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走进生物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于课堂缺乏积极性,教师也表现为平淡、低落等情绪,从而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语言信息与行为信息的传递,忽略了情感信息在整个教学课堂中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上明确指出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此做了一定的思考。
  
  一、生物课堂中的情感交流的现状
  
  现状一: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及思想教育的渗透,致使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
  现状二:教师缺乏对课本的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平铺直叙,单调乏味。学生很难建立对生物学习的好的情感,从而没有信心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现状三:教师和学生之间疏忽交流。受传统观念和现实教学的影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总是不可能那么融洽和谐,甚至出现了“敌对”的不正常现象。
  
  二、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情感交流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感情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俗话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学生总喜欢那些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老师。
  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时应精神抖擞,充满自信,随时出现在离学生最近的位置。简单的体态,胜势千言万语的说教,易于学生接受、领悟,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斯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接受、反应、态度。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情感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根本。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在讲授实验时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边做边看边想,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性学习的能力。
  3.加强生物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众所周知,生物教材是整个生物理论逻辑体系的缩影。生物教材中许多的知识点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教材,把握好情感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材内容处理时,不仅要创设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还必须充分领会教材内容蕴涵信息,以便真正把握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即既要备好认识因素方面的课(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也要备好情感因素方面的课(情感性、体验性、表情性),而后者在生物教学中往往是容易忽略的。
  教师可配合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情感价值,理解生物学的意义及情感。如在讲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合教师动画演示,让学生学完以后仍然兴趣盎然,同时也加深了印象。
  4.实施积极的课堂评价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成功和失败是必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并及时恰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心理学家提出:表扬是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恰当地使用一些赞誉之词,如“你做得很好”、“你真是太棒了”、“你真了不起”等。
  对学生的表扬方式要因人而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表扬他们的同时还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从而让他们有更大的进步;对于一些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就应该以鼓励他们为主,多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事实证明,学生每获得一次成功,他们都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钻研的学习情感,使他们对生物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习惯,乐此不疲。
  
  三、教学实践
  
  本人着重以高二生物学的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总结。在这一学期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调查,实验结束后并随机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发现,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无论是课堂的学习气氛、师生配合、课堂秩序、质问能力还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都有了质的飞跃。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有一名十分调皮的男生,当他得知自己的成绩竟然在班级的前五名,连他自己也不相信,竟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学习的感觉真好!”
  通过一学期的尝试,我深刻地感受到:生物课堂急需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总之,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我们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还是一个有趣的故事都可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通过情感教育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21世纪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实质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響,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而如何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  本文结合教学实
音乐是情感艺术,是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缓解身心的紧张,使人放松,恢复干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营造优美的音乐氛围,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一、音乐氛围对心理认知的影响    音乐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比如,音乐有变化情绪的作用,能将忧郁的情绪转换成喜悦明快的情绪;音乐可以消除心中的紧张、烦恼;借由节奏的刺激,可激起肌肉的活动,将
四、模式关键点1.三早方案:早调水,早投喂。旱内服早调水作用机理:早期有充足的生物饵料,利于花白鲢生长,10—12℃开始摄食;利于早期水质稳定、溶氧足,利于草鱼早开口、早生长;早摄食
为促进蟹产业发展,提高池塘生态经济效益,2012年,我们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按照专家方案,积极探讨池塘河蟹生态养殖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草鱼苗种和成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草鱼病害日趋增多。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近几年的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发现斜管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许多草鱼苗种或个别成鱼塘口大规模暴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不仅多媒体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而且多媒体运用的设计思想也有了根本性转变.把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应用于课程改革之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适当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本中解脱出来,减轻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好的衡量尺度,那就是老师和学生是否从中获得了快乐。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寓教于乐,其乐融融,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快乐起来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快乐的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不仅来自于课堂上的情绪调动,还来自于生活中的关怀与信任。中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期
农药新化合物的研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为前提的。近年来,由于有害生物日益猖獗,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农药的安全性标准越来越高以及抗药性问题的存在。不仅
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自"五四"运动以来争论喋喋不休,有好事者想趁机打死中医或"废医存药"。那时,科学代表先进,非科学代表保守,属打倒之列。世界上本来就有许多人类文明不能以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重庆市财政局日前联合下文,把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快释)微囊悬浮剂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列入了重庆市第21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