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会展命运共同体,确保行业稳步前行

来源 :中外会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rain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晓斌 /副总经理

  在后疫情各行各业逐渐复苏之时,会展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广东珠西国际会展中心(下简称“会展中心”)副总经理曾晓斌相信,会展中心在工业、商贸、旅游等会展业态的关键“土壤”播下的奋斗种子,蕴含着勃勃生机,“美好将如约而归,未来可期!”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多种运营模式


  曾晓斌表示,目前中国会展业正稳步复苏,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制度优势,相信广大会展同仁有足够的能力克服前进中面临的困难。与往年相比,会展中心在业务开展上从三个方向进行思考:一是持续分析本地产业,为服务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物色可引进的展会项目;二是继续推动“展+产业”,探索“展+节”“展+活动”等多种运营模式,丰富会展中心的业务类型,为项目注入更多“活泼”的元素;三是紧贴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关注“云会展”“直播”等增值服务,为主办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2020年下半年,会展中心最大力度保障原有的大型展览的举办,包括江门国际车展、江门市庆祝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江门市第七届农业博览会(简称“农博会”)、任溶溶童书节、2020第九届江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以及2020中国(江门)智能装备、模具金属加工、自动化、激光博览会等。其中,农博会和任溶溶童书节是首次落户到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在疫情防控把关、展会现场服务等方面均获得江门市委领导的高度赞许,充分体现了会展中心作为专业展览场地的综合优势。

会展和产业,与城市共生共长


  曾晓斌指出,江门市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正积极打造“5+1”重大产业平台,并已形成“1+6”核心园区。会展中心依托江门城市特色和产业优势,紧扣江门市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专业品牌展会项目的招揽、开发和培育,重点打造与江门优势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展会项目,培育具备江门市特色的品牌展会。投入运营至今,已成功举办广东教育装备展览会暨第二届江门?台湾教育装备展览会、江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中国(江门)国际摩托车工业博览会、中国特色照明电筒博览会暨小家电商品交易会及中国(江门)智能装备、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激光技术博览会等众多与城市优势产业紧密相关的展会。
  曾晓斌认为,一个城市的“会展”和“产业”应该是相互帶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地的产业基础,为专业展会的引进、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利于项目的落地与成长;随着展会项目的发展,国内、国外的新技术、新模式将通过展会这一平台引进到当地,从而助推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除此以外,“会展”与“产业”的关系,可以延伸至“会展、产业”与“城市”的关系。随着会展及产业的影响力、知名度的提升,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将推动城市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及升级,并要求城市配套服务向规范、高效、便捷等方向发展,城市的整地形象将提升至新高度。“会展、产业”将成为“城市”的名片,“城市”将支撑“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动为主办方分忧,提升友好合作关系


  在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会展经济与其他实体行业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曾晓斌认为,后疫情时期,会展业内各个板块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由于行业经营状况的整体低迷,主办方对于展会成本控制、投资回报率的把控会更加严格。这让他们在选择会展场馆时会更加慎重。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大馆、名馆一定程度上优势更大,他们普遍知名度较高,而场地本身已具备相对成熟的服务体系,对于应对特殊时期的需求响应效率会更高;但同时,在大馆、名馆办展的成本会相对较高。这会促使一部分中小型规模展会的主办单位去重新考虑选择一个符合展会发展需求的场地。现阶段,能主动为主办方提供活动解决方案、提供资源整合途径的场馆会更受主办方的青睐。
  曾晓斌表示,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会展中心经营团队在复工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客户,共同探索挺过困难时期的途径;结合本地防疫防控需求及场地实际情况,在复工后的两周内拟写了防疫防控方案,并落实各类防疫措施及设备设施到位,筑牢安全底线。在听取主办方现阶段面对的实际困难并充分调研分析后,会展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方案,通过场地服务费用的优惠,延长展会项目布撤展时间等措施,减少主办方的运营压力。同时,通过整合展会档期,促成面向同类型群体的展会在同一时间举办,减少主办方在防疫设备设施、观众引流方面的投入。曾晓斌相信,只有凝聚起会展行业的命运共同体,优化合作模式,才能保证会展业有序复苏并稳步发展。

