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性方酰胺基醇配体的合成及催化前手性芳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酸经酯化后与手性氨基醇反应,继而与脂肪胺作用合成了六个新型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研究了它们经原位制备成手性恶唑硼烷后,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前手性芳酮中的性能,得到手性仲醇的对映体过量(ee)值为30%~76%。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已被IR,^1HNMR,MS及无素分析所证实。
其他文献
作者采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及等离子光谱技术 ,研究了不同环境钙浓度对淡水育珠蚌钙代谢的影响 .发现与对照组 (钙浓度约 10 g/m3)相比 ,较高钙浓度 (2 0~ 30 g/m3)条件下三角
用小麦材料中国春连续回交硬粒小麦与中间偃麦草茸毛变种的杂种F1植株 ,并自交多代获得了一个农艺性状比较稳定的材料TE 3.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表明TE 3群体中多数植株具有
合成了一系列异羟肟酸L^1H~L^6H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M(L^6)2(M=Cu(Ⅱ),Co(Ⅱ),并以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进行了表征,考查了它们的铜(Ⅱ)配合物对异丙苯氧化生成氢过氧化异丙苯(CHP)的催化性能,与其未取代(R=H)的对照样Cu(L^7)2比较,讨论了
利用HAAR小波变换,实现羊绒不同部位,只有部分清晰的图像的融合,形成整幅清晰的图象,从而实现了光学显微镜在大放大倍数下对羊绒等细微物质的精确观测,从理论上阐述通过小波变换技
对一个具有退化系数的椭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有限元法。给出了有限元离散解的存在唯一性及收敛性结果。
通过对菏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借鉴生态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发展方向和趋势,对菏泽市生态农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
从丙型肝炎病人的阳性血清中提取出丙型肝炎病毒RNA,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丙型肝炎病毒C区基因片段。并将此片段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得到重组质粒pcDNA-HCV/C,再将其通过肌肉注射免疫BALB/小鼠后,小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