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习遇到困难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8%的学龄儿童有一项或多项学习障碍。如果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那么这些困难通常是可以克服的。
  
  一年级的艾玛很聪明,就是对读课文有障碍:混淆一些字母,单词只念对词首,而词尾就乱编,遗漏词的音节,或是音节颠倒。艾玛的同学伊桑不能算出4 3等于几,也不知道11和23哪个数字大。其实,他也并不比同龄人笨。纳森写字潦草,让人分辨不出字母之间的区别。他画不好画,涂颜色也会超出图案的轮廓。在食堂,他总是把杯子碰倒,不会用刀切肉排。在学校院子里,他被排除出足球比赛之外,因为他总是接不住别人传给他的球。至于卢卡斯,他无法专心完成练习,一会儿看着周围飞的虫子,一会儿玩手,每隔5分钟就要站起来一次。
  诵读困难、计算困难、动手能力缺失、过度好动——艾玛、伊桑、纳森和卢卡斯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困难儿童”。与8%的学龄儿童一样,他们有一项或多项学习障碍。计算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协调能力差等学习障碍通常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被发现,但是语言困难(即学说话的困难)可以更早地被发现。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在就学期间受到困扰,怀有挫败感,但学习障碍在成年之后就会渐渐消失。但凡有办法弥补,都不能称作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根源不在于智力障碍、大脑损伤、视力或听觉问题、缺乏动力问题。甚至连厌学都不是学习障碍的缘由之一。各个学科的专家,包括神经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不能对此作出最适当的解释。
  在所有的学习障碍中,有两种障碍最受研究者关注。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这种障碍可能伴随,也可能不伴随多动症。研究者关注这种障碍或许是因为,其他障碍都有其心理学、社会学或教育学的根由,但是多动症却在19世纪有记载时就被称作一种疾病了。因此,医学研究者对多动症展开过很多研究,而最终也得到了具体的结论。实际上,精神振奋药物,例如最为人知也最受争议的利他林,是治疗多动症的一种可行的疗法。“对一些孩子来说,发现他们的睡眠障碍,或是在极少情况下,治疗他们的睡眠障碍,也是减少注意力不集中的办法之一。因为与成年人不同,孩子的疲惫经常表现为多动。”斯特拉斯堡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专注研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者席琳·克莱蒙解释道。
  除了药物治疗,席琳还关注学校教育中的干预策略。“由于有多动症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以及可能伴随着的认知方面的障碍,他们难以理解成年人暗示的指令。所以,教育者应当明示他们的指令,例如‘不要在走廊里乱跑’这样的命令,同样暗示着‘不要乱跳发出噪音’的含义,与其如此命令儿童,不如说‘在走廊里,我脚步轻轻,低声细语’。校园纪律不仅应该口头宣布,也应该落实在书面上,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孩子们的纪律意识将逐渐增强。最后,为了减轻他们自我约束的困难,做练习的时候,最好让他们一道题一道题地做,每道题有限定时间,而不是把所有题目一起交给他们完成。”
  对期限拖长的反感
  神经生物学已经确认,大脑的奖赏回路缺陷造成了人对期限拖长的反感。大脑的奖赏机制与奖赏、愉悦,以及对一些事物的瘾有关。厌恶期限拖长的人,大脑奖赏回路有些区域不活跃,同时另一些区域则非常活跃,也就是说,在行为学层面上,他们对奖赏延迟的任务付出的努力很少,对重复枯燥的任务提不起兴趣。
  除了注意力不集中,诵读困难也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众多理论中,科学界最主流的理论认为诵读困难是因为语音方面的缺陷。具体来说,在识字之前,这种缺陷就已经存在了,有诵读困难的孩子分不清相近的辅音,例如“vol”和“bol”,或是把握不了韵律。虽然他们读课文有困难,但是他们能够理解课文。例如,有诵读困难的儿童无法在几个单词中找到与其他单词韵脚不同的单词。在核磁共振中可以发现,诵读困难的儿童大脑中有3个不活跃区域,其中的前上颞回区域刚好是负责掌握音韵的区域。
  放棄整体识读法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诵读困难研究专家、心理语言学者莉莉安·斯普仑杰·夏洛说:“对字母的学习建立了语言中读音与写法的联系。由于音韵学方面的缺陷,诵读困难的儿童在念拼音文字时表现不佳,难以将读音与写法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学语言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他们学语言的关键就是,建立字母读音与写法的联系。“教育者应该教小孩把文字‘译码’成一个个音节,例如‘b’和‘a’组合,念‘ba’。无论儿童是否有诵读困难,这种方法都是有效的。”莉莉安说。也就是说,整体识读法已经被摒弃。马赛医学院神经科医生、诵读困难研究学者米歇尔·哈比卜说:“如今,教学中几乎不采用整体识读法了。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教学法都增加了孩子们的诵读困难。”
  为了教孩子们认单词,很多研究团队发明了识字软件,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一种识字电子游戏在芬兰被发明出来。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认知心理学系主任约翰内斯·齐格勒在2014年将这款游戏引进法国。“芬兰语和意大利语一样,是一种‘透明’的语言,每一个字母都有它独特的发音。说这些语言的儿童,出现诵读困难的概率更小。相反,法语中同一个读音可能由不同的字母组合,”约翰内斯说,“识字游戏不能代替教学和拼写练习,但是好在它的娱乐性,它可以重复多遍,而不让孩子烦躁,还可以纠正孩子们的识读错误,并评估他们的进步。”
