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黄瓜栽培技术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产量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是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菜种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将设施黄瓜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供生产者参考。
  1 茬口安排
  秋冬茬6月中下旬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8—12月采收。越冬茬9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采收。早春茬12月上旬育苗,1月中下旬定植,3—7月采收。春提前茬3月上中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7月中下旬采收。秋延后茬6月下旬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8月中下旬—11月上中旬采收。
  2 品种选择
  温室越冬茬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如‘津优38号’、‘博耐33号’、‘德瑞特39’等品种。温室早春茬和大棚春提前茬栽培,应选择较耐低温的早熟品种,如‘锦丰2号’、‘津优35号’、‘博耐13号’等品种。
  3 育苗
  3.1 苗床准备和营养土配制
  温室越冬茬、早春茬和大棚春提前茬在温室中育苗,大棚秋延后和温室秋冬茬在露地小拱棚育苗。一般每667 m2需苗床面积28~35 m2,嫁接育苗还需15~18 m2的播种床。
  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细碎,无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清洁卫生无污染,富含有机质。一般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田园土和充分腐熟有机肥按7∶3配制,每m3加入磷酸二铵0.5 kg、草木灰5 kg、75% 甲基硫菌灵100 g,混匀覆盖塑料闷闭2~3 d,摊晾无味后填入苗床或营养钵中待用。
  3.2 种子处理
  每667 m2需黄瓜种子100~150 g,嫁接砧木南瓜种子2~2.5 kg。用55 ℃温水浸种15~20 min,降至室温后浸4~6 h,再用0.1%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沥干种子用湿沙布包好放在25~28 ℃ 环境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待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3 播种
  冬季和早春棚室育苗需选晴天中午播种。嫁接育苗根据嫁接方法确定黄瓜和南瓜的播种期。播种时苗床灌1次透水,水下渗后播种。自根育苗每钵或10 cm见方播1粒种子,嫁接育苗把黄瓜和南瓜种子分别撒播在2个播种床中,籽距2 cm左右。播种后覆盖营养土,黄瓜覆土厚度1~1.5 cm,南瓜覆土厚度2.0 cm。然后苗床覆盖地膜或报纸扣塑料拱棚。
  3.4 苗床管理
  通过适时揭盖棉被和通风来调节苗床温度。播种到子叶出土,白天28 ℃左右,夜间18~20 ℃;子叶出土到破心,白天20~22 ℃,夜间12~15 ℃;破心到成苗前5~7 d,白天22~25 ℃,夜间13~18 ℃;定植前1周,白天20~23 ℃左右,夜间8~15 ℃。秋冬茬育苗要适当遮光降温。苗期一般不追肥灌水,确实干旱时,可轻浇水1次,冬季和早春苗床应在晴天上午浇水,夏秋季在早晚浇水。
  3.5 嫁接育苗
  3.5.1 砧木选择 选抗病性强(高抗枯萎病)、亲和力好、耐低温的砧木品种。生产上多用‘南砧1号’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品种。
  3.5.2 嫁接适期和条件 采用插接法,砧木较接穗早播3~5 d,接穗散播,砧木播于营养钵或穴盘,接穗子叶展平、砧木1叶1心嫁接。采用靠接法,接穗较砧木早播3~4 d,接穗和砧木均散播,接穗1叶1心、砧木露心时嫁接。嫁接需在遮阴的温室或大棚内进行,棚内温度应保持20~25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
  3.5.3 嫁接方法 插接时先切除砧木真叶及生长点,用竹签,由子叶基部斜插到另一子叶下方的表皮处,插孔长约0.6 cm,再在接穗苗子叶节下1 cm处,用刀片斜切下胚轴成楔形,刀口长0.6 cm,立即拔出竹签,将接穗插入插孔。靠接时先将砧木苗的顶心和侧芽剔除,用刀片从子叶下方1 cm处,自上向下呈30°下刀,斜割深度为茎粗1/2~2/3,刀口长0.6 cm,将接穗黄瓜苗连根拔起,从子叶下方1.5 cm处,自下而上呈30°下刀,斜割深度为茎粗1/2~2/3,刀口长0.6 cm,然后2种苗子切口对接,夹上嫁接夹,栽入营养钵。
  3.5.4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苗移入苗床,浇足水,扣小拱棚保温保湿,并及时在小拱棚上盖草帘遮阴,3 d内不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5%以上,温度白天25~30 ℃,夜间18~20 ℃。3 d后开始通风排湿,早晚见光,白天温度25~28 ℃,夜间14~16 ℃。6~7 d后逐渐去遮阴物,撤除小拱棚。靠接法在嫁接后10~13 d断掉黄瓜根,断根后出现萎蔫时,适当回帘遮阴,并及时摘除砧木侧芽。
  4 定植
  4.1 定植时间
  温室越冬茬、早春茬和春大棚应选晴天上午定植,其他茬口应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
  4.2 施肥整地
