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安全事件频发,追本溯源是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的后果。课题组结合学生安全意识及需求、课程实施情况及效果,从教学体系、课程形式、教育资源及学习意识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现状,对安全教育机制、教育模式、教育投入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2-0179-04
  习近平在党的十几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关心和爱护青年”,大学生作为新青年新力量的代表,承载着国家与社会的厚望。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校的改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和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安全隐患也日渐凸显[1]。近年来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如大学生网贷身负巨款、大学生网恋被杀、大学生被骗巨额钱财等事件,令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也给人们以警醒和反思。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对学校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现状的调查显得颇为重要。只有了解现状,才能提出对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教育体系,改善安全教育现状。 一、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曲阜师范大学的大一到大四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对安全教育意识、安全教育途径、身边的安全隐患、安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8份,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为88%,样本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借助数据分析软件SPSS19.O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性别
  在被调查者中,男生共45人,占总数的25.6%,女生共131人,占总数的74.4%。由于师范学校的男女比例特点,女生占被调查者的很大一部分。 2.年级 以大学二年级与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他们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44.3%和53.4%,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在校时间较长,接受的学校安全教育较为系统,因此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安全教育实施情况有较深的了解。
  3.专业科类
  由于文理科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同,各学院对安全教育的重视情况也不同,我们将专业科类划分为文科与理科。文科主要为教育学类、法学类、文学类,涉及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法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学专业,理科专业主要为电子信息科学类、地理科学类、工学类,涉及网络工程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济统计学专业。在所得到的有效问卷中,文科类学生共61人,占总数的34.7%,理科类学生共115人,占总数的65.3%,理科类学生较多。
  (二)大学生安全学习意识
  针对“是否会主动了解并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这一问题,65.3%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而高达34.7%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由此看来,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的主动性,大学生的安全学习意识有待提高。
  (三)安全教育的课程实施情况
  针对“所在高校有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教材或手册”这一问题,130名学生表示学校下发了安全教育教材或手册,并供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这一人数占调查对象总数的73.9%。安全教育手册不仅能让大学生在课程指导下系统学习安全知识,也有利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类教材或手册一般是在新生入学期间发放,在新生的宿舍安全、出行安全、饮食安全等方面给出文字性说明。而26.1%的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安全教育教材或手册。由此看出,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有一定的关注,但重视程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了解学校已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参与学习的学生共82人,占总数的46.6%,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学生共55人,占总数的31.3%,表示学校未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学生共39人,占总数的22.2%。了解学校已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学生不到50%,部分学生不知道学校开设了安全课程。由此可见,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并未贯穿大学课程的始终,普及度低,学生对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不了解,对“安全教育课程”这一概念的界定不清楚,这也反映出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不系统,对安全教育课程的关注度较低。
  (四)安全教育的学生参与程度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接受过安全教育次数达6次及以上的有35人,占总数的19.9%;接受過安全教育次数3-5次的有55人,占总数的31.3%;接受过安全教育次数1-2次的学生最多,为78人,占总数的44.3%。同时,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学生占4.5%。由此可见,学生们虽然接受过安全教育,但是次数偏少,没有接受系统的学习,学生对安全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不高。
  针对“所在高校接受安全教育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比重”这一问题,仅有34.1%的学生表示学校内受过安全教育的学生人数在80%以上,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内仅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接受过安全教育,这进一步反映出学生安全教育的参与程度不高。
  (五)学生对安全教育形式的倾向性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及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是大部分学生获取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针对“哪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比较能引起兴趣”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及情景模拟,对宣传单、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等方式感兴趣程度低。由此看来,学生们更倾向于直观的学习方式,对“灌输式”学习方式认可度低。
