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石牌坊初探朱建花(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550025)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去了的牌坊,是一幅意义深刻的画,留住了历史的痕迹,也同样描绘出了现今的壮美。纵观青岩石牌坊,记载着清代时期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并留下清政府由盛到衰的脉络痕迹,同时为研究清朝的政治经济、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源。
  石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牌坊为汉文化独特之建筑文化风貌,是清朝年间台湾历史上注重礼教、以德为尚的社会发展见证与文化结晶,如今亦为全世界汉文化交流的统一语言。每一座牌坊的精美雕刻图饰,其中皆有忠孝节义的教化意义。牌坊旧称华表,志书多称坊表、坊亭。因坊上多起楼,清代以后多称为牌楼。关于的牌坊的起源说,综合来说分为华表说和衡门说。追溯牌坊的前身,从造型来看,可能始于古代的华表及衡门。据记载,衡门最早出现于《诗经、冻风》:“衡门之下,可以栖迟”,里面有牌坊的早期演变造型。
  历史上,青岩古镇原有牌坊八座,可谓是古镇的一大景观,平均分布在东、西、南、北门内外,分别为功德坊、进士坊、举人坊、百岁坊、贞节坊和节孝坊。现今只有三座保存较好,其余五座已荡然无存,这三座牌坊分别为今北门外约1公里的“赵彩章百岁坊”、置于定广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 和距定广门约0.4公里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
  现存三座牌坊均按皇帝“圣旨”而立,建筑造型相似,均呈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项式,坐北朝南的布局,与清朝民居建造方位类似。牌坊都不设立基槽,仅仅依靠四根长方形柱基矗立。其中最早建立的是“赵彩章百寿坊”,于清道光十九年六月,其次是相隔四年的“赵理伦百寿坊”。最后是建于清同治八年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距“赵彩章百寿坊”修建时间26年。三座牌坊均跨街而建,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坊上雕刻各种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栩栩如生,工艺精湛、而且每座牌坊都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牌坊的形制优美,给现代生活有着视觉的美感。由于不同地域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人们的审美形式也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牌坊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青岩古镇位于西南地区,所以它不像中原的牌坊粗旷而庄重,而呈现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精美玲珑的艺术表现形式。牌坊属于建筑小品,用它来分割的空间极显宏观、大气、有序,而且有视觉穿透力。尽管中国的牌坊在地域上有较大差别,文化发展不尽相同,不同建筑风格的牌坊丰富多彩,但牌坊它始终像中国的汉字一样,有着非常强的统一性,尤其表现在形制及功能的统一。
  雕刻可以使理想的事物寄托在实体中,让牌坊充满意境,使具象与抽象达到和谐统一,这也是青岩牌坊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石牌坊通过采用丰富的雕刻技艺,实现隐喻、象征、谐音等表现效果,利用对大自然的感悟及日常生活实践中所感知的物体形象,巧妙结合材料,应用夸张变形、如实刻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图文的吉祥寓意,最终达到牌坊所赋予的和赏心悦目的审美需求。青岩石牌坊的雕刻装饰中,根据被旌表对象的题材内容,借助具有吉样寓意的动物、植物、符号及文字等装饰纹样,来达到弘扬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牌坊在城市空间规划中有着导向、分割、象征以及丰富视线的实用功能。经常被建于大型建筑物组群的前端,如孔庙、寺庙,宫殿,衙署,街道,陵墓等建筑,发挥着在建筑美学上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青岩三座古牌坊及其新建牌坊对古镇的空间进行分割疏通,井然有序又谱写大气。牌坊从用途上分有记功牌坊,如“万里封侯”坊、杨遇春平苗记功坊等;节孝牌坊,它占牌坊的大多数,如“史卢氏节孝坊”、等;乐善坊,如“林贞伯中丞题杜绥甫太守三代乐善坊”;祝寿牌坊,如青岩古镇的,“赵彩章百寿坊”、“赵理伦百寿坊”等。从伦理道德分,有父子牌坊,如“父子经魁坊”;双节坊,如青岩古镇有名的一门双节“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从封建等级来讲,有官宦牌坊,如:抚牌坊、进士牌坊、翰林牌坊、举人牌坊、平民牌坊。
  艺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麒麟鹿鹤凤、鱼鹊蝙幅禽、梅花兰花牡丹花、四君子如意卷草纹、回形万字纹等具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纹饰,通过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艺得到充分体现,形成纯厚、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为了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借用动植物的谐音来进行寓意,常见如:蝙蝠(福)、大象(相)、鱼(年年有余)等;也经常以动植物的特性作为吉祥图案,象征社会的精神文化。如:用龙、狮子、老虎来象征权力、威信;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牡丹象征大富大贵等。雕工艺术上,“赵彩章百寿坊”显得古朴,“赵理伦百寿坊”雕工华丽复杂,“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庄严而巧妍,其中,“赵理伦百寿坊”位置最佳,雕工吸人眼球。三座石坊不仅传承着丰富的历史价值,还蕴含了极高的书法工艺价值,每座牌坊上雕刻着大量的对联文字,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蕴,令人惊赞!