“软硬兼施”,适配市场需求


  曾晓斌指出,在2020年之前,一些传统展会的主办方就已开启对线上展会的探索,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展会也“借道”技改创新扬长补短,期望在云上平台中实现“弯道超车”,但当时“线上平台”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线下展会的补充。无可否认,疫情的发生加速了这一模式的进化,而且更大程度地放大了“线上展会”的功能。按照目前的情况判断,线下展会依然是主办方希望呈现的形式,但线上展会则有助于扩大展会的持续影响力,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发展将是顺势而为。
  因应这一趋势,会展中心作为展会的载体,一定要“软硬兼施”,才能更好地适配市场的需求。“硬”的方面主要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线上线下展会的发展,对于“大数据”的运用、数据交互的效率需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场馆对现有的网络设施、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不能因为“无网络”“没信号”等问题影响展会现场运作;同时配合目前“直播”“云展会”的需求,展馆可在一些利用率相对较低的区域设置如直播间、工作室等空间,为展会的配套服务提供相应的空间。“软”的方面主要是服务的提升。作为前面提到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场馆方可以提供直播、大数据采集的解决方案,以增值服务的形式供主办方选择,提高现场运营效率;同时,场馆的经营团队应保持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敏感度,学习新模式的运作及经营模式,做到“想主办方所想”,紧贴市场发展趋势。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广东珠西国际会展中心团队将持续深耕会展领域,与企业、与行业共同成长。“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做好启承者和突破者的角色,继续恪守初心、努力拼搏、睿智进取,在探索中成长、在困难中蜕变,勇当行业先锋,与各方一同迈向美好新征程。”曾晓斌总结道。


广东珠西国际会展中心入口
其他文献
记者:回顾2020年,您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Damion Angus:最难忘的经历当数在三月份封闭之前竭尽全力确保当月展会如期举办。往年,3月份也是我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月份。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在疫情迅速蔓延、瓦解所有人的信心之时,我们不顾一切想要留住参展商,争取让展会如期召开的情形。记者:2020年给会展行业带来了什么有益的事情?您希望在行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能够持续?  Damion An
期刊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亚非认为,作为一个品牌展会,首先需要至少10届以上不间断举办的历史积淀,达到一定的展览规模,得到参展商的高度认可,并且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其次,展会本身还应该承担着促进国家、区域或某个行业发展的责任,具有一定的区域、行业意义。最后,品牌展会应该要能够引领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趋势,起到“风向标”“指向灯”的作用。  国外很多的知名会展品牌主要是指展览主办企业,例如
期刊
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关于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方向的讨论热烈起来。十四五规划包含着国家层面对未来经济形势发展的研判,对于处在疫情重重迷雾之下的会展人而言,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指引。十四五规划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显然也适用于会展业。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虽然告别过去二十年的快速增长模式,但总体上仍将处于上升期,不过
期刊
11月19日,第17届亚洲打印技术及耗材展览会(ReChina亚印展)新闻发布会在珠海成功举行。发布会由亚印展组委会、《打印时代》新媒体、上海广会会展和龙品锡亚印展览等联合主办。  大会宣布,ReChina亚印展2021年项目的各项筹备工作开始启动。第17届亚洲打印耗材及技术展览会将于2021年5月19-2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预计展出面积为15000平方米,将吸引近300家展商、12000人
期刊
12月16-17日,在这个充满磨难的2020年即将过去之际,第二届中外会展品牌大会将在京召开。本届大会以“品牌的责任”为主题,这是一个值得会展人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品牌与责任不可分割,品牌企业与品牌项目自带光环,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品牌在履行责任中彰显光辉。  疫情发生以来,会展行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武汉数家展馆被改建为方舱医院收治新冠患者,各地会展企业积极组织对武汉捐款捐物,一些会
期刊
2020年12月16-17日,2020中外会展品牌大会(英文缩写:ICEBC)将在北京粤财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  2020中外会展品牌大会是由《中外会展》杂志社主办、北京新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北京新展智慧大数据技术研究院提供智力支持的全国性、国际化的会展行业交流活動。大会以推动会展行业从高速度发展方式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加速中国从会展大国走向会展强国为使命;以发现品牌力量、弘扬品牌精神、宣
期刊
2020年11月16-19日,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第87届年会成功以线上形式举办。本次年会作为UFI首个纯线上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UFI会员参加,成为迄今为止参加人数最多的UFI年会。  今年,受疫情影响,UFI年会推出了低于往年参会费用的参会费组合,使之成为全球会展行业“最便于参与”的盛会。虽然疫情导致实体年会受阻,但来自各地的参会人士成功地通过荧幕连接彼此。 
期刊
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MDS”)总经理马睿博先生(Marius Berlemann)告诉记者,作为国际知名的会展主办方,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在全球拥有7家子公司。其中,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40多场展览会中有22场是所在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品牌展览会。此外,其子公司在全球运作的诸多展会项目,也成为了当地相关垂直行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马睿博先生认为,广义的品牌包含了知名度以及来自行业的
期刊
11月17日,河北省会展业协会会长王建东一行莅临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与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理事长/北辰会展集团及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魏明乾、协会副理事长/振威集团董事长张学山、协会秘书长宁芳等开展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协会和两地会展业的基本情况,并就会展行业面对疫情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成功案例进行了充分地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表示,两地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密不可分的人文环境,为京冀两
期刊
刘俊 /总经理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会展业在疫情常态化下有序复苏。作为曾经疫情暴风眼的武汉会展业如今恢复的如何,武汉会展业者对今后行业的前景有何看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作为武汉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会展场馆的负责人,刘俊向记者分享了对于当前一些行业现象的看法以及博览中心今后的战略调整。《中外会展》:您是否注意到疫情常态化之下会展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