  同样幸运的是,认知神经影像研究室主任斯坦尼斯拉斯·德汉内发明了两款与数字有关的游戏——“数字竞赛”和“捕获数字”。这两款游戏对计算困难的儿童都有帮助。艾克斯-马赛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室主任让·卢克·韦莱发明了一种帮助图表认知障碍的儿童的游戏。他说:“我的想法就是让平板电脑诵读儿童书写的内容,这样一来,儿童就能听出自己哪里写错了。现在这款应用还在测试阶段,但是我们对此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其他文献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展览暨中国书画名家艺术展开幕式。以下是行政长官梁振英5月24日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展览暨中国书画名家艺术展”开幕式的致辞全文:谭锦球荣誉会长(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柳斌杰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健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王西京先生、各位政府同事、
尊敬的梁振英特首、尊敬的柳斌杰主任、尊敬的杨健主任,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诚挚的感谢大家的盛情光临,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中国名家作品展》带着全国美术家和全国人民对香港人民的亲切问候和美好的祝福,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新时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献礼。  今天在这里展出的中国名家的作品,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美术家感动生活,激情创作的一
丹尼·比索奈特头一次见到金鱼饼干、水果圈麦片和蓝色的“Jell-O”果冻时,把它们错当成了画画用的材料。那时他只有3岁,幼儿园的老师在给孩子们分发课间点心。丹尼把“Jell-O”果冻在一张纸上涂呀涂,仿佛是在画海洋,圆圈形状的麦片被用来当作泡泡。至于鲜橙色的金鱼饼干,毫无疑问就是鱼啦!只是,当老师递过来一把勺子时,丹尼着实摸不着头脑,他朝教室里四下望望,却发现别的孩子正在吃这些“画画用的材料”。“
我们总是惊讶于欧洲发达国家的规章制度,他们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全纳教育,还为男性带孩子提供了无障碍环境。例如,他们会贴心地在男卫生间安设专门用来安置孩子的小桌板。在这些国家,不是只有母亲有合法的产假,父亲也一样享有同等权利,你经常可以在大街上看到抱着婴儿的男人。Instagram上的“网红”奶爸我们似乎总觉得别人在社交软件上发的完美无瑕的生活照会让自己产生自卑感,但那根本不是现实!西蒙·霍伯,一
患有心理疾病的妇女在孕期需要得到良好的照顾,但很多医生都要求她们停止使用药物,而这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建议。有那么一段日子,艾尔克·诺依曼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她没办法晾衣服,也不能煮土豆。她的孩子哭喊着,而诺依曼就只是坐在她汉堡的房子里,两眼放空。“其他人会觉得这很难理解,”诺依曼说,“但是,当你对一切都失去了动力的时候,那感觉简直就像在地狱。”这位服装设计师在她青年时期就一直饱受抑郁情绪的困扰。
“这笔钱你们可以领12年。”即使以肯尼亚乡村的标准来看,这个村子也够穷的。要去那里,你得循着一条输电线走,它是沿着一系列没有标记的路架设的。最终,电线接入村子中心的一所学校——这是村里唯一通了电的建筑物。房屋散布在小山坡的荆棘丛中,崎岖的小径将它们与外界相连。因为只有一处自来水龙头还能用,许多当地妇女不得不拿着汽油罐到一个水坑去装水。没有水管设施,也缺少挖掘公共厕所的资源,一些家庭仍采取公开排便的
古往今来,都有靠着自学成才的人。现代社会中网络的普及和发达更是让知识没有了界限,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在线的学习班和学习论坛学到各种感兴趣的课程,而且这种在线课程的专业程度丝毫不亚于正常的课程。所以,欢迎来到自主学习3.0时代!  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演员哈里森·福特在当时还只是个木匠,而且他的木工知识没有人教,全是靠自己看书学会的。除了哈里森·福特外,通过自学成才的名人还有达尔文、比尔·盖茨、林肯、
机器人时代不再是未来,现在机器人已经走进了住宅、生产加工厂、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甚至还有床上和战场上。一个战斗机器人在杀死一个人类时在想什么?机器人杀手应该具有哪些情感体验?性机器人有权拒绝性行为吗?我们应该赋予机器人意识吗?本刊特约记者与国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对这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澳大利亚警方曾报道一起离奇的机器人自杀事件,这很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起记录在案的机器人自杀事件。事件主角是iR
社会对人们看色情书画的态度,就像偷拿办公用品回家一样: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有人都会这么做,但没有人会承认做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开始不再忌讳讨论此类话题,来自各国的研究数据显示,23岁左右的青年中,90%-93%的男孩和60%-70%的女孩都不止一次地寻找带有色情内容的书报、漫画或视频进行观看。这一调查结果让所有家长惊讶不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趋势。因此,我们要弄清,到底为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