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33-02
  
   设计实验需要一种组合不同部分而形成的整体能力,按布鲁姆关于知识领域学习水平分类,属一种较高级别的“综合” 能力。这种能力代表了实验活动较高水平,是活化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它针对某些现有的实际情况或根据某些具体的要求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实验,包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原理图绘制、仪器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表格的设计和数据的处理,及对实验装置的操作。
  1 从教材中许多著名的实验里寻找设计思想
   每个实验都有其各自的设计思想,有些实验要从实验结果充分说明被验证规律出发,而有些实验则以探索所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出发。一个成功的实验,其设计思想总包含着对已有知识的灵活应用与创造性的科学构思。许多著名的实验,其设计思路是极为巧妙而又有独到之处的。科学家完成一个成功实验需要经历曲折的探索、设计过程。因此可通过引导学生领会前人实验的设计思想,体验科学家所经历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 从教师对演示实验的改进中体验设计意图
   做好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理解规律。实验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可靠性,从而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的接受。为提高实验效果,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条件,我们会对某些演示实验进行一些必要增删和改进。教学中通过对新增实验的原理讲解和改进后实验与原实验的对比,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深刻思考,并让学生领悟其中的设计意图。
   有些演示实验,照搬教材效果并不好,但对其稍加改进其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做受迫振动演示时,可先照教材做一遍,学生发现振子难以达到稳定状态,再叫一位学生上来操作,情况也类似,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做好实验的关键在哪里,有办法改进吗?让学生探讨后,教师再从器材篮内取出一只装水的烧杯,将振子浸入水中增加阻力,这时摇动手柄,振子就会较快地进入稳定状态,且在水中看有放大的效果。对比前后两次实验,学生会发现有时改进实验的装置并不困难,只要把新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从现行的教学体制改革和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对物理演示实验要求精炼、典型化,要克服以教师表演为主的实验。一些演示实验可改成边学边实验和实行学生分组实验。所以教师对教材中的某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从实验的具体设计介绍,到学生成功的演示实验,学生体会到设计成功实验仍需要知识和技巧的灵活运用,需要创造性的独立思考和探索。
  3 从照着教材做实验逐步过渡到能做部分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是一种高水平的实验活动,其对应着一种较高级别的综合能力。它的掌握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基础上,并在相应水平上反复训练。作为一项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督促学生更自觉、更有目的的做好每一个实验。现行的教材中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分组实验,大体可分为四类,即:基本仪器使用、测定物理量、验证类和探索类实验。教师针对同类实验的共性,找出共同之处,明确要求进行系统的、有针对的指导。让学生从基本仪器的操作、观察、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中逐步使自身的创造思维和设计实验能力得到提高。
  3.1 基本仪器使用实验。
   这类实验在教材中占学生实验总数的四分之一。练习大部分常用测量仪器,例如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等。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明确仪器的用途,了解其构造,理解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规则。掌握好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其它物理实验的基础,也是进行高水平设计实验活动必备的能力。严格规范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态度。
  3.2 测定物理量及验证类实验。
   这类实验约占学生实验总数的三分之一。例如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伏安法测电阻、测定玻璃的折射率、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等。它们的共性是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和规律,理解各物理量的关系及规律成立的条件。在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原理,这就是被应用的物理规律的具体表现。明确了原理后,需要的教材、实验的步骤安排、数据的处理就做到心中有数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运用常规或变通的实验办法来测定待测量的方法,并懂得寻找精确的测量方法来减少实验误差,从而学会选择实验的有关器材,这些能力的提高都对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3.3 探索类实验V
   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电场中等势线测绘、连接串并联电路、观察双缝干涉现象等等,这类实验要求在学习新概念、规律之前,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物理量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物理规律。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3.3.1 注意物理量间的关系。实验前要引导学生明确研究对象及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指出思考方向和线索,然后动手实验,让学生能动脑进行观察、思考分析。
  3.3.2 注意研究方法指导。物理实验中涉及多个因素相互应变的情况,有些常规的处理法。例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距U、焦距f、像距V;欧姆定律中的电流I、电压U、电阻R,这类实验常采用固定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变,分别测出任意剩下两个物理量相应的变化规律。
  3.3.3 注意数据的处理。实验中研究的物理量被测定的结论需要列表或画图像,应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对比,经抽象思维的逻辑整理后,找出规律。如实验出现较大误差,则需要找原因。这类探索类实验,教材中没有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步骤,无法照葫芦画瓢,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完成自己的“发现”,做到分析与推理相印证,理论与实践相一致,由知识的“接受者”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生掌握的不是教师硬灌或教材上的死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发现的是有血有肉的活知识,并从中训练和学会了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
   总之,“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漫长艰难而有意义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通过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露天矿在自卸汽车计算中的几个共同的参数:矿岩运输量、时间利用率、完好率、矿车装满系数、行车速度、作业循环时间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寻求我国矿用自卸
【摘要】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自从问世以来,数百年间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它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作者通过对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的描写,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对人物或褒或贬的不同态度来体现作品的思想倾向,揭示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形象;性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现今,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绩效持续性着眼于对基金过去表现与未来表现之间关系的研究,即基金绩效是否具有可预测性。对投资者而言,如果基
枸杞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树种,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要求不太严格。近年许多农民引种宁夏枸杞,但往往因栽培技术不当,导致树体生长不良,产量低、特级及甲级果率低而经济
为了研究世界级中跑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教练员了解掌握最新动态、合理制订多年系统训练计划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跑
董廷新,先后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校,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师从张鹤云、张一民、郭志光等齐鲁先辈,曾得到吴冠中、杨力舟、范曾、韩美林等先生的指导。擅长写意花鸟画。1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相关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是输出具备外语人才的重要机构,电化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然而外语电化教学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研究影响外语电化教学效果的因素对于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外语电化教学;影响因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
【摘要】在信息社会中,学习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技工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窍。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学、动手、应用;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30-02    
音乐教学中,以即兴弹琴为载体,充分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音乐活动中提高审美情趣,体验音乐的乐趣,体会到音乐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之一,从而
【摘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类特别是机械加工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的实践应用。为此,根据我在学院多年的该课程教学实践,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授课时注意课程脉络设置,善于归纳总结;实践环节上,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采用多种考试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实验;考试方式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