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血小板中病原体灭活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小板的输注愈来愈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然而,到目前为止,血小板的输注仍有一定风险,一是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不能检出少数血液中感染的病毒和微生物;二是细菌学检查还未列入常规检测项目;三是血小板制品中,不能有效去除可能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T细胞.近年发展起来的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在提高输血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其他文献
血液质量是血站生命,是血站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随着法律法规对采供血机构约束力度地不断加大,以及广大输血患者对血液质量要求地日益提高,保障血液质量成为采供血机构永恒的重
<正> 近年来,由于输血器材和输血技术的不断改进,细菌性热原污染所致发热反应明显减少,而免疫反应相对增多,特别是多次输全血或白细胞的患者,更易产生白细胞凝集素和HLA抗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剂。本文用过期红细胞制备此种酶,在提取方法上稍作改进,以过滤代替离心;对最后样品做酶活力测定,理化性质,铜、锌含量测定
<正> 中国蕲蛇毒系从蕲蛇粗毒中提取的一组含类凝血酶的组分,它具有促凝作用。在体外促凝(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交联的纤维蛋白凝块),在体内表现出抗凝效应(去纤维蛋白原状态
我国性病流行现状调查表明,梅毒占各性病病种构成比的第4位,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1].根据笔者近两年对献血者梅毒阳性率的调查,从2001年的0.20%增加到0.41%(2002年1~10月).其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6岁,因反复发热伴重度贫血入院.病史:患者为Rh(D)阴性,1998年人工流产2次,1999年1月自然分娩一健康小孩;1999年6月受凉后开始持续发热,2000年3月因发热伴
患者由于多次输血而产生不规则抗体的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在盐水介质的凝集试验中,凝集M+红细胞的抗-M绝大多数为IgM性质的抗体,而IgG型抗-M引起盐水介质配血不合鲜见报道.
<正> 在“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滴眼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一文的启发下,我们借助胃镜将冷沉淀直接喷洒于病灶上,治疗胃部疾患,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1.选择经纤维胃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