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nqu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群体,其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能否成为高级技术人才。本文从实例出发,指出高职生心理问题的显现经过两个阶段:隐藏期和爆发期,并且针对引发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职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由于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问题出现时教师应如何面对是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我班一名学生出现厌学甚至行为异常的情况。本文以该生为个案,讨析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一、基本状况
  
  该学生来自天津农村,家中有一个弟弟正在读高中。父母务农,父亲偶尔打零工。据她父亲说该生高中时学习不错,但是到了高三就开始厌学了,爱瞎想。该生心理出现问题表现为两个阶段。前期(隐藏期),内向自闭、不愿与人沟通,有辍学的想法;后期(爆发期),行为异于常人,整晚不睡觉,无缘无故辱骂同学等。
  大一第二学期刚刚开始,该生好几天没来上课,经深入了解,才知道这个学生因厌学,整天胡思乱想抑郁成病,后由家长送回学校上课。这个学生本来就内向,不跟别人沟通,回校后就更显得游离于群体之外了。我多次找她谈心掌握她的思想动态,还让班委和她宿舍的人多找她聊天。可是刚好转了一个星期,周末放假她回家以后却又没回来。我再次做她的工作,她答应返回学校,但基本不学习,也更内向了,而且同学们也害怕她,视她为异类。她经常一晚上一晚上的不睡觉、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自己和衣躺在床上,总怀疑有人要害她。自己在宿舍忽而笑忽而骂人,故意发短信吓唬同学,宿舍里没有人敢和她独处。宿舍人关心她帮她打饭、陪她出去玩,换来的只有一句国骂。她除了生活中行为反常,上课也不听讲,有时甚至不上课,已经不适合上学,最后她母亲为她办了休学手续。
  
  二、原因分析
  
  1.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该生容易在学习、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往往知识面较窄,学习上有困难,而且性格内向,这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2.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该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为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她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而她宿舍同学又都是性格外向的类型。她找不到性格类似的伙伴,长期处于心灵的孤岛当中。
  
  3.父母过高的期望值和迷茫的择业心态。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她带来了现实的压力。加之父母期望值过高,总时不时灌输让她挣大钱的思想,而学生对本身家庭状况的不满和失望,进一步加剧了她的心理负担,由爱生恨,动辄就辱骂自己的母亲。
  
  4.对于恋爱的渴望与不能实现的矛盾。在最初与她长时间的谈话中,她流露出“看到学校有人谈恋爱而自己没谈,觉得自卑,觉得背后人人都嘲笑她”的思想。到了后期更杜撰出自己有男朋友,有人总搔扰她等事情。她从最初对爱情的渴望到后来的妄想,这是由于少男少女的体内积蓄了大量的能量,情绪容易不平衡,又很难控制和调节,想得到恋情又得不到,所以才会出现杜撰自己有朋友这样的行为。
  
  三、对策
  
  回想跟她接触的全过程,给我的印象是她内心长期压抑的负面能量像一座休眠火山一样蓄势待发。初期(隐藏期)一直在压抑自己内心的负面能量,表面让人觉得很正常;后期(爆发期)压抑不住也不想压抑了,就尽情释放出来。所以针对她的两个时期,我的工作重点是不同的。
  初期,该生只是表现为不想上课,性格内向,很难沟通。这个时候学生更需要爱心的滋润。对她要不抛弃不放弃,如果当学生放弃自己的时候,老师也放弃她,那学生更觉得被社会抛弃了。而且作为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心理问题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好的,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也不能是一时的。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当一个人遭受挫折时,往往会引起畏缩或敌对的情绪,如不及时给予帮助,可能会造成恶劣后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化解他们的敌对情绪。
  最后,要和学生多谈心,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学生。不但在课堂上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在课下也要关注他们的动向,总之,学生的事无小事。
  后期,学生已经表现为狂躁,对自己和他人都可能造成伤害,这时候重点就转移到怎么说服家长,让学生回家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
  
  1.了解家庭情况。在和家长沟通时应该了解其家庭的经济来源、生活状况、学生以前是否受过刺激或精神压力过大、是否有家族精神病史等,这都能够帮助我们作出正确判断,找出对策。
  
  2.做家长工作要有理有据。往往家长疼爱孩子,不能正视孩子的病情。或者是,家长明知学生心理有问题,但是怕带回家以后没办法照顾,觉得把学生放在学校最放心,就装作不知道病情。这时候需要老师充分向家长介绍学生情况,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3.尽可能提供帮助,不要浇灭希望之火。刚开始她心理出现问题时,我们建议家长带她去看心理医生。但是她们县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门诊医生说她只是太累,再加之她父母本身没有太多心理学知识,就耽误了治疗。我们应该主动帮家长介绍正规心理门诊,让家长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至于一片茫然。而且要让家长安心,等学生病治好了还是可以回校上学,毕竟农村供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这时候更要多体谅家长的心情。
  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大多只是个案,但是处理起来相当棘手,极耗时间和精力。如何解决好还需要我们更多地摸索和总结。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隐藏期和爆发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赵化南.抗挫折教育不可少.家庭中医药,2007.5,(5):75-76.
  [2]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蒋光清.五年制高职生抑郁、焦虑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
  [5]陈玲等.职业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杂志,2006,9:17-96.
  [6]黄赤兵.高职、成教学生自卑心理及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74-76.
其他文献
在远程教育改革中,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探索基于学生本位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使用、管理
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的方向是:树立多元评价观念、发挥考试整体效能、考试内容以能力为导向和形成多样性考试方法.从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创新能力考核等多方面提出了
<正>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第一、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于1988年6月、1990年8月先后召开。本刊第30辑陈尔泰的《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第4辑赵玉明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筹建和试播始末(调查报告)》分获第一届一、二等奖;第47辑哈艳秋的《伪满14年广播历史概述》获第二届评选三等奖。在两届评选中获奖的广播电视史学论文还有:二等奖白谦诚《广播电视节目十年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2期),三等奖哈艳秋
网络构筑了新时代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对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设艺术设计教育的网络环境来延伸和补充课
书籍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籍设计随着书籍的产生不断成长,而书籍设计语言五要素(文字、图像、色彩、材料、时间)也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本
摘要: 为了适应21世纪的教育要求,历史教育专业师范生应通过广泛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论文或读后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编写教案、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等方法、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做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做好准备。  关键词: 历史教育专业师范生知识素养    21世纪的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贯彻实施国家素质教育的方针,要求培养“有理想
自19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作为一种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方式在西方国家企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据统计,全球前500位大工业企业中有90%的企业已向其
时间数列中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问题,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类比法计算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变
摘要: 竞争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90后”们有着极强的竞争意识。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并肯定这一代孩子的竞争意识,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孩子在竞争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90后”竞争意识正确引导    离新生报到还有一周,我已陆续接到许多素未谋面学生的电话。中午吃饭,一新生打来电话:“老师,我是你的学生某某,我只是想让您早点知
网络教育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行业,尽管Blog 兴起不久,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发现了它在未来信息化教育中的广阔前景.本文首先对Blog进行了介绍,给出了构建基于Blog的网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