  (六)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认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处于有效状态的占总数的72.7%,仍有27.3%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安全教育并不有效,见表l。其中,认为学校安全教育十分有效的学生仅有10.8%。学校的安全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加强,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学习,在安全教育中受益。同时,有67.6%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校内安全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不够,这表明学校对安全管理规定的宣传需要加强,见表2。   三、调查结论
  (一)安全教育缺乏统一的体系及管理规范
  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并在部分高校以网络课程或者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展。但是学校并没有针对安全教育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及理论性指导,安全教育的开展只能是学校课程的简单创新,而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突破。目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各有不同,安全教育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安全教育的开设及实施没有一致的要求,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模糊、教学模式杂乱,这些都给安全教育的实施带来困扰。
  同时,安全教育的管理缺少规范的条例。学校并没有在学生的课程培养方案中提出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修读哪几门安全教育课程,也没有要求学生需要在假期进行安全调查等实践活动。学校对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没有课时的要求,也没有给出统一的考核标准。在仅有的安全网络课程中,学习方法与考核方式也极其简单。正是由于没有系统化及严格的管理规定,安全教育的实施步履维艰,无法紧跟专业科目的教学步伐,被高校和学生所忽略。
  (二)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课程普及度低
  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虽然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很多学生仍对安全问题抱有侥幸心理。这时,如果学校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模棱两可,对安全教育的宣传不管不问,就会大大降低安全教育的作用。目前,高校在安全教育的宣传方面重视度低,学校网站上没有关于安全教育的模块,发布的通知公告中也少有对安全事件进行强调。学校缺乏对安全事件的敏感度,这也为安全事件的发生带来隐患。
  高校的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起步较晚,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资金投入和设施严重不足。学校注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却往往忽视了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没有将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学生素质培养的范畴,没有将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学生,由于在各类考试中不涉及安全知识的内容,因而也不刻意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上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弱,导致学生很少白主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课程的普及度低。
  (三)安全教育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不符合学生需求
  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安全教育课程、安全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多为理论性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仅限于教师对安全知识的简单传授,通过口头表达传递安全知识。传统讲授法导致教师对安全教育知识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安全教育知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倾向于安全教育视频、情景模拟、安全教育图片展等直观的、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在教学内容方面,学校主要强调消防、交通、人身与财产等几个基础的方面,而大学生们更希望了解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实习期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知识。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单一,使安全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学习后学生可通过复习、练习就能达到巩固并掌握知识点的目的。但安全教育的内容较为特殊,其中例如防诈骗、使用灭火器、心脏复苏等安全防范技能内容都需要通过专业教师的现场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才能掌握,因此单一的教学形式已无法满足多样化教学内容的需求。
  (四)安全教育资源匮乏
  我国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目前,没有专职从事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的师资力量,也没有专门的机構来培养这样的师资力量。安全知识课程或安全教育讲座的讲授者多为治安机构、消防机构等从事安全类职业的人员,他们不是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略有欠缺。而且,面对几百名甚至几千名学生时,安全教育教师难以做到个性化教学,这对教学效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此一来,安全教育的开展就变成了走形式、重理论,学生的安全技能就无法得到锻炼与实质性的提升。
  同时,安全教育的教学资源也非常匮乏,学校少有统一的教学教材,教材的制订没有严格的标准,这就带来了教学资源的盲目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的视频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网络上的安全知识中也会混杂着错误的信息,如何分辨有价值的安全教育信息和无价值的信息,需要师生做出判断。安全知识的日常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提醒上,那么,安全教育资源将不成系统并且质量无法保证。
  (五)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足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小社会”中,高校的安全教育也重在防范,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活动,都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部分学生仍没有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安全教育的价值没有客观的判断,造成了安全意识相对落后,安全学习内容模糊,安全教育开展不顺利,安全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状况[2]。
  四、发展对策
  (一)建立统一完善的安全教育机制,主体权责分明