  从考古发现看,虽至汉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贵州边远地区实现了统治,但都是借助土司的力量,处于一种地方自治的局面,因而文化的影响亦相当有限。牌坊的存在也体现了中央政权及文化对边缘地区的重大影响,主流文化得以大行其道,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以汉文化为主体,与民族风俗共存的特有文化现象。  在封建社会,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及正常运行,统治者通过建立牌坊来进行表彰善有善报的社会公正;我们知道,信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而牌坊就成了这种信仰外在形式的载体之一;在中国古代缺少有效媒体传播的情况下,牌坊发挥了最广泛、最有效、最直接的传播媒介的作用。牌坊的存在从某种意义讲是封建宗法统治基础忠孝观的必然要求,是封建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的必然做法,是社会生活稳定需求提出的榜样引导。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用来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是封建王朝专政专治表现形式之一。例如贞节牌坊华丽的光环,却约束着古代妇女们一生的自由。青岩牌坊虽宣扬了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但实质上是清政府与儒家文化与土著文化较量,是当时统治者进行政治教化的一种外在体现,也是对百姓忠实儒家文化的一种肯定,并展现着不会消退的文化魅力。
  封建社会中,牌坊所带来的辉煌,里面承载了太多血和泪,所以不得不说它是深邃高远的历史天空中留下的巨大的惊叹!牌坊在封建社会中是十分庄重的纪念性建筑,用于纪念当时、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地方官员和获得表彰的忠、孝、节、义人物。与其说是褒奖,不如说是宣传、弘扬封建社会被视为精英者的道德、情操、思想、文化。因此,每一座牌坊都是一朵不会凋零的花,是一曲不会过时的经典乐章,是一建历史艺术品,所有的牌坊,都是向世人彰显中华的国粹,华夏的精髓。回到今天的牌坊文化,我们所要做得正如毛泽东所说,是要扬弃,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即有选择地继承。回味历史就是要审视现实;品味历史就是要重塑现实。青岩石牌坊是文化的史诗、凝固的历史,厚重而真实,经历了岁月与风霜的洗礼,更显出它的瑰丽。当我审阅它时,仿佛踏着沉重的脚步,倾听它的诉说……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论语.公冶长篇》“宰予昼寝”篇许多学者在逻辑上存在疑问,前人在对“昼寝”考证中出现“白天睡觉”、“睡午觉”、“画寝”说、“御寝说”。笔者立足于《论语》本身,借鉴前人成果,考证“宰予昼寝”篇从而得出“昼寝”乃“睡午觉”以及孔子“朽木”、“粪土之墙”言论”是孔子对宰予宰予懒惰、冒犯、好言而行不逮行为不满的总爆发。  【关键词】:《论语》;宰予;昼寝;逻辑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章:宰
期刊
【摘要】:诗歌是艺术的语言,同样,题画诗在充实画面美感的同时具有抒情言志的功能。萧云从是明末清初姑孰画派的领军人物,在诗书画方面均有着卓越的成就,相应的,其题画诗数量众多,风格雅致,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萧云从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萧云从;题画诗;创作内容;艺术风格;创作取向  萧云从(一五九六—一六七三),字尺木,号无闷道人,又号于湖渔人、梅石道人,安徽当涂人,是明末清初姑熟画派创始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以及两者在物权行为理论与非物权行为理论下的不同适用情形,并结合我国《合同法》51条和合同法解释三第三条及相关法律来理解,我国属于在非物权行为理论下适用的情形。  【关键词】:物权行为理论;善意取得;无权处分  一、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简述  (一)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  无权处分,简单说是指无处分权而处分他人的财产,它对原权利人的私权是一种侵害,同时
期刊
【摘要】:本文从结构选型和结构计算角度出发,针对钢筋砼结构的抗震设计特点,依据我国新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讨论砼板柱结构在高层建筑抗震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连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和结构计算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砼结构;抗震设计;结构体系;结构计算  1 前言:现行国家设计规范为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和结构计算提供了依据。与高层建筑钢筋砼抗震结构设计有关的国家规范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期刊
【摘要】:摄影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人类观察、记录世界的一种方式,进而成为艺术家表现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载体。创作者通过摄影作品来表现和传递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欣赏者则或鉴赏或分析,从中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而用黑白去概括世界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项富于挑战性的工作。黑白摄影作品不能象彩色照片那样可以通过色彩去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完全要靠黑白灰的过渡和层次的细腻
期刊
【摘要】:藏族的姓氏文化是藏文化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对于每个人来说姓名是很重要的东西,姓名在社会中表示着一个不一样的个体,在每个人的姓名中含有父母的希望和期待、祝福等,藏族姓名是一种独特的姓名,他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姓名,本论文中首先阐述了藏族姓名的含义和来源、姓名的取法、姓名的文化意义等,然后表述了在三大藏区的姓名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次表述了藏区的农区和牧区的
期刊
【摘要】:传统儿童水墨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多以水墨画画法、技巧等作为讲解重点,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多停留在口头上,其本质仍为“填鸭式”教学。然新课标要求下的当代儿童水墨画创作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艺术视角的拓展和绘画创造性的提升为培养目标,因此儿童水墨画的教学需要以生为本,以儿童水墨画兴趣引导为基础,进行现代化的改革。  【关键词】:儿童水墨画;兴趣引导;以笔画心;以画写意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提出,“人们
期刊
【摘要】: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教育城镇化,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广泛存在于农村的村小和教学点,也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史无前例的影响。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大背景及广泛汲取广大学者关于农村小学发展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上,实地调研一个典型乡镇的教育发展情况,剖析农村小学在当下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促进农村小学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为农村小学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持续健康发展提供
期刊
【摘要】:学问化问题作为一个极富民族内涵的诗学命题,贯穿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始终。到了宋代,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学问化创作风气,学问化构成宋诗独特审美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宋代诗歌最鲜明的创作特色。故本文试从宋诗学问化创作形成的社会大背景、原因上来探究一下宋诗的学问化创作的形成。  【关键词】:宋诗;学问化;背景原因;诗学  文学创作无论在何时,都不能截断众流,必须沿袭前代
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验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点个人的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