  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8 000~10 000 kg,磷酸二铵30~50 kg,硫酸钾30~40 kg,硫酸镁2~3 kg,硼肥1~2 kg。深翻后按宽行70~80 cm、窄行50 cm起垄,垄上开浇水沟或铺滴管,然后覆膜。
  4.3 定植密度及方法
  温室越冬茬每667 m2定植3000~3 500株,早春茬和秋冬茬3 500~3 700株,大棚春提前茬每667 m2密度约4 000株。每垄栽2行,按株距30 cm左右挖穴,坐水稳苗。温度较高时,定植后宽行和垄沟均灌定植水,冬春季温度低时只在垄沟灌定植水。
  5 定植后管理
  5.1 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28~32 ℃,夜间16~20 ℃,一般不通风。缓苗后至坐瓜前白天保持25~28℃,夜间13~15 ℃,最低控制在10 ℃以上。结果期白天25~30 ℃,夜间13~18 ℃。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下午适时盖帘保温。
其他文献
传统的眼袋整复术,无论是皮瓣法、肌皮瓣法或综合提紧法等各种方法的临床研究多局限于下眶缘以内的眼袋区的探讨研究。而下睑区眼袋的形成,除了下睑区本身的眶隔、眼轮匝肌及皮肤的松弛外,面中部的松弛下垂.尤其是颧脂肪垫的下垂移位也是形成眼袋的重要原因之~。眼袋整复术中通过悬吊颧脂肪垫使面中部得以提升,不仅改变了面中部的松弛下垂,而且对弓状沟的消除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同时使下眼袋与其周边区域的衔接达到了更加和谐
[摘要]目的:评价泰勒宁片和科洛曲片对隆乳手术后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共完成60例,其中A组30例予泰勒宁片,单次1片;B组30例予科洛曲片,单次1片。结果:泰勒宁片对隆乳手术后引起的中度或重度疼痛总有效率可达96.7%,科洛曲片的总有效率可达83.3%。服药后泰勒宁片组的疼痛强度差均高于科洛曲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科洛曲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效设施农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适合高效设施栽培的厚皮甜瓜等作物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以江苏省海门市为例,2009年设施栽培厚皮甜瓜面积为233 hm2,2012年扩大为540 hm2,致使优质高产的杂交一代厚皮甜瓜种子需求量猛增。由于厚皮甜瓜种子制种过程繁琐,种子质量要求高,且厚皮甜瓜种子寿命较短,易失去生命力,甜瓜传统到北方一次进行大批量较
流水镇位于湖北省宜城市东南部,距襄阳市区约80 km,土地面积576 km2。该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 ℃,无霜期250 d,年平均日照时数1 807.2 h,年总辐射2 000 kJ·cm-2,年平均降水量892.9 mm,光热资源充沛,适宜西瓜生长。流水镇自1994年起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目前全镇栽培面积6 667 hm2,产量2亿kg,西瓜产业已成为流水镇农业
近年来,一些新建蔬菜基地为了增加效益而利用大棚周年栽培蔬菜,但因茬口安排不合理、栽培模式不科学而导致连作障碍问题过早发生,而且比较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荒棚的现象。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一些老蔬菜基地,当地老菜农探索出来并沿用多年的“早春大白菜——丝瓜——秋冬青蒜” 大棚栽培模式,不仅能保持大棚蔬菜产量高、效益好,而且不产生连作障碍,有的已持续生产多年甚至10多年。  1 产量效益  该模式春大白
苏州市金阊区蔬菜园艺场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设施栽培黄瓜—豇豆—南瓜—青花菜1年4收高效栽培模式。667m2总产量6750kg左右,总产值
以蜜枚西瓜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倍性的西瓜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和四倍体西瓜的叶片内,维管束组织较
土壤连作障碍的实质是农作物连茬种植引起土壤微观生态系统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异常变化:一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异常:土壤原有的微生物生态平衡破坏。导致作物土传病害发生。二是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根部淹水3d及淹水恢复3d后对黄瓜、丝瓜、苦瓜、黑籽南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对黄瓜、黑籽南瓜造成的胁迫最大,其光适应下初始荧光(F0’)、光
摘 要: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噻苯隆(TDZ)和细胞分裂素(6-BA)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TDZ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0.10 mg·L-1 TDZ处理9 h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对照提高了34.18% 和38.28%,且对幼苗长势无不良影响;GA3有较强的提高种子活力作用,但处理后会导致壮苗指数下降以及畸形苗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