  目前,很多高校的学校教育机制、管理机制已经较为成熟,但安全方面的教育机制却十分不完善[3]。而且,学校各部门对安全教育存在权责划分不清的状况,导致谁都不愿作为安全教育的主体开展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整顿安全教育机制:首先,组建涵盖各个院系的安全领导责任人,逐步细化分工。领导责任人各司其职的同时加强院系联系与合作。其次,选出特定安全知识教育的任课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工作,并且要求其他任课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融入一些安全教育知识,做好课程整合。最后,校领导要明确安全教育的主要权利与责任,指导安全教育的主要工作。 (二)积极拓展、优化安全教育模式 我国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模式都比较传统,而且单一。要想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首先,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案例人手,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尝试着在教学中增加新元素,例如,一些与安全有关的小游戏或者顺口溜,都可以帮助他们记忆安全知识。最后,不断深化拓展创新安全教育的新模式。   (三)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调查发现,学校很多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总觉得意外和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培养自身的安全技能的意识。要让学生们自己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们直观自主感受,从而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在学生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后,就要针对安全技能方面进行教育,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提高安全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
  (四)加大对安全教育的投入
  这里的投入不光指教育资金投入,还包括教育关注投入。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安全教育专职人才和完善的安全教育设施[4],使安全教育体系的软硬件更加完备,从而顺利地达到安全教育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认识到安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只有从思想上引起注意,才会在行动上更好地付诸行动。学校要加大对安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注意投入,只有“软”“硬”兼有,才能更好地保证安全教育顺利有效地进行。
  (五)加强心理安全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安全健康教育[5]近几年,社会上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安全事件。例如: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案、南大碎尸案、药家鑫杀人案、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些大学生本应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回报父母,报效祖国,却为何频频身陷丑闻,走向犯罪的深渊?究其原因,终究是由于这些学生心理并不健康,有着各种心理问题和障碍,他们或自卑孤寂,或心胸狭窄,或敏感多疑。因此,重视学生心理安全对学生成人成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组织专题讲座、班会等活动。总之,要重视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其具体实践情况却不容乐观。一系列大学生安全事故新闻带给我们警醒与启示,未来研究者应着重探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落地政策与教学方式,将安全教育与学校课程相融合,以期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開展,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得志.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谢兴华.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0-21.
  [3]张腾明,周燕琴.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10(14):44-45.
  [4]李敏,刘格,郭萌萌.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J].商,2015(4):284.
  [5]王付英,刘涛.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7):217-218.
  [责任编辑:钟岚]
  [收稿时间] 2019-03-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的开发”(项目编号:201710446029)阶段性成果,该论文所属基金项目为作者主持研究。
  [作者简介]王晓倩(1998-),女,山东聊城阳谷县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读本科生。李静(1997-),女,山东临沂费县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读本科生。祝琪(1996-),女,山东胶州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马秀峰(1963-),男,山东济南济阳县人,硕士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教育应用,数字化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图书馆知识服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差异分为剖宫产组(n=50)、阴道分娩组(n=50),同时选取健康未孕女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影像式教学模式结合实践操作对骨科见习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 年9 月1日-2016 年6月1 日,在该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生5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
通过对图书馆试用两套座位管理系统的比较分析,指出各自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读者自习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从重视人工干预、优化软件流程、强化规则意识等方面着眼解决相
形象代言人策略是企业形象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群体朝着多极化、多层次和多文化方向的分化,名人形象代言策略为企业所广泛实施,在中国,企业家作为形象代言人已经
从补肺气、健脾气、纳肾气、疏肝气四个方面介绍肺科专家邵长荣教授从气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到经验。
"进化论"理论在西方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一源多流的形态特征。这一理论原理除用于解释生物演变的自然现象,还在后续的衍变中被置入到人类社会等领域,成为了西方对外殖民扩张的理
主要研究了柠檬草精油及其纳米脂质体对不同材质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在柠檬草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实验中,抑制结果表明,当柠檬草
随着国家"要致富,先修路"政策的号召,公路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及不足,包
合肥地区供水管道锈蚀结垢的成因及对策陈秋生由于合肥地区以地表水为水源,供水管网和用水户普遍使用铸铁管,镀锌钢管,管内壁锈蚀结垢一般比较严重,本文是以合肥市供水管道为例,分
我们在家用电子灭蚊器诱杀家蚊的启发下,自己试制了高压静电灭虫灯。经试用,在一间十六平方米的实验菇房中悬挂一盏高压静电灭虫灯,每日开灯二十个小时(从中午12点半开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