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整体,构建英语思维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核心,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举措,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学的整体性,针对一个单元,聚焦单元主题,整体划一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期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能够立足单元整体,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构建接地气、高密度、有质量的思维课堂,在发展学生英语思维与思维品质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们的英语素养.在本文的教学探索中,我将从“四个聚焦”着眼,即聚焦单元主题、聚焦学生体验、聚焦问题设计、聚焦拓展阅读,谈谈自己在实践中如何释放“单元整体教学”能量,构建有质感的英语思维课堂.
其他文献
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板块,承载着学业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使命.我们不能将其看成是一篇课文,也不能仅仅是一种活动,需要从课程建构的方式,巧妙地落实学生的认知体验,从目标设定、课程建设、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体悟,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水平的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从教育目标共性的角度出发,“儿童发展共同体”的创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共同体的背景与价值出发,通过分析小学美术低年段教学中的现象,对低年段构建儿童发展共同体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时间是课堂教学中宝贵的资源.看似行云流水的课堂,有时也会因为缺乏等待,学生思维的浮躁和肤浅被掩盖,真实的学习状态被遮蔽.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适当的课堂等待,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正体现.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习得的过程得到舒展,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探究、体验、操作、表达、交流,梳理……这样的课堂才能迸发更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深度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借助史料进行深度学习对于学生辩证思考能力、历史大局观、家国情怀和历史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变化,结合课堂实际对深度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基于此,本文旨在介绍利用史料进行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方式方法,并提供参考性意见.
青年教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是保障学校稳定建设和发展的源泉动力.对现代中小学而言,在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应有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专业成长,促进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化、师德养成,这需要多元化策略的支持.
初中阶段不仅是少先队组织延续与发展的阶段,更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源头与起始阶段.在初级中学做好初中学生入团前教育工作,不仅是对少先队员进行理想信念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更是对初中学生推优入团机制的进一步优化.本文针对目前初中阶段学生入团前教育的现状,阐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入团前教育机制的必要性,简明扼要介绍了开展初中学生入团前教育的方法策略.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数学题目答案的唯一性便是学科严谨性最具象化的体现形式之一.虽然数学题目的答案或关于某个知识点、命题的真理性解释只有一个,但得到这种真理性解释的渠道却是多元的.因此,在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多元思维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对其具体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本文研究工作便是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解读小学生多元思维培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提出教师培养小学生多元思维的教学建议.
艺术课中巧妙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对于醇厚情感、净化人心、纯化品性等方面作用巨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是学生不可多得的精神“维他命”.课堂中,教师应该在欣赏导入中尝试探索、探索印证中渗透传统文化因子,让艺术味和文化味相得益彰.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深处渐行渐深,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不断传承优秀文化,不断醇厚道德情感.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科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客观存在,小学科学所负载的教育任务或教学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要求.鉴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基于科学启蒙的目标定位,在小学阶段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树立科学育人意识、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实施科学育人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开展科学阅读活动、开阔学生科学视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独到的看法.
一直以来,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都是一件高耗低效的事情.构建“依托课题、三班四级”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进阶式”培养架构,采用分层分级、逐级晋升的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的积极性,保证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实际效果.