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解析西瓜嫁接苗耐冷性的分子机制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e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意义:西瓜是一种重要的喜温经济作物.低温是西瓜生产的主要环境限制因素之一.砧木嫁接是提高西瓜耐冷性的有效途径.然而,其分子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植株表型、光合作用及膜损伤程度等指标证实南瓜砧木嫁接提高了西瓜耐冷性,采用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了低温处理2d后西瓜嫁接苗的蛋白质,分析了参与相关代谢途径的差异丰度蛋白,为从蛋白水平上揭示嫁接提高西瓜耐冷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价泰勒宁片和科洛曲片对隆乳手术后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共完成60例,其中A组30例予泰勒宁片,单次1片;B组30例予科洛曲片,单次1片。结果:泰勒宁片对隆乳手术后引起的中度或重度疼痛总有效率可达96.7%,科洛曲片的总有效率可达83.3%。服药后泰勒宁片组的疼痛强度差均高于科洛曲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科洛曲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效设施农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适合高效设施栽培的厚皮甜瓜等作物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以江苏省海门市为例,2009年设施栽培厚皮甜瓜面积为233 hm2,2012年扩大为540 hm2,致使优质高产的杂交一代厚皮甜瓜种子需求量猛增。由于厚皮甜瓜种子制种过程繁琐,种子质量要求高,且厚皮甜瓜种子寿命较短,易失去生命力,甜瓜传统到北方一次进行大批量较
流水镇位于湖北省宜城市东南部,距襄阳市区约80 km,土地面积576 km2。该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 ℃,无霜期250 d,年平均日照时数1 807.2 h,年总辐射2 000 kJ·cm-2,年平均降水量892.9 mm,光热资源充沛,适宜西瓜生长。流水镇自1994年起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目前全镇栽培面积6 667 hm2,产量2亿kg,西瓜产业已成为流水镇农业
近年来,一些新建蔬菜基地为了增加效益而利用大棚周年栽培蔬菜,但因茬口安排不合理、栽培模式不科学而导致连作障碍问题过早发生,而且比较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荒棚的现象。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一些老蔬菜基地,当地老菜农探索出来并沿用多年的“早春大白菜——丝瓜——秋冬青蒜” 大棚栽培模式,不仅能保持大棚蔬菜产量高、效益好,而且不产生连作障碍,有的已持续生产多年甚至10多年。  1 产量效益  该模式春大白
苏州市金阊区蔬菜园艺场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设施栽培黄瓜—豇豆—南瓜—青花菜1年4收高效栽培模式。667m2总产量6750kg左右,总产值
以蜜枚西瓜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倍性的西瓜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和四倍体西瓜的叶片内,维管束组织较
土壤连作障碍的实质是农作物连茬种植引起土壤微观生态系统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异常变化:一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异常:土壤原有的微生物生态平衡破坏。导致作物土传病害发生。二是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根部淹水3d及淹水恢复3d后对黄瓜、丝瓜、苦瓜、黑籽南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对黄瓜、黑籽南瓜造成的胁迫最大,其光适应下初始荧光(F0’)、光
摘 要: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噻苯隆(TDZ)和细胞分裂素(6-BA)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TDZ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0.10 mg·L-1 TDZ处理9 h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对照提高了34.18% 和38.28%,且对幼苗长势无不良影响;GA3有较强的提高种子活力作用,但处理后会导致壮苗指数下降以及畸形苗率升高;
黄瓜产量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是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菜种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将设施黄瓜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供生产者参考。  1 茬口安排  秋冬茬6月中下旬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8—12月采收。越冬茬9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采收。早春茬12月上旬育苗,1月中下旬定植,3—7月采收。春提前茬3月上中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7月中下旬采收。秋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