利。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微课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积极地将微课运用到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要:微课是目前很多教学课程中会用到的一种最新的教学资源。微课时间短内容精致细腻,是我国基本的教学资源中的一种重要教学工具以及新型教学模式。高中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微课把概括的、抽象的知识表达的更为明显、具体,对于教学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对于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高中物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越来越深入,许多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小组合作就是其中一种。小组合作的目的是通过将学生们分成小组的形式,本着“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理念,促进学生们互相帮助,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理念理解不到位,或者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无法发挥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期刊
摘要:有效,是教育教学的生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然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在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树立对“有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并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浅谈一二,旨在进一步深化科学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性;导入;生活
期刊
摘要:每个学生都会经历成长的蜕变,当他们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时,极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甚至产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错误。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往往会将这些学生归类为“问题学生”,但是,这不代表着教师要带着有色的眼镜去对待他们,而是需要用更多的爱和耐心去包容和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冲破“问题学生”的束缚,走上身心健康的成长道路。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策略
期刊
摘要: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文化意识具有测评难度大、抽象性强等特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被师生所忽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跨国界视野的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效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文化意识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 
期刊
赵雅秋,一个非常羞涩、文静、听话的女孩,成绩并不突出,平常少言寡语,上课问她一些简单的问题,还没说话就脸红了,有时甚至紧张得连话也说不出来。给我的感觉是那种“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学生。  四月初,学校要组织“放飞青春”的五四庆祝活动,我们班的任务是编一个舞蹈。当我宣布这件事儿并让大家踊跃报名时,所有的人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竟没有一人主动报名。无奈之下,我只好点将,将班上平时还算活泼开朗的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